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韋, 余傳勇, 汪 凱, 王 玉
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是一種多功能的細胞因子,其作用主要參與細胞生長、分化、炎癥以及組織修復等功能。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神經元、星形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都可以表達TGF-β1,在正常腦神經細胞TGF-β1表達很少,而在遭受腦損傷如創傷性腦病、癲癇、腦血管疾病等刺激時表達明顯增加[1]。眾多研究表明,TGF-β1 能減少局灶性腦梗死面積,促進神經功能恢復,而其他細胞因子(如神經營養因子及堿性成纖維生長因子)這種作用強度遠不及 TGF-β1[2],表明 TGF-β1 具有強大的潛在應用價值。但目前國內外關于TGF-β1這種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的機制仍不甚明確。眾所周知,雖然星形膠質細胞數量上是神經元的9倍,但是神經元才是接受刺激、進行信息傳遞和處理的主要功能單位。突觸活動不但決定了特定神經元的信息傳遞,也會影響神經元間的信息回路,因此突觸是維持神經功能的基礎,突觸損傷是神經功能障礙退化性疾病早期的、共同的病理改變[3]。突觸素1(synapsin1)是一種與突觸結構和功能密切相關的糖蛋白,幾乎所有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的突觸前終末內均發現有突觸素1[4]。它的表達可以反映突觸數量和大小的變化,是突觸終末的特異性分子標志物[5]。神經元包括胞體和突起,突起包括樹突和軸突,其中胞體和軸突結構和功能是一個整體,主要是營養和代謝以及傳導神經沖動。而樹突是主要接受傳遞來的信息。故本文通過研究不同濃度TGF-β1對神經元樹突生長以及突觸素1表達的影響,探討腦損傷后神經功能修復的機制。
1.1.1 主要試劑 多聚-L-賴氨酸(PLL)購自Sigma公司,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購于Hyclone公司,B27、DMEM 培養基均購于 Gibco,Neurobasal購于Invitrogen公司。抗微管相關蛋白-2(Map2)、突觸素1(synapsin1)抗體均購自Millipore公司,羊抗小鼠Cy3、羊抗兔FITC均購自Chemicon公司。
1.1.2 實驗動物 健康清潔級ICR小鼠(8~10w),購自安徽省試驗動物中心。在實驗前適應性喂養1w(自由飲食,晝夜均衡,溫度20~25攝氏度,濕度50%),按雌雄比例2∶4于下午10:00合籠,次日上午6:00檢查雌鼠陰栓,查到陰栓者定為受孕第0天。
1.2.1 小鼠小腦神經元的培養 在文獻[6]所述方法基礎上加以改進,將孕18d小鼠脫臼處死,75%酒精浸泡約8min,在無菌條件下解剖分離出胎鼠,之后沿胎鼠的口-耳連線剪開顱骨,取出腦組織,在顯微鏡下將腦膜及血管剝離,分離出雙側小腦半球以及蚓部,在Hank平衡鹽溶液中剪碎組織(約200下),加入等量0.25%胰酶,在CO2培養箱37℃消化15~20min,每5min振搖1次,吹散組織成單細胞懸液,200目過濾,1000r/min離心4min后,用含10%FBS的DMEM培養基重懸計數,之后接種于200μg/ml PLL包被的96孔板中,接種密度為1×104培養液中含100U/L青霉素和100mg/L鏈霉素,置37℃、95%濕度、5%CO2培養箱內培養,12h后全量換液(含2%B27的Neurobasal)。培養48h后加入含阿糖胞苷(終濃度為5mg/ml)的培養基,抑制非神經元增殖。之后每3d半量換次含2%B27的Neurobasal。體外培養第7天進行以下各組實驗。
1.2.2 實驗分組 在體外培養第7天,加入不同濃度的 TGF-β1(1ng/ml,5ng/ml,10ng/ml),并設對照組,共分4組,每組15孔,對照組加入等體積的培養基。
1.2.3 熒光免疫細胞化學
1.2.3.1 應用Map2熒光染色觀察神經元樹突變化 加藥48h后,棄去培養液,PBS洗滌5min,用4%多聚甲醛固定15min,PBS洗滌3次;用0.3%Triton和5%正常羊血清在濕盒內室溫封閉通透1h;應用Map2抗體(1∶500)在濕盒內室溫孵育1h后轉至4℃冰箱過夜;次日PBS洗3次,洗去一抗,用羊抗兔FITC在濕盒內室溫避光孵育3h,染色結束應用顯微鏡觀察樹突長度變化。
1.2.3.2 應用突觸素1抗體熒光染色測量突觸素1的表達 除用突觸素1抗體代替一抗外,其余步驟同1.2.3.1,染色結束后應用多功能酶標儀測量熒光強度值。
1.2.4 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鏡觀察以及圖像分析 細胞經Map2免疫熒光標記后,應用Olympus IX71和Olympus DPCam Camera Capture Support系統捕獲圖像(200×)。同批次實驗,各熒光通道均設置固定的曝光時間,每次每組設2個復孔,每個復孔隨機選取4個相同面積的非重復視野,試驗重復2次。利用SPOT軟件固定標尺,測量每孔可辨所有神經元突起的長度,取平均值進行比較。
1.2.5 多功能酶標儀檢測突觸素1熒光強度值 在同樣曝光時間的條件下,吸收波長為485±20、激發波長為528±20時讀板,每孔的熒光強度值減去周邊對照孔的熒光強度值為突觸素1的熒光強度值,計算平均數,按均數±標準差±s)表示。
2.1.1 通過形態學觀察不同濃度 TGF-β1對神經元的影響 從形態學觀察可發現,1ng/ml的TGF-β1就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促生長作用,培養的神經元突起增長,隨著TGF-β1濃度的加大,促進神經元生長的程度也加大,10ng/ml TGF-β1組能夠明顯促突起生長并能夠在較長距離形成神經元間網絡,并表現出一定的劑量依賴性(見圖1)。
2.1.2 通過標尺測量,觀察不同濃度TGF-β1對樹突生長的影響 通過測量可以更直觀地觀察不同濃度TGF-β1對神經元突起長度的影響,10ng/ml TGF-β1 組、5ng/ml TGF-β1 組及1ng/ml TGF-β1 組突起長度的測量平均值分別為:218.3 ±13.5、164.3 ±7.49、106.2 ±5.5,與對照組(63.7 ±7.8)相比,明顯增長,顯示有統計學差異(P<0.05)。3個劑量組進行兩兩比較后發現也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故說明TGF-β1作用與劑量存在一定依賴性。
2.2 TGF-β1 促進突觸素1 增多
2.2.1 從形態學觀察不同濃度 TGF-β1對突觸素1表達的影響 可見隨著TGF-β1濃度的增加,突觸顆粒明顯增多,熒光強度增強,密度增加(見圖2)。
2.2.2 應用酶標儀檢測熒光強度值 TGF-β1在1ng/ml、5ng/ml、10ng/ml濃度下檢測突觸素 1 的熒光強度值分別為 21940.7 ±870.0、38450.0 ±559.1、46067.5 ± 1303.5,較對照組(17608.3 ±1389.3)顯著增強,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1)。3個劑量組進行兩兩比較后發現也均有明顯差異(P<0.01),說明TGF-β1可以促進突觸素1表達的增多,并呈現一定的劑量依賴性。
轉化生長因子(TGF-β)家族由一個龐大的結構相關的多個多肽生長因子組成。哺乳動物主要有TGFβ1、TGFβ2、TGFβ33 種亞型,TGF-β1 參與體內多種病理生理過程,調節細胞生長分化,在損傷修復中起重要作用。大量研究顯示,在許多腦損傷疾病中,神經系統功能損傷后,特別是在腦血管疾病以及脊髓疾病中,均可發現內源性TGF-β1明顯增多,并參與神經系統病理修復過程[7~9]。為了研究TGF-β1對神經功能修復的可能機制,我們應用不同濃度外源性TGF-β1對體外原代培養的小腦神經元細胞進行觀察。MAP2是標記神經元樹突的主要標記物,亦是控制神經突起形態的重要分子,其中包括神經突起生長的起始過程[10]。本研究發現不同濃度的TGF-β1均可以促進神經元樹突生長,并呈現一定的劑量依賴性。突起的延長在神經功能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以促進更多神經元交織成網,促進信息傳導,以及促進與遠距離神經元信息傳導。同時樹突上樹突棘可能隨著樹突延長而增多,樹突棘是軸突與樹突接觸的主要部位,使得神經元的信息接受面積大為擴大,進一步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大腦約有上億個神經元,所有神經元間的信息傳遞都是依賴突觸完成的,突觸傳遞是神經元之間的聯絡方式,主要是由突觸前神經元調控突觸后神經元的活動。突觸素1是突觸囊泡膜上的特異性蛋白質,位于突觸前膜的表面。突觸素的減少可導致神經系統信息的傳遞、加工和儲存出現障礙[11,12]。因此突觸素不僅是突觸囊泡和突觸前膜的標記,也可作為突觸功能性標記[13]。有研究表明突觸素1不僅參與了調節神經遞質的釋放,而且參與了神經元突起的延伸、神經元極性的建立以及突觸的形成和維持[14]。本研究中我們同樣應用免疫熒光的方法標記突觸素1,并觀察到隨著TGF-β1濃度的增加,突觸素1表達明顯增多、增強,同樣也呈現一定劑量依賴性。突觸素1表達增多可反映突觸數目的增多和突觸連接及突觸傳導的增多,因而可促使神經遞質的調節釋放,更有利于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突觸素1可促進突起的生長,有實驗發現,一些細胞因子可以通過PKA磷酸化突觸素的一個氨基酸殘基而打開神經元突起延伸的開關[15,16],同時另有文獻報道TGF-β1可促進突觸素1磷酸化[17]。我們認為TGF-β1是否能通過促使突觸素1的增多以及其磷酸化,從而啟動神經元突起延伸的開關值得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本實驗證明了TGF-β1可以促進體外培養原代小腦神經元樹突生長并呈現一定劑量依賴,同時TGF-β1也可促進突觸素1表達的增多。機體在腦損傷后可能是由于內源性TGF-β1增加,使得樹突長度增長以及突觸數目增多,從而使更多神經元之間網絡形成、加快信息傳遞,促進神經功能修復。這為外源性TGF-β1應用于腦損傷的康復治療提供了實驗依據。

圖1 形態學觀察不同濃度TGF-β1對神經元突起長度的影響(bar=100μm)

圖2 不同濃度TGF-β1對synapsin1表達的影響(bar=100μm)
[1] 朱俊國,吳云志.大鼠腦缺血、再灌注后 TGF-β1 的表達[J].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06,3(2):60 -61.
[2] Lin CH,Cheng FC,Lu YZ,et al.Protection of ischemic brain cells is dependent on astrocyte derived growth factors and their receptors[J].Exp Neurol,2006,201:225 -233.
[3] Romon GC.Cholinergic dysfunction in vascular dementia[J].Curr Psychiatry Rep,2005,7(1):18 -26.
[4] 沈瑞樂,郭 鐵.慢性腦缺血老齡大鼠海馬中突觸素的表達特征[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2008,10(11):35 -37.
[5] 練 濤,張麗麗,李昭英.突觸體素在甲狀腺功能減退大鼠腦海馬發育期的表達[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7,23(1):72-74.
[6] Kaech S,Banker G.Culturing hippocampal neurons[J].Nat Protoc,2006,1(5):2406 -2415.
[7] 徐 冉,段淑榮,王 慧.人腦梗死后轉化生長因子-β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及神經保護作用研究[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0,13(8):2560 -2563.
[8] 陳文勝,孫正義,王栓科.慢性脊髓損傷及減壓對轉化生長因子表達的影響[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05,28(2):159 -160.
[9] Shih S,Ju M,Liu N,et al.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induc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mechanism of pericyte inducted vascular survival in vivo[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3,100(26):15859 -15864.
[10] Gonzalez-Billault C,Engelke M,Jimenez-Mateos EM,et al.Participation of structural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MAPs)in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nal polarity[J].Neurosci Res,2002,67:713 -719.
[11] Lopez I,Ayala C,Honrubia V.Synaptophysin immunohistochemistry during vestibular hair cell recovery after gentamicin treatment[J].Audiol Neurootol,2003,8(2):80 -90.
[12] Reddy PH,Mani G,Park BS,et al.Differential loss of synaptic proteins in Alzheimers disease:implications for synaptic dysfunction[J].Alzheimers Dis,2005,7(2):103 - 117.
[13] 劉 芬,閆 蓉.Aβ140對PC12細胞突觸素表達的影響[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10,9(27):815 -818.
[14] Chin LS,Li L,Ferreira A,et al.Impairment of axonal development and of synaptogenesis in hippocarmpal neurons of synapsin1-deficient mice[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5,92:9230 - 9234.
[15] Angers A,Fioravante D,Chin J.et al.Serotonin stimulates phosphorylation of aplysia synapsin and alters its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in sensory neurons[J].Neurosci,2002,22(13):5412 -5422.
[16] Kao HT,Song HJ,Porton B,et al.A protein kinase A dependent molecular gwitch in synapsins regulates neurite outgrowth[J].Nat Neurosci,2002,5:431 -437.
[17] Chin J,Angers A,Cleary LJ,et al.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 alters synapsin distribution and modulates synaptic depression in aplysia[J].Neurosci,2002,22(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