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 珍, 鄧小瑜, 蔡曉麗(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 廣東珠海 519087)
·基金項目·
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目標下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燕 珍, 鄧小瑜, 蔡曉麗(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 廣東珠海 519087)
Practical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with the A Applied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 Training
YAN Zhen,DENG Xiao-yu,CAI Xiao-li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 Campus,Zhuhai 519087,China)
珠三角經濟發展帶動了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從而對物流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樣也給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如何適應珠三角經濟發展的要求提出了全新的課題。應在滿足珠三角地區企業需求的基礎上,針對目前物流管理專業本科學生普遍存在的實踐能力欠缺的問題,重新設計構建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并采用必要的措施保證實踐教學效果。
珠三角;物流管理;實踐教學
隨著近年來珠三角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的升級,現代物流業對地方經濟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引發了對物流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據預測,廣東省對專業物流人才需求量至少在20萬以上。但目前廣東省高校培養的物流人才與企業難以形成對接,主要原因是學校的培養目標與企業需求不一致。物流運作與管理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教學中應特別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重點放在對各種物流管理決策問題的解決以及物流原理的實際應用上。
目前,廣東省已有30多所本科院校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或方向,但教學大多仍采取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直接導致高校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理論課程和理論課時安排過多,忽視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安排結構不合理等問題。而且在實踐教學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其中主要表現為實踐教學多為具體的理論課程服務而沒有形成體系且優化程度低、部分實踐教學的培養目標不明確或教學內容與培養目標脫節、設計性的實踐教學大多停留在理論上而結合企業實際少、教學模式單一且缺乏綜合實踐教學環節,使得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難以發揮。
應用型人才是指能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所從事的專業社會實踐的一種專門的人才類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是以能力為中心,以培養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目標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與研究型大學相比,其培養的人才應具備更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與高職院校相比,其培養的人才應具有更為寬廣的理論基礎和可供廣泛遷移的知識平臺。應用型高校區別于研究型高校的一個重要標志便是其具有特色的實踐教學模式,同時也是實現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最有效途徑之一,通過建立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來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根據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目標,推進實踐教學體系內部的整合與改革,注重各個教學環節的聯系和融合,打破原有的以課程設置實驗的做法,對實踐教學進行調整和整合,既注意到各門課程的獨立性,又考慮各門課程之間的連貫性及專業的系統性,進行分層次教學;并把附屬于理論課程的實驗內容抽出來,按照不同層次的總體方案進行建設。
實踐教學的安排可分為4個階段,從專業認知實習了解企業基本狀況,到課程仿真實訓模擬企業物流各環節運作流程、分析企業物流各子系統運營狀況,再到綜合運用物流專業課程知識以系統方法初步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綜合課程設計,最后到以畢業實習 (到企業頂崗實際操作)與畢業設計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綜合實訓,形成由淺入深、由部分到綜合的層次實踐教學內容體系。同時,注重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的結合,精講課內,加強課外,將培養和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原則具體落實在每門課程和每個教學環節中,讓學生的個性設計充分的發揮,特別是自學能力、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由此,逐步培養學生的基本職業能力、專業技術能力、綜合實踐能力以及實際工作能力 (見圖1)。

第一階段,基礎實踐教學階段。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物流認知實習,可安排在專業基礎課的開始階段,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物流管理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等。通過校內實訓室物流相關模型展示與仿真,或者到物流相關企業參觀、學習、聽取企業相關知識講座,讓學生開拓視野,使其對物流活動過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認識物流行業的現狀,了解其發展趨勢,使其在學習專業知識之前便對物流專業知識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
第二階段,專業實踐教學階段。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單項專業技能訓練,可安排在專業主干課程學習階段,目的是使實踐教學成為理論教學的延伸,加深學生對相應理論的理解,并初步了解物流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該層次的課程需要教師根據各理論課程教學重點模擬現場實際,設置相關實驗背景,向學生提供可以進行分析與決策的實驗環境,加深學生對相應原理的理解,讓學生掌握加工、包裝、裝卸、運輸、儲存和配送等物流環節的組織和管理能力。應注意整合、優化已有的實訓項目和實訓內容,盡量按照物流流程以及教學的邏輯性與層次性來確定具體的實訓項目,避免實訓內容的重復。
第三階段,綜合實踐教學階段。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綜合專業技能訓練,包括角色虛擬、角色實訓、課外研學等,一般安排在大部分專業主干課程學完以后進行。每個綜合型實驗課程應涵蓋若干門理論課程中的重要知識點,經過綜合型實驗課程的訓練,可使學生對分屬于各門理論課程中的知識點的內在聯系有深刻的了解,提高其從事物流管理的職業適應能力。同時,還可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和組織能力等。如利用ERP實訓,采用情景教學模式,為每個學生設定企業角色,模擬企業運行,然后進行角色輪換,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了解整個企業運營過程,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以及良好的團隊精神與職業素養。再如運用物流企業管理模擬沙盤,讓學生進行備貨、運輸、倉儲、物料搬運、配送、訂單履行、物流網絡設計、存貨管理、供應/需求計劃、外包管理以及客戶服務水平確定等戰略、戰術、運營層面的決策與實施,并通過講演、小組研討、個案研究、角色扮演、活動練習等多元化教學,讓學生理解及掌握專業知識。
在該階段,還應適當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內容,針對一個實際問題,設計總體解決方案,實施其全過程。或開展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3~5人組成研究團隊,配備導師,自選題目或結合導師的研究課題選題,這對培養和訓練學生的人際關系、責任心、團隊合作精神等將起到很好的作用。教育部高校物流類專業指導委員會組織的全國大學生物流設計大賽,通過對來自于企業的真實案例的研究分析,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研究水平和動手能力,學習企業經營的思維,激發創造能力。同時,通過大賽的現場答辯,對學生的口頭和書面交流能力、應變能力、說服力、自信心等的培養和訓練將有很大幫助。物流設計大賽盡可能要求大多數學生參加初賽,對初賽或復賽被淘汰的隊伍,組織他們繼續進行研究,可以作為課外研學獲取學分。
第四階段,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階段。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是教學體系中一個重要綜合性實踐環節,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和鍛煉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主要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決物流相關實際問題及從事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培養學生刻苦鉆研、勇于攻堅的精神和認真負責、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通過做畢業設計使學生受到理論聯系實際、設計、科研等較為全面綜合的訓練。
這個階段是在校外的實習就業基地直接參與物流企業的工作。此時實習的內容安排主要是將專業理論知識同物流企業實踐進行有機結合,要求掌握物流企業實習崗位的職責、了解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關系、熟悉工作流程及操作要領、學會獨立操作。目的是熟悉從業環境,學習如何應對內外環境的變化來正確處理物流管理各個環節的工作,同時為畢業設計收集資料,提供素材。
開展面向企業的畢業設計,使學生做畢業設計時處在真實的環境下實習,針對企業運作中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或是學生今后工作相關的實際工程問題,促使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實際操作能力,同時還可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群體溝通技巧、組織管理能力和領導藝術水平,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用 “雙導師制”,由企業派專門技術人員對學生畢業設計內容進行指導,學校指導教師負責對畢業設計環節和設計質量把關以及教學常規管理。
2.1 實驗室建設。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要以必備的硬件作為支撐,相對于其他管理類專業而言,物流管理專業更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物流實驗室建設要把握4個方面:實驗室建設方向的確定,物流實訓層次的設計,實訓課程的設定,實驗室物流設備和技術的選擇、物流軟件的選擇。應建設一個綜合性、開放性的實驗室,可以作為物流管理專業學術交流與合作,開展物流管理理論與模擬實訓教學、案例分析、實證研究及應用研究的平臺。通過實驗,學生們可以了解現代物流的運作模式和盈利模式,提升認知水平和專業素質。
2.2 教學模式改革。改革傳統的物流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把交互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模擬教學等教學方法融入到物流教學中。并引導學生自己設計物流方案,讓學生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物流方案的設計需要運用綜合物流知識,物流方案設計的好壞很能體現學生物流綜合理論學習的程度。
2.3 實踐基地建設。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和企業保持經常的聯系,加強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進一步加強校企間的密切聯系,探索校企聯合辦學的路子。企業既可為學生實習、實訓提供平臺,也可使企業借此了解學生,選擇學生。學校可為企業員工提供培訓,對企業的改造與再造提供解決方案,并可以考慮適當介入企業物流管理的決策過程,為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應充分發揮高校和企業各自的特長,形成教學、科研、企業三者之間的穩定的聯系,借助區域地理優勢實現資源分享,實現 “雙贏”。
2.4 師資隊伍建設。要打造出一支既具有很強專業理論知識,又具有實際管理經驗的教師隊伍,必須走校企聯合的模式。學校可以分批分期委派物流專業的教師去各物流公司實訓基地掛職鍛煉,并及時輪崗,以更新教師的知識,保持最優良的師資。另外,學校可以聘請國內外的物流專家作為客座教授進行講座或合作研究,使學生了解國內外物流管理新動態和新進展。此外,教師的科研要與教學結合起來,并把研究成果拿到企業去推廣應用,并不斷地充實到教學中去。
基于上述探討,筆者認為,只有遵循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學規律,秉承 “重實踐、強能力”的理念,以實踐教學改革為突破口,以校內外實訓環境建設為抓手,以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對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不斷改革與創新,構建符合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規律的、滿足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踐教學體系,才能培養出符合珠三角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型管理人才。
[1] 李正鋒.基于企業需求的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設計[J].物流工程與管理,2009(8):156-157.
[2] 周剛毅,孫寶壽,李國平,等.面向企業的畢業設計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9(3):136-137.
[3] 吳義生.應用型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探索[J].物流科技,2008(4):75-77.
[4] 張洪田,孟上九,秦進平,等.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高教研究,2008(2):86-88.
[5] 周艷軍.物流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09(4):146-150.
[6] 王海燕.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創新體系研究[J].物流技術,2007(10):34-36.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lead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s confront with new society demands.At the same time,a new topic related to how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s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put forward.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and solve the problem tha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major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currently widespread lack of practice,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s re-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to accord with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goal.The necessary measures are also adopted to ensur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the Pearl River Delta;logistics management;practical teaching
G642
A
2011-01-13
教育部高等學校物流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2010年教改教研項目,項目編號:JYJ09041;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質量工程項目,項目編號:201038。
燕 珍(1970-),女,內蒙古呼和浩特人,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物流學院物流管理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鄧小瑜(1971-),女,甘肅蘭州人,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物流學院黨委副書記,講師,蘭州交通大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蔡曉麗(1973-),女,山東煙臺人,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物流學院教學秘書。
1002-3100(2011)04-00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