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臻彧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的港口吞吐量屢創新高。這一方面給港口運輸企業帶來了機遇;另一方面也給環境帶來了威脅。據觀察,這其中大量的集卡都是單程運輸。這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環境的污染,而且還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因此,為盡早實現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交通行業戰略目標,交通部對于發展甩掛運輸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2009年12月國家發改委、運輸部、海關總署等5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甩掛運輸發展的通知》后,全國各地掀起了開展甩掛運輸熱潮。
甩掛運輸在國際上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根據發達國家與地區的經驗,采用甩掛運輸方式是提高經濟效益、降低成本的一種有效途徑。據測算,甩掛運輸可以提高車輛運輸效率30%以上,降低成本30%,可以使汽車燃油消耗量降低20%~30%。因此,研究港口甩掛運輸顯得尤其重要,探討我國現有條件下如何開展港口甩掛運輸企業聯盟已經勢在必行。
(一)甩掛運輸的概念。甩掛運輸是用牽引車拖帶掛車至目的地,將掛車甩下后,換上新的掛車運往另一個目的地的運輸方式。它主要利用并行工作原理,通過牽引車與掛車(或半掛車)之間的自由分離與結合,并對牽引車與掛車(或半掛車)進行調度與搭配,縮短因裝卸貨物而造成的牽引車停滯時間,提高牽引車的使用頻率來提高運輸效率。與傳統運輸方式相比,甩掛運輸成本較低,效率較高,車輛周轉較快,節能減排效果較好,是交通運輸部一貫提倡的先進運輸組織方式。在北美、西歐等發達國家,以牽引車拖掛半掛車組成的汽車運輸方式占到運輸總量的70%~80%,牽引車與掛車數比達到1∶2.5以上。
(二)甩掛運輸的優勢
1、甩掛運輸增加了牽引車的有效運行時間,提高了單車利用率,提高了車輛運輸率。
2、完成同等運輸量,可以減少牽引車的數量,降低牽引車的購置費用和運行費用,同時減少了車輛對道路的占用,減輕了交通壓力,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汽車排放污染。
3、企業可以盡可能地減少雇傭駕駛員的數量以節約相應支出。
4、可以促進汽車運輸與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多式聯運的發展,實現以汽車甩掛運輸為基礎的鐵路馱背運輸、水運滾裝等方式的聯合運輸,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優勢,減少貨物裝卸作業,提高鐵路車輛和輪船的裝卸效率。
5、合理協調貨物運輸與裝卸作業時間,提高運輸效率。
6、可以促進物流配送中心和貨物站場物流節點的建設與發展促進汽運行業實現網絡化經營,不斷提高物流服務能力與水平。
單一的甩掛運輸企業由于自身資源的有限性,沒有辦法實現最優經濟運輸,更難以實現企業對服務整體的有效控制,無法使運輸全過程的價值與經營活動發揮最大的效用。因此,只有通過企業戰略聯盟,才可以把運輸各個環節聯合起來,降低各自的經營成本,提高各企業的資源利用率,實現企業間的比較優勢,通過合作以達到整個聯盟的最大收益,分享更多的利潤,同時可以創造新的市場機會,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達到揚長避短,最大限度地發揮企業各自優點的目的,促進聯盟企業取長補短完善自身的服務體系。
(一)資源因素。由于不同企業擁有不同的資源和核心能力,企業可以通過戰略聯盟的合作,實現資源的共享和資源優勢互補,促使雙方在更大范圍內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以及核心能力的互補融合。特別是港口甩掛運輸,有著其獨特點:單一企業的甩掛運輸模式為,將貨物從起始地運至港口之后,將掛車甩下,換上新的掛車并駛回。但是,并不能保證其貨源量始終充足,在某次貨源量不足的情況下,拖車只能在港區等待貨物或者單獨駛回,這就導致資源未充分利用。然而,組建聯盟之后,可以協調聯盟企業之間的貨源量,避免和減少重復投資和資源浪費,資源能夠實現充分有效的利用,實現各方功能的互補,建立起相對比較完整的運輸鏈,實現一站式服務,達到提高企業服務水平的目的。
(二)成本因素。甩掛運輸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企業之間的競爭還處于價格方面的競爭,而不是服務質量上的競爭,這樣的競爭最終只會帶來兩敗俱傷的后果。通過建立戰略聯盟,有利于緩解企業之間的這種個性競爭,形成新的有效、有序的競爭模式,維持競爭秩序,防止過度競爭。同時,制造企業可以專注于提高自身的核心業務,以達到獲得競爭優勢的目的。企業之間通過戰略聯盟實現強強聯合,發揮各方優勢,最終達到互利共贏。
(三)社會因素。甩掛運輸可以提高車輛運輸效率,降低成本,可以使車輛燃油消耗量有效降低,其采用的一車多掛式運輸方式,減少了空駛里程、縮短了等貨時間、緩解了交通的壓力。目前,我國大力推行綠色交通、綠色節能,開展甩掛模式可有效降低尾氣排放,符合建設環保型社會的需求。
企業實施聯盟伴隨著高價值、高效益、高風險、高失敗率并存,使許多企業望而止步,其中的原因之一是聯盟企業間存在著文化沖突、缺乏信任等等,使聯盟最終有可能走向瓦解。因此,我們有必要在建立戰略聯盟的同時找出導致聯盟可能失敗的各種風險,作好相應的防范工作。
(一)聯盟風險分析
1、合作伙伴的風險。在選擇聯盟伙伴時,如果貿然選擇,不僅不能達到自己建立聯盟的目的,而且可能因為把內部存在的問題昭示天下,還有可能導致厄運。企業在實施戰略聯盟時由于目的各不相同,有的可能是為了獲得自己的技術或核心競爭力后再成為自己的對手,例如有的戰略伙伴可能為了擴大組織規模或經營范圍,通過聯盟探測市場,等時機成熟后,就會成為自己的強大的競爭對手;有的是為了獲得先進的技術經驗,有的是想要得到對方客戶資源,獲得收益。因此,在選擇聯盟伙伴時,對某些不利因素進行分析,就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2、利益分配與文化沖突的風險。企業組建戰略聯盟是以利益為動力建立的,物流聯盟運作成功的關鍵是是否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如果利潤分配不公平,將有可能導致聯盟成員分配的不平等,有可能影響戰略聯盟的穩定性。例如,聯盟后相對利潤如果低于聯盟前相對利潤,就會影響長期聯盟的穩定性。
此外,聯盟過程中由于不同企業間的組織文化不同,就可能存在文化沖突,包括企業文化優越感風險、管理風險、溝通風險、感性認識風險等不同的文化沖突風險。一旦這些潛在風險爆發,就有可能成為文化沖突,可能導致人際關系緊張,進而促使管理失效和溝通中斷,使聯盟的交易失敗,威脅聯盟的穩定性。
(二)聯盟風險防范
1、合作伙伴確立時的風險防范。戰略聯盟選擇合作伙伴時的風險防范首先在選擇恰當的合作伙伴的過程中,先篩選潛在的合作伙伴,對物流聯盟環境進行分析,包括區域、國家政策及市場潛力;對機遇需求的物流服務,企業自身、企業現有、機遇所需求等的能力進行分析,運用SWOT矩陣分析企業是否需要制定戰略聯盟及如何選擇潛在的合作伙伴所需要的條件,進而確立潛在的合作伙伴。然后,運用AHP法對各個潛在的合作伙伴進行分析,構造伙伴選擇判斷矩陣,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排序和一致性檢驗,最終得出相應評分結果,根據分析結果來實現合作伙伴的優化選擇。
2、利益分配與文化沖突風險防范。組建聯盟是以利益為驅動的,因此組建聯盟成功的關鍵在于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進行公平合理的利潤分配。根據納什分配原則,包括個體理性原則、帕累托最優原則、無關方案的獨立性等,通過博弈,在此基礎上最終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利潤分配機制,使每個人都從聯盟中得到好處,使戰略聯盟能夠規避利益分配不均的風險,使聯盟能夠有效地運行。物流企業建立戰略聯盟的過程中,實現合作企業伙伴之間的企業文化交融,實現企業間文化差異最小化、文化協作實現互利雙贏和優異文化共存的效應。一般說來,企業在選擇聯盟伙伴時,當聯盟企業在聯盟之后的總的貢獻大于總的收入時,無論從當前還是從長遠利益來看,這是聯盟企業的理性和最好選擇。在物流聯盟實施過程中,各個作業環節存在著風險,任何一環節發生中斷,聯盟的整體績效會受到影響,將影響到聯盟的穩定性。要實現對關鍵物流活動的控制、對物流作業時間風險的控制等,就要多預防,做到有備無患。
隨著我國港口貨運量飛速增長以及“十二五”規劃的提出,運輸企業既迎來了機遇,又迎來了挑戰。為此,甩掛運輸企業建立聯盟,并在我國港口進行實施,以達到更大幅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運輸效率、促進環保及節能型社會的發展。
[1]李亞茹.提高道路運輸效率的有效途徑—甩掛運輸[J].公路交通科技,2004.
[2]王鵬姬.物流戰略聯盟穩定性分析.綜合運輸,2004.3.
[3]王佐.論物流企業資源整合.物流科技,2003.3.
[4]田宇,朱道立.物流聯盟形成機理研究.物流技術,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