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
(岳陽職業技術學院 人文素質教育部,湖南 岳陽 414000)
淺析英語語法在交際法中的地位和運用
李玉
(岳陽職業技術學院 人文素質教育部,湖南 岳陽 414000)
語法教學有著悠久的歷史,足以證明語法在外語學習中的重要性。然而隨著交際法的流行,語法教學似乎顯得不合時宜并有被忽略的危險,特別是在大學英語的語法教學問題上,有人根本否定語法教學的必要性。該文從理論和實際的角度證明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語法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了在交際法教學框架內實施語法教學的一些方法。
語法教學;大學英語;交際法
引言:最近幾年來,一種嶄新的外語教學視角——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受到推崇,外語教育界也出現了一種“淡化語法”(grammar-less)的傾向,兩者是否存在必然的聯系?
大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正確把握語法教學?這些問題需要根據外語教育規律以及實際,做進一步實證和理論研究才能妥善解決。
交際法重視滿足學生特殊需要的做法使它可以迅速滿足特定場合交際的需要,從而成為學習專業外語(如飯店外語、旅游外語)的理想方法,但要全面培養學生外語水平,使之達到一定水準,則要一個漫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而我國大部分大學的公共外語教學只有兩年時間,且課時有限,這就使交際法不具備很強的普遍適用性和現實可行性。再次,交際法聽說為先的特點,固然能滿足交際的需要,但也只達到了中國外語教學雙重目標中的一個,而不能滿足另一個目的——閱讀和翻譯能力的迅速提高。而且交際法由學生自己摸索總結語法規則和詞義的做法對已經具備了較強分析、理解能力的學生來說,顯然不如語法-翻譯法來得快捷。而且我國尚未建立起與交際法相配套的考試、評估體系,交際法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建立在語法-翻譯法基礎上的外語評估考試體系的排斥。能滿足交際需要的優勢使交際法深得人心,但種種內在、外在的限制又使得交際法不可能在目前的條件下成為中國外語教學的主導方法。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正是中國特定的社會需求、中國大學外語教學的現實情況以及這兩種教學法自身的適用性與局限性決定了它們共存的局面,語法-翻譯法不可能獨步天下,而交際法也不可能取代語法-翻譯法而一統江山。那么,在外語教學實踐中,我們能否將二者結合起來,取長補短,從而找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滿足大學英語教育發展需要的外語教學途徑呢?我們認為,這是完全可以的。
現代著名外語教育學者威多森(H.G.Widdowson,1985)指出:“交際法并不排斥語法教學,反而它承認語法在語言學習和應用中的媒介作用。因此,雖然語法理論對于語言教學非常重要,但它并不是語言習得的理論,‘語法意識的提升’(grammar consciousness raising)最終還是為語言習得服務。只要我們從這一視角看待語法理論,那么語法在外語教學中的地位也得以合理化了”。H.Douglas Brown[2]說“Grammatical competence is necessary for communication to take place”;[3]P348Littlewood說“Communicative language use is only possible…by virtue of the grammatical system and its creative potential”;[4]P40Widdowson說 “A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would have revealed that it gives no endorsement for the neglect of grammar.”[4]P40沒有語法的語言交流是殘缺不全的。缺乏足夠的語法知識,學習者即使掌握再多的英語單詞,也不能準確、清楚地表達自己,而導致交際不能順利地實現。一些排斥語法教學的英語教學法如聽說法、理解法等都先后遭到挫折。事實證明,無語法的教學易導致蹩腳的、不合語法的洋涇浜式的英語。可見,語法在英語教學中的基礎地位和作用是不容質疑的。語法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言形成相互之間的聯系組合成句子、段落以至整個篇章,從而實現有意義的信息表達與交際。語法就像建筑中的黏合劑,把各種成分按照恰當的方式黏合成有意義的語言交際這座大廈,沒有語法,構成語言交際的成分——詞匯,就像一堆散亂堆放的建筑材料而已。因此,在交際法教學中也應該有語法的一席之地。
語言環境和師資狀況是決定語法教學必要性的兩個主要外部因素。中國的學習者把英語作為一門外語來學習,他們不具備像母語習得那樣自然的語言環境;我國各個院校的師資絕大多數以漢語為母語,這就語言輸入的質與量都受到一定限制,學生無法隨時隨地、全方位的沉浸于真實的語言輸入,通過完成現實生活中的交際任務和頓悟來完全掌握一門語言的形式特征,因此難度適當、由淺入深的語法教學對于中國的英語學習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從內部因素來看,學生作為成年學習者具有獨特的認知特征和學習風格。Rod Ellis(1985:108)認為成年學習者不同于兒童的一個明顯區別在于他們把語言作為一個形式系統來理解的能力。就學習風格而言,成年人喜歡用分析法,在語言學習中傾向于從規則、原則、規律等出發,通過語言實例的分析,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語法課集中講授語言的形式規則系統,符合成年人的認知特征和學習風格,可以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效率。
英語對中國學生而言是一門外語。學習一種語言必須學會判斷什么樣的表達形式是正確的什么樣的表達形式是錯誤的。我們并沒有使學生在自然環境中學會這種本領的語言環境。這就使得我們必須學會一套判斷正誤的理論上的規則與標準。這一套規則與標準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語法。僅從這一點上說,語法教學在外語教學中也決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必不可少的。否則,我們靠什么來判斷我們自己所使用的英語和所遇到的英語是否正確呢?有人或許會說,學外語我們不就是要掌握用這種外語進行聽、說、讀、寫以及外語與母語的對譯能力嗎?不錯,我們學習外語就是掌握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的能力,但是不能否定語法的重要性。因為,這五種能力無與語法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不懂語法,我們就不能區分(1)與(2)之間的不同含義:
(1)I am not a singer.
(2)I am no singer.
無論聽、說、讀、寫、譯,我們都必須通過語法才能準確理解并正確運用它們。要準確地把握on在(3)、(4)中的含義,沒有語法知識也是做不到的。
(3)He went on to point out mistakes in the paper.
(4)He went on Sunday.
實踐證明,我們絕不能因為強調聽、說、讀、寫、譯的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語法教學的重要性。我想決不會有人會因為這五種能力中沒有詞匯能力一項而否定詞匯教學的重要作用。其實,語法教學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絕不遜色于詞匯教學。
(一)把交際法與語法教學相結合
交際法教學的特點是側重語言的功能意義的學習。而傳統語法教學模式往往是教師集中講授語法點,之后由學生做大量機械性的書面練習。這種語法教學往往停留在句子層次上,側重句子結構的講解,忽略語言的功能和意義。與傳統語法教學相比,交際法教學往往將語法點融于語篇中,以便讓學習者清楚地看到話語的意義與功能是怎樣受到語境的約束的,在不同的語境中相同的形式可以產生不同的語義。試比較以下兩個相同的語句在不同的語境里的不同含義:
(A)What a day!Our plan for the weekend has been ruined.(=What a terrible day!)
(B)What a day!Let’s go for a picnic in the park.(=What a wonderful day!)
因此,從系統功能語法的角度來看,意義的基本單位是語篇,而不是語句。在語篇中,語言與語境相聯系才能產生準確的語義。語法規則只有放在語篇中才能與語言實踐結合起來。如果把交際法與語法教學相結合就可以把語言結構的學習與功能意義的學習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有意義的語篇學習中掌握語法知識。此外,交際法的語法教學往往采用會話方式進行語法點的鞏固練習,與句子層次上的機械句型操練相比,它為學生提供了一種語境。在語境中,學生的語法能力、社會語言能力、話語能力和策略能力等均得到鍛煉。所以,交際法的語法教學在培養學生語法能力的同時,還培養他們的交際能力。
(二)以精讀課為依托,結合課文講授語法內容
由于高職英語的學時有限,通常不能專門開設語法課,課堂語言活動中所涉及的語法問題主要靠在精讀課的教學過程中加以解決。因此,在精讀教學中有必要對一些長句、難句加以分析講解,才能使學生準確理解文章內容,提高語言運用能力。例如《21世紀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二冊Unit 1 Text A課文 Winston Churchill:His Other Life中有這樣一句:Had he chosen painting instead of politics,he would have been a great master with the brush.可以先通過對話形式了解學生是否理解整句的意思。通過對話學生了解到課文中的句子 Had he chosen painting instead of politics,he would have been painting instead of politics,he would been a great master with the brush實際表達的是一種不真實的情況,達到了準確理解原文的目的。為了加深理解,教師應引導學生提煉出該句的語法點:if sb/sth had done,sb/sth would have done;接著針對虛擬語氣進行語法講解、操練。完全交際法的語法教學有一些弊端,如耗時較多,語法知識輸入比例相對減少等。因此,在兼顧語篇教學和交際法教學的同時,教師應留出一定的時間講解語法,對課文中出現的語法難點進行講解操練,對語法現象進行歸納總結,以利于學生加深印象,得以鞏固。
學生到了大學階段,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應當并重,側重點應逐步從基本詞匯和基本句型向復雜句型和篇章結構過渡,從語法原則向語用原則過渡,從教用法培養語言能力向教應用培養交際能力過渡。這個階段可將語法一翻譯法和交際法并重使用。一方面借重語法-翻譯法使學生逐漸了解、掌握復雜的句型和表達方式,鞏固提高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并對篇章結構有所認識和了解;另一方面,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后,可采用交際法教學,鼓勵學生結合所學內容多用外語進行交際活動,使學生既注意語言形式,又注重交際,從而增加外語信息攝人量,鞏固、擴充所學知識,提高熟練程度,鍛煉、培養出一定的交際能力。
英語語法不可偏廢是無可非議的。語法學習對于學生(特別是成年學生)全面掌握語言知識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語言形式、語言意義和語言功能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學習語法,完整地掌握語言。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通過精讀課課文里的語法難點加以剖析,運用交際法與傳統語法教學模式相結合,達到對各個詞、句、段落、以至整個篇章的真正理解,同時增強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
語法-翻譯法能滿足外語作為學習工具的需要,交際法能滿足外語作為交際工具的需要,但它們都不能獨自滿足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外語教學的雙重要求,也達不到外語教學大綱的整體目標。二者的共存與結合是由社會需求、教學環境和條件以及它們自身的特點決定的,具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
[1]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2]Brown,H.Douglas.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3]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UP, 1985.
[4]Littlewood,W.Learning Grammar[M].Institute of Language in Education Journal,1985,(1).
[5]Widdowson,H.G.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6]吳益民.語法在EFL中的地位與作用[J].外語界,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