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敏
建筑工程質(zhì)量與人民的居住生活和工作,與各行業(yè)的發(fā)展休戚相關。砌體結構作為一種常用的結構形式,其工程質(zhì)量的控制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要確保砌體結構質(zhì)量,應從塊材和砂漿的材料控制,以及砌體工程砌筑的質(zhì)量控制做起。
1)粘土磚的各項技術性能應符合《燒結普通磚》的規(guī)定,即:強度、外觀檢查、泛霜試驗、石灰爆裂試驗、抗凍試驗。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的各項技術性能應符合《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的規(guī)定,強度、規(guī)格尺寸、干縮率、抗凍性自然碳化素應滿足要求。
水泥宜使用普通或礦渣硅酸鹽水泥,出廠日期不超過3個月,砂以中砂為宜(勾縫可用細砂),砂中含泥量不應超過5%,摻合料可用石灰膏、磨細生石灰粉、電石膏、粉煤灰等,石灰膏熟化時間不少于7 d,水同混凝土工程中水的要求,應按規(guī)定嚴格控制,材料配比應經(jīng)試驗室確定,不得套用。砂漿應采用機械拌制,攪拌自投料結束算起不得少于1.5 min,若人工拌制,要拌合充分和均勻,若拌合過程中出現(xiàn)泌水現(xiàn)象,應在砌筑前再次攪拌,要求隨拌隨用,不得使用隔夜或已凝結砂漿,已拌制砂漿須在3 h~4 h內(nèi)用完。
1)磚墻墻體尺寸控制。
砌筑前應彈好墻的軸線、邊線、門窗洞口位置線,校正標高,以便進行施工控制。并應在墻身轉角和某些交接處立好皮數(shù)桿(每10 m~15 m立一根)。墻體軸線位置、頂面標高、垂直度、表面平整度、灰縫平直度,應按要求嚴格控制。
2)磚墻砌筑方法控制。
實心磚墻體宜采用一順一丁、梅花丁或三順一丁砌法。磚塊排列遵守上下錯縫、內(nèi)外搭砌原則,錯縫或搭砌長度不小于60 mm;長度小于25 mm的錯縫為通縫,連續(xù)4皮通縫為不合格。磚柱、磚墻均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宜采用一鏟灰、一塊磚、一揉擠的“三一砌筑法”,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低于80%,豎縫宜采用擠漿或加漿法,使其砂漿飽滿。若采用“鋪漿法”砌筑,砂漿長度不宜超過500 mm。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應控制在10 mm左右,不宜小于8 mm,不宜大于12 mm。
3)磚墻墻體砌筑時的構造控制。
墻體轉角處嚴禁留直槎;墻體轉角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不能同時砌筑時應砌成斜槎,斜槎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如交接(非轉角)處留斜槎有困難亦可留直槎,但必須砌成陽槎,并加設拉筋,也可做成老虎槎。
承重墻與隔斷墻的連接,可在承重墻中引出陽槎,并在灰縫中預埋拉結鋼筋,每層拉結鋼筋不少于2φ6,承重墻與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的連接應沿墻高500 mm設置2φ6拉結筋,每道伸入墻內(nèi)不少于1 m,墻體砌成大馬牙槎,槎高4皮磚或5皮磚,先退后進,上下順直,底部及槎側殘留砂漿清理干凈,先砌墻后澆混凝土。相鄰施工段高差不得超過一層樓或4 m,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8 m,雨天施工不宜超過1.2 m。施工段的分段位置宜設于變形縫處及門窗洞口處。
4)混凝土小型砌塊墻質(zhì)量控制。
砌塊宜采用“鋪漿法”砌筑,鋪灰長度2 m~3 m,砂漿沉入度為50 mm~70 mm。水平和豎向灰縫厚度8 mm~12 mm。應盡量采用主規(guī)格砌塊砌筑,對孔錯縫搭砌(搭接長度不小于90 mm)??v橫墻交接處也應交錯搭接。砌體臨時間斷處應留踏步槎,槎高不得超過一層樓高,槎長不應小于槎高的2/3。每天砌體的砌筑高度不宜大于1.8 m。
鋼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柱芯時,柱芯鋼筋應與基礎或基礎梁預埋筋搭接。上下樓層柱芯鋼筋需搭接時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35d。柱芯混凝土隨砌隨灌隨搗實。
墻面應垂直平整,組砌方法正確,砌塊表面方正完善,無損壞開裂現(xiàn)象。
1)砌體組砌混亂。
如出現(xiàn)多層磚上下通縫,包心砌法,里外磚互不咬合,采用大量半磚、七分磚等。應注意必須滿足搭接不少于1/4磚長,內(nèi)外磚層最多隔五層磚應有一層丁磚拉結等要求;應根據(jù)磚構件斷面和實際使用情況選用組砌形式,如清水墻面常用滿丁滿條和梅花丁組砌方法,抗震墻體常用騎馬縫砌法。
2)水平砂漿層不飽滿。
如飽滿度低于80%,豎縫無砂漿,清水墻大縮口鋪灰(縮口縫深>20 mm)等。應注意不宜采用推尺鋪灰法或擺磚砌法,嚴禁用于磚砌筑,確保砂漿和易性。
3)墻體接槎不嚴。
如砌筑時隨意留槎、留陰槎,槎口部位用磚渣填砌,槎口處砂漿不嚴,灰縫不順直等。防治措施是在安排施工組織設計時應對施工留槎作統(tǒng)一考慮,外墻大角做到同步砌筑不留槎,或在一步架留槎處在第二步改為同步砌筑。
4)配筋砌體鋼筋遺漏或銹蝕。
如配筋砌體(水平配筋)中漏放鋼筋、錯放鋼筋,配筋磚縫中砂漿不飽滿,年久鋼筋遭到嚴重腐蝕失去作用等。防治措施是應將配筋端頭從磚縫處露出,作為配筋標志,便于檢查;配筋宜采用冷拔鋼絲點焊網(wǎng)片,并在砌筑時適當增加灰縫厚度(以鋼筋網(wǎng)片上下各有2 mm保護層為宜),鋼筋網(wǎng)片應刷水泥凈漿后放在磚縫間,放置前,底面磚層的縱橫豎縫都要用砂漿填實,防止鋪灰砌筑時砂漿掉入豎縫,應使用高強度等級的水泥砂漿或混合砂漿,嚴禁用于磚砌筑。
5)墻面水平縫不直,游丁走縫以及標高誤差形成“羅絲”墻應在砌墻前測定所砌部位基面的標高誤差,做好統(tǒng)一擺底(擺底時應將窗口位置列出,使墻的豎縫與窗口邊相齊,使窗間墻處的上下豎縫不錯縫),對現(xiàn)場用磚的尺寸進行實測,畫好皮數(shù)桿;每步架校正一次垂直度,調(diào)整灰縫厚度和墻體標高;砌磚時強調(diào)丁磚中線與下層條磚中線重合。
只要我們嚴格控制材料質(zhì)量,按要求控制砌筑的質(zhì)量,實際施工中就能達到較好的砌體工程質(zhì)量。
[1]GB 50203-2002,砌體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S].
[2]彭圣浩.建筑工程質(zhì)量通病防治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0.
[3]田德勝.淺議磚砌體施工質(zhì)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0,36(13):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