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菱, 李彥青 (江西理工大學,江西 贛州 341000)
·現代物流·
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管理探析
許 菱, 李彥青 (江西理工大學,江西 贛州 341000)
第三方物流是現代物流的重要形式,被稱為 “第三利潤源”。同時被譽為21世紀 “黃金產業”。近幾年我國物流業的迅速發展,第三方物流已經初具規模,并呈現不斷發展之勢。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在原材料,設備和勞動力成本的壓縮空間日趨飽和后,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的控制對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著重大影響。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市場制度的逐漸完善,國內各類企業特別是制造類企業,通過多年的技術改造以及實現企業管理體制改革后,從一系列生產要素中獲取利潤份額的空間越來越狹小,普遍存在物流費用居高不下的問題。因此,也引發了社會各界對發展現代物流的探討與認識。
2007年出臺的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更進一步地提出了 “大力發展面向生產的服務業,促進現代制造業與服務業有機融合、互動發展,優先發展運輸業,提升物流的專業化、社會化服務水平,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現代物流業是一種新興的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是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迫切需要,物流產業已成為現代服務業的一個重要支柱和拉動GDP增長的穩定因素。
在國際上,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已經降低到9%左右甚至更低的水平,如美國的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份額從2001年以來一直低于10%的水平。在2006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19.4%下降到2006年的18.3%。雖然我國的這一比重指標近年有下降的趨勢,但其絕對值仍然處于高位運行并高出發達國家l倍以上。由于我國國土資源分布不均衡,造成物流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跨度極大,在降低成本的壓力下,許多生產流通企業都在尋求第三方物流企業來外包物流業務,以求達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市場上激烈競爭使得企業成本控制的驅動性日益增強,各類企業對物流領域中存在的 “第三利潤源”的關注和期盼與日俱增,并成為推動我國現代物流不斷發展的直接動因。
第三方物流又稱為 “物流代理”、 “合同物流”或 “外協物流”,是指生產經營企業為集中精力搞好主業,把原來屬于自己處理的部分或全部物流活動,以合同的形式委托給專門物流企業。同時通過信息系統與物流企業保持密切的聯系,以達到對物流全程的管理與控制的一種物流運作及管理模式。換句話說,第三方物流是承包企業的外包物流活動。

圖1 第三方物流流程關系圖
美國Don&Hansen、Maryanne M.Mowen兩位教授認為 “成本管理是對成本進行識別、收集、計量、分類并提供成本計算的報告,為計劃、控制和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也有學者從企業發展戰略的角度來定義成本管理的內涵,認為 “成本管理是對關鍵成功因素的相關信息的及時、準確的確認、計量、收集、分析與報告,從而為企業戰略決策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德國Stefan Seuring教授從供應鏈管理和前瞻式管理的角度分析,認為隨著企業面臨的競爭環境的變化,從管理會計發展來的方法,即將數據收集到一起,然后計算出數字,這種方法已經無法處理過去的數據,而管理未來業務又必須以過去的成本信息為基礎,于是成本管理這一術語就應運而生了。成本管理是包括所有針對成本結構和成本行為而事先施加影響 (控制)的措施。其中,需要針對價值鏈的成本進行估計、計劃、控制和評價。
物流活動的發生必然伴隨物流成本的產生,因此,首先需要明確物流活動是什么。根據各國 《物流標準術語》,本文將整個物流活動歸結為接受訂單,進貨驗貨,入庫存儲,揀選,流通加工,包裝,出貨檢驗,裝卸、運輸、配送、信息處理、搬運等。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物流成本伴隨以上活動而產生,具體包括人工費、運輸費、倉儲費 (包含加工、分揀、加工費)、信息管理費及其他費用。物流成本會計的核算是對物流成本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所以,與企業財務會計核算一樣,需要遵守規則制度并且必須與公認的會計準則相符,在我國必須符合 《企業會計準則》,這是選擇會計核算模式的基本標準。物流成本的維持控制是指通過對企業物流活動各階段各要素 (包括成本要素與實物要素)進行調配、布局的計劃或制定特定的物流運作方式,并建立能隨時監控、評價的物流成本控制體系,以盡可能消除一切無效成本的防護式控制。

圖2 物流成本分配圖
(1)物流成本構成的多樣性和復雜性特征
物流費用的組成多樣且復雜,由于現代物流管理離不開信息處理,決定了物流活動它不單單僅涉及物流企業運營多個環節的人工費、管理費,還有設施、設備、器具的折舊費、維護費和資本利息等,物流信息處理費用也就成為成本組成的重要部分。
(2)物流成本的可量化性和分散性特征
盡管物流活動組成復雜多樣,然而,每一項活動的成本都是具體的,可計算出的,這就非常有利于物流核算及控制的準確度,從而能有效為縮減成本、公司決策提供有利的依據。物流成本的分散性是指企業物流總成本分布在一系列相互關聯的物流活動之中。由于物流管理運作具有跨邊界性和開放性,物流成本既分布在企業內部的不同職能部門,又分布在企業外部的不同合作伙伴之間。
(3)物流成本規律的背反或稱為交替損益性
各種物流活動費用的變化模式常常表現出相互沖突的特征,即 “背反”狀態。如庫存費用和運輸費用的相背性,如果企業的庫存點越多,整個系統的庫存水平上升,引起庫存費用上升;但整體商品分撥運輸路線變短,運輸費用下降。再如庫存費用與采購費用的相背性,在預定的計劃期內訂購總量固定的情況下,如果平均每次采購量越多,則采購次數越少。采購業務活動次數越少,與之相關的采購業務活動費用也就越少;同時由于平均庫存量的上升,引起了庫存費用增加。
2.3.1 成本管理范圍片面方法老化
在我國,第三方物流起步較晚,許多企業在成本的具體核算中,只注重財務成本核算,忽略了管理成本核算;只注重生產成本的核算,而忽視產品設計過程中的成本以及銷售成本的核算。因此,造成整個物流過程中成本管理的盲目性。現代成本管理的一個基本要求是成本信息提供的及時性、全面性和準確性,然而現階段我國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管理的手段仍處于原始的手工操作,缺乏現代化管理手段,所以,要滿足現代化管理需要是很困難的。
2.3.2 會計成本核算標準不統一
各物流企業對物流成本的計算和控制,是根據本企業對物流成本的認識和理解來把握物流成本,這樣就帶來一個管理上的問題,即企業間無法就物流成本進行比較分析,也無法得出行業平均物流成本。
2.3.3 科學技術水平和管理方式的制約
物流系統效率決定企業物流成本的水平,而高科學技術水平和先進管理方式是提高物流系統效率的重要手段。從這方面來看,我國企業的物流技術和管理方式相對落后,客觀上制約了物流成本的水平。
關于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很多,如作業成本法、目標成本法、彈性預算法、標準成本法等。根據不同的需要,企業可建立適合自身的相關成本控制方法,并制定相應的制度。本文將主要講述作業成本法在第三方物流企業中的應用。
作業基礎成本會計制度 (ABC法),稱之為作業成本計算法。它是對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的創新。企業成本法以作業為基礎,對作業間消耗的資源采用不同的分配率進行核算。其主要目的是可使企業識別出那些無關的作業,并通過減少或完全剔除這類無增值作業來降低成本,可大大提高企業的利潤,并增強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和對市場做出準確的反應。
作業成本法代替了傳統成本計算方法以 “產品”為中心的概念,進而改進 “可增加價值的作業”,提供了及時準確的會計信息,因而可以挖掘成本的潛力,減少損失浪費,有效的降低了成本。作業成本的制度下,一般都將實現各個環節的零存貨的,因此,ABC法計算出來的成本與當期發生的成本基本一致。通過作業成本的核算制度,還可以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從而改變企業的績效,同時,也很容易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1)確定成本對象基礎。在第三方物流企業中,可將成本對象確定為人員費、交通工具費、倉儲費、設備費等。根據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物流活動不同,成本對象自然也不同。
(2)歸集作業中心成本及分配率。確認中心之后,將中心成本除以預計的交易量,再計算出單位分配率。成本分配率的公式:成本中心分配率=作業中心發生的作業成本/該作業中心的作業量。此計算是以成本中心為單位的作業中心分配率。
(3)計算產品成本。首先,將資源的動因追蹤到作業中心,再將作業中心的成本分配給各個過程。其次設置賬戶。賬戶的設置方式有很多,對于第三方物流企業來說,賬戶可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增值作業賬戶,例如:修理費用,運輸費用,檢驗費用等;另一類是非增值作業賬戶,例如:間接費用等。無效非增值作業賬戶直接進入當期損益。
(4)ABC運作程序。如圖3所示,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歸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直接費用直接計入相應的特定產品或其他服務的系列費用;對于間接費用,根據不同時間及分配比率,采用作業成本分配方法入賬,并詳細填制費用分配表以及運算中的成本概念,以便作為成本入賬分配依據。直接物流成本由企業直接支付;間接物流成本是企業把物流活動委托其他組織或個人而支付的物流費用。

圖3 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ABC運作
(1)建立統一的物流成本核算標準。明確物流成本核算范圍,包括物流活動成本的組成。
(2)設立專用的物流會計科目。增添物流成本總賬,其下分設客戶服務成本、運輸成本、倉儲成本、庫存持有成本及其他物流成本等明細賬,進行獨立的歸集及核算,提高物流成本核算的準確性。
(3)采用正確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在中國,應采用作業成本法進行物流成本核算。作業成本法注重成本范圍的完整性,可以更全面地反映物流成本,可以提供相對準確的成本信息,增強物流成本的可靠性;從而使我們有了科學準確統一的核算方法。
(4)掌握單筆成本數據。確認成本項目之后,需要準確地掌握單筆成本數據。只有確定了詳細的單項成本數據,才可以提供用于成本的分析計算。如果物流成本項目劃分的很清晰準確,不應該與其他成本有交叉或者是相互包含。成本項目一旦確定,就可以根據成本項目的實際消耗來確定成本。
第三方物流成本管理是一個在物流學科領域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的問題,也是一個涉及面非常廣泛而又非常復雜的問題,其研究內容涵蓋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統計學、數學等許多學科領域,必須從系統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在我國,由于第三方物流還處于起步階段,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成本更是沒有系統化,標準化。希望本文能給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成本管理帶來一定啟示。
[1] 蒲忠,廖建英,崔陳冬.我國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發展策略芻議[J].物流科技,2007,30(7):14-17.
[2] 李艷麗.我國企業物流成本控制問題研究綜述[J].財經政法咨訊,2006(4):10-12.
[3]汪小勇,等.一種適用于物流企業的成本計算法——作業成本法[J].系統工程,2007(3):26-27.
[4] 萬壽義,任月君.成本會計[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5] 王勇衛.現代企業物流成本管理[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2008.
[6] 王之泰.新編現代物流學[M].2版.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
[7] 夏炯.作業成本法下第三方物流企業成本核算探析[J].財會通訊,2010(1):132-134.
Analysis of the Cost of Our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s Management
XU Ling,LI Yan-qi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Ganzhou 341000,China)
針對目前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成本管理方法難于反映實際作業過程,以及成本控制預算不準確等問題,提出了針對第三方物流企業,應用作業成本控制方法來探析企業的成本問題。
第三方物流;作業成本;控制方法;企業成本
Aiming at the cost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difficult to reflect the actual operation process,and cost control issues such as the budget is not accurate,in this paper,for the third-party logistics companies,operating cost control methods applied to the cost of business problems.
third-party logistics;operating costs;control method;business costs
F275.3
A
2011-01-12
許 菱(1970-),女,福建晉江人,江西理工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管理科學與工程、物流工程;李彥青(1987-),女,湖南邵陽人,江西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物流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信息管理。
1002-3100(2011)04-00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