張敏
(衡陽師范學院 外語系,湖南 衡陽421001)
衡陽旅游國際化趨勢下的口譯人才培養
張敏
(衡陽師范學院 外語系,湖南 衡陽421001)
隨著不斷地改善提高城市環境與設施,衡陽城市旅游成了湖南旅游的佼佼之地。2008年中國城市經濟學會評選“中國城市旅游競爭力排行榜”,衡陽位列80位。2009年被亞太旅游聯合會和國際旅行商協會評為“中國最具有吸引力的二十個旅游城市”。驟增的游客不再局限于國內,大量的國外游客也慕名而來,武廣高鐵的通車,更使衡陽旅游國際化進入了“大提速”階段。城市旅游國際化對口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而目前能勝任這一工作的高校畢業生則寥寥無幾。高校承擔著培養口譯人才的任務,其課程建設和教學內容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沒有變化,要充分利用本地高校資源,就應從衡陽城市旅游具體特點入手,聯合高校,針對不同的對象,制定相應的口譯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出高素質口譯人才,為衡陽旅游國際化服務。
旅游;國際化;口譯
加入WTO五年來,中國旅游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在國內旅游方面,中國己成為全球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2005年國內旅游已達12.1億人次,旅游收入5286億元人民幣,分別比2001年增長53%、50%。旅游業的發展可以從很大程度上帶動整個地區或城市的經濟發展。中部崛起,后發超越,湖南省提出了“培育壯大旅游支柱產業,促進全省經濟快速發展”的思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旅游國際化的大背景下,湖南扛著“中部崛起”的旗幟,毅然投身到泛珠三角的陣營中,在旅游業方面,通過比較和權衡,湖南必須依靠人才優勢,堅持“打出去,引進來”的原則,把旅游湘軍打出去,把域外資金引進來;借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潮流,著力發展湖南旅游高等教育,打造“旅游湘軍”,培育“魅力湘女導游”品牌。衡陽市委、市政府長期以來重視旅游業的發展,“旅游旺市”已成為衡陽市經濟發展的重點戰略。其中,南岳衡山作為湖南旅游路線的必選之地,大大提升了衡陽旅游的知名度。2008年中國城市經濟學會評選“中國城市旅游競爭力排行榜”,衡陽位列80位。2009年被亞太旅游聯合會和國際旅行商協會評為“中國最具有吸引力的二十個旅游城市”。衡陽旅游在整個湖南省眾多的旅游城市中脫穎而出,越來越散發著自己獨特的魅力。
衡陽市委、市政府以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為契機,對城市的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不斷進行全面的升級改造。2007年,順利通過了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省檢,全年全市接待游客達892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到40.5億元。2008年1~7月份共接待國內外游客達593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到31.5億元,分別比前一年同期增長19.7%和22.3%。全市有國家5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7個,2A級景區1個,省級農業旅游示范點9個,旅游星級飯店31家,旅行社40家。其中四星級飯店4家,三星級飯店7家,國際旅行社38家,國內旅行社2家。2009年5月27日,衡陽市旅游產業發展工作會議上喜訊傳來:衡陽市成功獲評“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馬踏飛燕標志正式落戶衡陽。接著衡陽市統籌規劃,著手于做好旅游資源的合理開發。全市通過全面的旅游資源普查,建立系統的資源檔案,圍繞旅游“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邀請國際一流的旅游專家對全市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進行修編。同時緊抓項目引領,盤活資源,實現旅游跨越式發展,大力實施項目建設的359工程。該工程中的古韻衡山生態休閑城、耒陽蔡倫竹海景區在興建當中,中國福(鹽)海項目的規劃、紅線圖范圍劃定等前期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并已在日前的港洽周活動中與東莞廣基公司成功簽約。并隨后啟動了 “衡陽人游衡陽”旅游年票發行工作。2009年11月6日,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五屆 “湘臺經貿交流合作會”在雁城衡陽舉行。除開幕式等主打活動外,本屆“湘臺會”還有三大亮點:一是在白沙工業園舉行“臺灣工業園授牌奠基暨12個項目開工”慶典。12個現場開工項目總投資30.2億元;二是 “投資說明會暨項目簽約儀式”,將現場簽約91個項目,僅衡陽市引資總額就達260億元,超過歷屆“湘臺會”之和;三是在衡陽市體育館上演的《湘臺一家親》文藝晚會,有謝霆鋒、伊能靜等明星。在本次“湘臺會”上,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南岳衡山將有望與臺灣阿里山結為姊妹山,目前已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本屆“湘臺會”接待來自省級以上領導、臺灣政要、客商嘉賓及其隨行人員、新聞媒體記者超過800人。全省共有89個項目在湘臺會現場簽約,簽約資金達到292億元,相當于前四屆的總和。其中臺資項目達34個,港資項目為6個,外國投資項目為2個,內資項目為47個。臺資簽約項目包括長沙、株洲、婁底項目3個,衡陽項目31個。本屆投資說明會的成功舉辦充分實現了以“引進臺商,加快衡陽市產業升級和新型工業化進程”的主題,以臺灣地區為主要對象,著力引進臺港澳資金。會后統計,衡陽已引進臺資企業50多家,實現累計投資金額約1億美元。同時,衡陽借力武廣高鐵旅游國際化進程也在“大提速”,2010年“五一”三天,南岳衡山共接待游客8.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400萬元,完成門票收入565.36萬元,同比增長29.8%、34%和22.43%,酒店入住率達91.64%。令人矚目的是,近三成游客選擇了乘坐武廣高鐵。2010年衡陽市全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969.7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2.75億元,同比增長32.25%和28.84%;接待入境游人數105368人次,創匯收入4340.06萬美元,同比增長29.84%和34.57%,旅游總收入已占全市GDP的7.14%,創歷史新高。不難看出,來衡旅游的游客總量驟增,客源結構變化明顯,衡陽旅游不僅受到國內游客的青睞,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衡陽旅游國際化不僅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更能為衡陽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動力。
為了加快衡陽旅游國際化的步伐,更好地向國外游客體現來衡旅游的內容與價值,吸引更多的外國游客,不論是采取與湖南省內其他地區或省外同行“聯合促銷”的方式,還是建立自己獨立完整的旅游體系,要進一步促進衡陽旅游國際化的發展,建立自己的人才隊伍勢在必行,而其中口譯人才的培養成為最緊迫、難度最大的問題之一。衡陽旅游需要的口譯人才不僅是能與外國人進行溝通,掌握口譯的基本技巧,具有雙語能力,更要有基本的專業知識。即“外語+專業”或“專業+外語”能勝任一般性口譯任務(即可從事一般的生活翻譯、陪同翻譯、涉外導游以及外事接待、外貿業務洽談、商務談判等口譯工作)的復合型口譯人才。這類口譯人才不需要按照會議專業口譯人才那樣高標準,高投入、長時間的來進行培養。與高級口譯人才如同聲傳譯,專業會議口譯人才相比,難度較低。而高級口譯人才,如同聲傳譯等要求比較高,能學成并勝任此工作的人則屈指可數,所以不能盲目追求培養和塑造“高、精、尖”人才,或脫離就業市場的需求培養“華而不實”的“人才”,而忽視了實用型人才的培養。
(一)借助本地高校英語專業的專業人才優勢
就全國來看,口譯人才培養主要有三個途徑:一是翻譯學院的高級口譯人才學歷、學位教育;二是普通高等院校的口譯教學;三是各層次的口譯培訓班。經筆者調查了解,衡陽市的本科院校中還無一設有翻譯學院,衡陽市內也暫無相關的口譯培訓班,所以本文主要研究可服務于衡陽旅游國際化的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口譯教學及人才培養。設立本科英語專業的主要有南華大學、衡陽師范學院和湖南工學院,且正式開設英漢口譯課程的就只剩南華大學和衡陽師范學院。要想本地高校資源為本地旅游做出貢獻,就應前期參與“優化”資源??蓮囊韵聨追矫嫒胧郑旱谝?,專業性語料庫的建設:聯系本地高校,將衡陽旅游的最新雙語資料及時添入學校的專業語料庫,尤其是像口譯實驗室。相關旅游管理部門也可聯手學校,開設相關的選修課程,這樣不但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也可在擇業就業方面提供更多機會和選擇。還可以在地方網站建立一些免費的針對性的語料庫并介紹給學生,使學生在就讀期間就學習了解本地旅游的資料,可減少錄用后的培訓時間。第二,利用學生實習的有利時機:現在的高等教育,不僅重視對課本知識的掌握,更注重具體的實踐,大多數學生實習都選擇了學?;蚬?。如果當地旅游管理部門在本地高校進行宣傳,可擇優選擇學生在相關職位實習,不失為培養服務于本地旅游人才的良好時機。
(二)吸收非英語專業優秀資源
改革開放30年,我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大批科班出身的外語人才投身到城市中小學的教學中,使得他們的學生在中學時代的發音就比較標準??陬^表達能力相對之前中學生的啞巴英語有了相當大的改觀。其中有的學生在中學就能考過CET4,甚至CET6。這批人進入大學后對英語的超前需求與目前大學英語教學的滯后產生了矛盾?;趯ν庹Z學習的濃厚興趣,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接觸口譯,嘗試口譯證書的考試。翻譯專家認為,目前將英語專業學生培養成為高素質譯員的瓶頸是良好的母語基礎和專業知識的缺乏。隨著經濟全球化,國際交往日益深入,社會對專業性強的口譯人員的需求日益上升,所謂專業性強是指對英語輕車熟路,同時擁有某一門專業知識的儲備。能夠熟練的運用專業術語完成口譯任務。作為綜合性大學專業設置比較齊全,那些非英語專業的,擁有良好的母語基礎和專業知識,又有語言天分,同時對英語口譯表現出極強興趣的學生,尤其是旅游專業的,無疑是培養高素質專業性譯員人才的一個潛在的增長點,每年一度的非英語專業英語口語大賽中,都可以看到獲獎的衡陽高校的學生,這有力地證明優秀的非英語專業的學生是口譯人才隊伍的潛在力量。
(三)引進優秀外來人才
除了提前聯合本地高校培養優秀的畢業生之外,引進外地的優秀人才也不失為一個良好的選擇。高校云集的國內一些大城市所舉行的招聘會,不乏很多優秀的畢業生,同時,隨著衡陽日益顯著的發展,定會吸引更多的人才前來。
提前著手準備,制定具體的方案,培養高素質口譯人才為衡陽旅游國際化服務。加強旅游教育的硬件和軟件的建設,構建校企聯合的教學模式,與旅游企業加強合作與交流,發展道路才會越走越寬,為衡陽旅游業走向世界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注:本文為衡陽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服務于衡陽旅游國際化的口譯人才培養方案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08D058)
[1]陳春泉,陳國生,危小明.衡陽城市旅游發展的問題和對策分析[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2):110-112.
[2]陳國生,黎霞.旅游資源學概論[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郭蘭英.社會需求定位下高??谧g人才培養的規范化[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38-42.
[4]克萊爾·A.岡恩,特格特.瓦爾.旅游規劃[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5]劉建平,閻友兵.湖南旅游資源開發研究[M].長沙:地圖出版社,2000.
[6]劉縣.外語創新實驗室與專業性口譯人才培養研究[J].才智,2009, (2):26-27.
[7]徐憲平.中國加入WTO與湖南發展對策[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8]中國國家旅游局·2003中國旅游年鑒[C].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