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亭禮 李法紅 郭志剛
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居民的生活質量、環境品位和生態環保意識逐步提高,居住區的園林景觀營建水平已經成為影響小區檔次高低、環境質量優劣和樓盤售價的重要籌碼,也是對外進行宣傳、吸引業主和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措施。現在,越來越多的住宅開發商開始注重并運用園林景觀來提升自己的房地產價值,努力在園林綠化和小區配套設施方面做文章。設計的多元化和開發商的大量投資,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整個景觀行業的發展[1,2]。
居住區是人們主要的生活和休閑場所,優雅的園林景觀、完備的健身設施是人們所向往的,茂密的樹林、蜿蜒的小路、開敞的健身廣場和豐富的兒童設施是人們最需要的。但是,在房地產業快速發展和激烈競爭的過程中,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過度設計現象[1]、景觀復制問題、植物配置不合理、缺乏可行性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設計者和開發商共同面對的問題。本文對住宅地產開發中園林景觀設計行業的現狀進行了剖析,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未來的發展對策。
1)過度強調設計主題和設計理念。有些小區為了營造氣派、豪華、尊貴的形象,在景觀營造時過于強調主題的開拓與營建,以先進的景觀理念和華麗的設計主題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如地產商在廣告語中喜歡打出“地中海風情”“夏威夷風光”“城市山林”“園林大盤”“水景花園”等時髦語言,進而提升居住區的商業價值[3]。實際上,設計的出發點往往不是為住戶營建親切舒適的戶外活動空間,使得居住環境缺乏宜人的小空間及鄰里交往空間,造成對場所精神、地域精神的忽視。2)過度強調平面構圖的設計。平面圖是地產開發商進行廣告宣傳和項目推介時必不可少的一項,為了追求強烈、震撼的視覺效果,有些設計師過度強調平面構圖的設計,偏重于平面空間的規劃與設計,講究軸線空間的塑造,使用大量直線條和構筑物與建筑空間相呼應,而忽視了功能要求,忽視了立體空間的塑造[1]。3)過度運用硬質景觀。硬質景觀包括園林建筑、地面鋪裝、雕塑小品、照明、標識等,在園林景觀的構成要素中,硬質景觀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設計師在進行景觀規劃時多運用硬質景觀進行空間組織,而忽視植物空間和植物景觀的營造[2,4],使軟質景觀和硬質景觀比例失調。在有限的可綠化空間里,不是以植物造景為主,而是處處羅列亭臺樓閣、假山疊石等無生命的元素,使人們所期望的自然環境和寧靜愜意的社區氛圍不能充分體現[5,6]。一些居住區內濫用雕塑小品,或者布局上缺乏主次節奏,或者與環境格調不一致,造成人們心理上的割裂感;或者粗制濫造,缺乏觀賞價值和意境美。很多時候,設計者不能從保護環境、改善生態的角度對植物進行合理的配置和造景設計,沒有考慮城市綠色空間應具有的多種功能,而是注重美觀和造價以求較高的取費標準,注重硬質景觀在圖紙上的豐富表現,以求迷惑市民和迎合房地產商的求快、求新、求超越的心態。現代景觀發展的趨勢表明,園林中硬質景觀過多會導致效果平淡、不環保生態、建設和維護成本高[5]。4)水體的過度設計。水是居住區綠地景觀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水景對于提高居住環境質量有著重要意義。但是,目前大多數住宅區水景的建造都出于開發商的商業炒作,使住宅區水景建設過于形式化,對環境的影響和日后的維護,則缺乏綜合考慮。尤其是在北方,水是稀缺資源,很多設計只是簡單的用自來水或私自采集地下水來興建人工水景,若缺乏生態理念和先進技術的支持,勢必會加劇水資源緊缺的問題[1]。目前,水景的營造中存在著許多不合理的設計。例如,多數大面積的水體采用硬性池底,造成水體無法進行自我凈化,要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進行水池的清潔,不然就成為一潭死水,影響小區美觀;有些北方的小區設計了噴泉,在夏季噴泉水池成為小區一景,而冬季閑置下來,裸露的噴頭十分不雅,影響美觀[5]。
現在,景觀復制現象越來越多,許多設計都存在著抄襲和復制的問題,如抄襲概念、抄襲風格、抄襲建筑小品等[2]。有的直接遵循拿來主義,簡單抄襲,不考慮原有的地形和城市文化;有的做了一些機械的修改,但感覺只是簡單的拼湊和堆砌,如有些小區把中國傳統的亭臺樓閣、假山石刻、小橋流水和西方的柱廊拱券、雕塑小品、噴泉水池等生硬的組織在一個空間內[6],不僅沒有營造出中西合璧的別致景觀,反而顯得雜亂無章,不成體系。缺乏對實地情況的考察,無法創造出基于地域和文化特色的獨特景觀,景觀設計缺乏新意。
在進行景觀設計時,應當尊重地方文化、風土民俗與歷史文脈,為居民創造一個安閑舒適、詩情畫意、富有文化底蘊的生活環境,但是,由于受到“歐式化”“模仿化”“拿來主義”等一系列現象的影響,許多居住區環境景觀缺乏民族風格、地域風貌。由于對區域文化的不重視,忽視了文化的傳承,在許多小區里看不到這個城市的特征,造成景觀和文化之間的矛盾[7]。
居住區綠化要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盡量選用有觀賞價值的鄉土樹種和花卉,不但可以降低綠化費用,而且還有利于管理養護。當前景觀設計中不但綠地面積偏少,而且植物造景的水平也普遍較低[2]。
1)綠化用地“縮水”。這是現在房地產業存在的一個最主要的問題。由于歷史的或現實的種種原因,不少新建居住區的綠化面積達不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標準[4],比如,根據最新的規范規定:濟南市新建居住區綠地率不應低于30%,近郊居住區綠地率應在35%,而不少居住區卻達不到這樣的標準。2)植物配置不合理,缺乏生態設計。有些設計師為了迎合開發商追求壯觀視覺效果的心態,在居住區進行植物配置時,往往忽視當地的地理、氣候條件,在大面積的草坪上零散點綴少量的喬木和灌木,不能形成喬、灌、草復層結構植物群落和生態循環鏈[4]。殊不知大面積草坪的維護費用遠高于一般樹木,而其生態效益卻比樹木要差得多。有的開發商為追求新異,不顧植物生長習性,大量選用造型獨特的外地植物,如在北方盲目引進熱帶植物,如棕櫚、香樟,野蠻搬遷“名木古樹”,以標榜豪華,最終導致成活率低下,浪費大筆錢財[5]。3)植物種類單一,缺少鄉土樹種。有些居住區綠地綠化層次單薄,景觀單調,植物種類少且相似,局限于一些常見種類,缺乏適應性強的鄉土樹種[4],不能豐富居住區環境景觀,這樣直接影響到園林景觀效果的實現和園林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園林設計需要用相對超前的理念來解決當下面臨的問題,但過分超前,完全脫離實際的概念,可實施性不強。一些公司在概念設計和方案設計階段做得非常完美,而等到實際施工時卻因為不符合當地的實際或超出當下的實施水平而使其概念無法實施。
1)重視園林景觀的創意。園林設計的創意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好的創意能夠使園林景觀具有持久的使用壽命和藝術壽命。因此,我們應根據項目的市場定位和業主的需求取向進行設計。例如一些開發比較成功的小區,地理位置并不優越,交通也不是很理想,但項目一推出,銷售就十分火爆。主要原因就是開發商非常注重環境的建造,舍得在環境建設上下本錢。這些高檔小區在建造時,根據不同地理環境營造出富有創意的景觀來吸引消費者。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一些民族的元素是珍貴的財富。在不遠的將來,中國不同地域的差異性將更加明顯,城市景觀同質化現象將被打破,房地產園林景觀設計將朝著具有中國不同地域特色的風格方向發展。比如,萬科集團在研究新“土樓”住宅的可行性和特色,用創新的語言來表達“土樓”的鄉土文化[7]。2)重視園林植物造景。在居住區環境的布局與設計中,植物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素材[5],它是設計的構成因素,還能使環境充滿生機和美感。在低碳理念的影響下,一些發展商和設計者已經認識到植物造景的重要性,并努力設計風格多樣、層次豐富的植物景觀來突破單調沉悶的園林空間,以植物來創造如詩如畫的生境空間和寫意式山水畫景觀,為當前住宅地產景觀設計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理念和活力。在景觀設計時,應結合當地的環境,因地制宜地配置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在植物的選擇中,應結合特定的主題,首先選擇鄉土樹種和一些引種馴化成功的外來樹種[4],盡量多采用一些對人體有益的保健樹種,營造出適合本地條件、結構合理、層次豐富、景觀和諧的立體植物群落,使居住區綠化發揮更好的生態效益。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大樹、名木。大樹、名木是社會變遷、歷史文化的“見證者”,充分適應了當地的土壤、氣候條件,可獨木成景。在規劃調研階段應對規劃區的大樹、名木進行統計定位,確定方案時盡可能予以避讓,迫不得已,就近移栽[9]。3)構筑物上的綠地建設。在住宅地產開發中,為了增加土地利用率,部分綠地可能建在地下停車場等地下構筑物上面,除了考慮負荷外,若設計水池,要特別重視防水設計;若設計栽植大喬木,土層厚度應不低于120 cm;種植土無明顯排水坡度時,應增加滲水盲管排水,預防雨季時排水不暢,樹木死亡,影響居住環境的景觀。房地產開發中寸土寸金,為了在有限的面積內,營造更多的休閑空間、創建更好的美景和發揮更好的生態效益,應進一步延伸居住區的綠化空間[9]。a.開拓墻面垂直綠化,走立體綠化之路;b.營造屋頂花園,開辟綠化新空間[10];c.充分利用空間,大力發展陽臺和棚架綠化。
1)水景體量要適宜。居住區水景設計時,應把握設計的尺度,仔細推敲所采用的水景設計形式、表現主題和周圍的環境。小尺度的水面較親切怡人,適合于安靜、不大的空間,也是居住區中較常采用的形式;而尺度較大的水面浩瀚縹緲,并不適合居住區采用,除非它是自然形成或以前就存在的[11]。
2)設計雨水收集設施。居住區內可規劃設計雨水、空調冷凝水收集儲存系統[12]。用于天旱時水景的補給和綠地的澆灌,能為物業管理節省部分開支。
3)設計綠地噴灌系統。相對傳統的澆灌方式,噴灌可提高水的利用率達50%,省工、省力、養護質量好,同時噴頭良好的霧化效果和優美的水形會呈現意想不到的水景效果[11,12]。
1)水系規劃。根據建筑風水學的基本原則,水以曲為上,曲水更具有聚氣的效果,直流之水所聚集的能量要減弱[13]。一般來說,在曲水的內彎處為上,在內彎處的對面則不吉反兇。所以,在園區水系規劃時,應將建筑規劃在水系的內環處,形成玉帶纏腰的風水效果。有動感的水能量會更強。流水占的面積比較大,風水影響的面也較廣,在園林中以環抱建筑為上。
2)道路規劃。在居住區中,道路作為不同分區的邊界線,主要道路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消防,應滿足設計規范及消防要求,宜直不宜曲。同時,應特別注意的是,道路不要直沖建筑,若此種情況無法回避,則應在受沖的位置以植樹、置石等措施加以化解[14]。在建筑風水學上,道路為假水,其作用與水相似。所以,居住區中心綠地休閑步道的規劃應遵循上述流水水系的規劃原則,且宜曲不宜直,更能讓人融入環境、貼近自然,給人以舒適、宜人的感覺。
3)植物選擇。植物選擇上,在考慮適地適樹的同時,應栽植寓意美好、辟邪化煞的植物。同時要注意居住區不同部位對樹種有不同講究[9]。寓意美好的植物有:柿樹、銀杏、國槐、石榴、梅花、竹子、玉蘭、海棠、牡丹、桂花、蘭花、菊花、荷花等。柿樹有“柿(事)柿(事)如意”的說法。銀杏為健康長壽、幸福吉祥的象征。國槐寓意福祿多壽。梅花獨天下而春,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征。竹子是文靜高雅、虛心進取、高風亮節、高雅脫俗的象征。荷花寓意“清廉”[14,15]。此外,玉蘭、海棠、牡丹喻意“玉堂富貴”;梅、蘭、竹、菊稱為“花中四君子”;石榴、葫蘆、葡萄等植物都是多子多福的象征;絲棉木、衛矛、木瓜等有辟邪說法。而且,風水中樹木栽植還有很多講究和禁忌,如“宅東有杏兇,宅北有李,宅西有桃皆為淫邪”“中門有槐富貴三室,宅后有榆百鬼不近”等[14];桑樹、柏樹等樹種應慎用。
園林景觀設計,已成為當前房地產行業中與建筑密不可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設計師還是開發商都要抱著專業務實的態度,將先進的理念融入到項目的具體情境和地域特色中去,從而引領房地產景觀的健康發展。鑒于住宅地產開發中園林景觀設計行業出現的一些問題,設計者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應綜合考慮經濟、社會和人文因素,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生態優先,注重發掘地方民俗與歷史文脈,為居民創造一個生態宜居、設施齊備、景觀多樣、富有文化底蘊的居住環境,同時提升地產項目的商業價值。
[1]程朝霞,司新林,王 靜.北方城市居住區外環境景觀設計的現狀及思考[J].農業與技術,2009,29(3):15-18.
[2]王旗征.淺析當前房地產行業中景觀設計存在的問題[J].江西林業科技,2009(6):62-63.
[3]黃福新.論房地產項目開發的主題策劃[J].城市開發,2003(5):30-33.
[4]魏春海.淺談現代城市居住區綠化現狀及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05(13):148,170.
[5]范慧婷.北方寒地城市居住區外環境景觀設計研究[D].沈陽: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6]楚芳芳.居住區綠地人性化空間的設計[J].山西建筑,2009,35(19):6-8.
[7]黃德麗,程善勇.淺談房地產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2):30-31.
[8]王 珊.以人為本,營造最佳人居環境——居住區綠化建設與管理淺析[J].中國園林,2003(8):57-59.
[9]徐文輝.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159-179.
[10]王洪成.淺談屋頂花園的設計[J].北方園藝,2007(2):137-138.
[11]鞏如英,杜 潔,溫 瑤,等.基于節水型園林的北方城市水景設計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34):11094-11095.
[12]聶 磊.關于建設節水型園林技術體系研究[J].廣東園林,2007(4):64-68.
[13]郎小霞,徐 歡,李曉紅.風水理論對園林景觀規劃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9):270-272.
[14]呼海艷,弓 弼,何紅蕓,等.淺析中國古典園林中的風水觀[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3):1028-1029,1045.
[15]桐嘎拉嘎,白巴特爾.淺談風水與園林植物造景[J].山東林業科技,2008(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