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晶, 王麗娟, 李 征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9)
·基金項目·
基于熵值法的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賦權方法研究
劉曉晶, 王麗娟, 李 征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9)
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務是提高質量,而提高教育質量必須深化評價體系改革,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這是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教學改革,能夠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理論和實踐意義。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從2005年開始招收物流管理本科專業,為了建立有效的物流管理專業培養模式,已經先后做了 “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 ‘三創’能力量化研究與教學模式優化”, “基于 ‘三創’能力培養的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模式與考核實證研究”, “利用多元教學法建立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等教改課題的研究,目前物流管理專業教學體系的構建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那么這個教學體系是否存在不足,需要從哪些地方加以改善,這就需要對在這個教學體系下培養的學生進行評價。通過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總結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作為調整教學計劃,優化教學過程,深化教學改革的參考和依據。另外通過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能夠為用人單位選拔優秀的人才,并有助于把人才安置在最適應的崗位,發揮其最大作用;有利于大學生正確檢驗自己,正確評估自己,有利于個人安排就業和自我發展;可以使得學生認識到自己的素質,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優勢和缺陷,從而在實踐中揚長避短,更好地實現自我發展;與此同時,個人還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某一方面的素質拓展培訓。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既要體現新時期對人才培養的特殊要求,又要反映大學生在大學階段素質發展的特征要求。根據黨的教育方針、中央國務院 《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下發的 《關于實施“素質拓展計劃”的意見》和 《大學生行為準則》、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1],結合學校在開展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經驗以及學校的實際情況,確定素質評價指標體系在充分考慮當前大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的同時,進行系統的分析,綜合使用德爾斐法、文獻查閱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科學方法,建立了新的高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2],并給定初步權重,如表1所示。
根據八一農墾大學的教育結構,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相關的評價主體有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師、同班同學等幾類。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的評分,可以將每個指標評分標準劃分為五級,用1—5評分值。假設一類考評者對m個學生、n項指標評價,得到評價指標矩陣X:

考評者對各個學生某項指標的評分有時會非常相近,那么此指標在此綜合評價中所起的作用較小,若按此權重計算出來的評價結果會難以區分學生綜合素質的優劣,所以根據評價指標分值矩陣用熵值法對各項指標的權重進行調整,做到動態賦權。

表1 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及十人評判小組對學生甲的評判數據表
設有m個待評對象,n項評價指標的指標數據矩陣為X=xij()mn,對于某項指標j,若各待評對象的指標值xij間的差距越大,則該指標在綜合評價中所起的作用就越大;反之作用越小[3]。
在信息論中,信息熵是系統無序程度的度量,其表達式為

式中,xi為第i個狀態值(總共有m個狀態),P xi()為出現第i個狀態值的概率。
在指標數據矩陣X中,某項指標值差異程度越大,它的信息熵越小,則該指標的權重應該越大;反之某項指標值的差異程度越小,它的信息熵越大,則該指標的權重應越小。所以,可以根據各項指標的差異程度,利用信息熵,對各指標初步給定的權重調整,做到動態賦權。
(1)計算指標值xij在指標j下的比重p xij()

(2)計算指標j的熵值ej

式中,k>0,ej≥0。若xij對于給定的j全部相等,則
此時ej取極大值,即若設k=1/lnm, 于是有0≤ej≤1。
(3)計算指標j的差異性系數gj
對于給定的指標j,xij的差異性越小,則ej越大;當xij全部相等時,ej=emax=1,此時指標j幾乎無作用;當各待評的指標值相差越大時,ej越小,該項指標對于待評對象比較所起的作用越大。定義差異性系數向量為G=(g1,g2,……,gn),其中

則當gj越大時,指標越重要。
(4)原始權重的調整
用差異性系數gj對專家組給出的權重進行調整:
式中bj為給出的原始指標權重。

以思想道德素質下的愛國守法、誠實守信、關心集體以及保護環境4個指標為例,假設4名任課教師對10名被評價對象

此時m=10,則取k=1/ln10,根據式 (2)和式 (3),求出差異系數向量G=(0.0051,0.0073,0.0184,0.0150 ),這4個指標已初步給定的權重B=(0.40,0.25,0.20,0.15 ), 利用公式 (4) 和 (5) 調整后得到指標權重:W=(0.21,0.19,0.37,0.23 )。 由此結果可以看出,愛國守法指標的主觀權重為0.40,但由于任課教師給定的評分之間的差異不大,使其權重被重新調整為0.21;而關心集體指標分值之間的差異較大,所以權重由原來的0.20調整為0.37。由于是在已初步給定的權重基礎上用熵值法調整,所以不會消除指標的主觀激勵作用,例如,愛國守法指標是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一個很重要、很有實際意義的指標,用此種方法進行賦權,不會因為指標得分過于相近而使指標在綜合素質評價中變得毫無價值,只是因為此指標在此此綜合評價中所起的作用較小,而把權重調小。各類考評者會基于對學生某些指標情況不太熟悉、或者主觀存在不得罪人的心態等原因,對學生各項指標的評分會極為相近,而區分不出優劣,或者學生在某些指標上就是差別不大,所以根據這些評分調整后的權重,能更準確的反映此次評價中被評價對象的優劣程度。
上例是根據任課教師對10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下4個指標的評價所得分值所進行的權重調整,然后再用公式U=XWT,就可以求出此10名學生的主維度上思想道德素質指標所得的分值。這可以擴展到某一類考評者對m個被評對象的所有指標評分,根據此分值矩陣,按照上述步驟,就可以分別得出思想道德素質下4個指標,知識能力素質下5個指標,身心素質下6個指標和實踐創新素質個性特質下5個指標調整后的權重。分別利用公式U=XWT加權求值后,得到m個學生主維度上4個指標的分值Ui1、Ui2、Ui3和Ui4,根據這些分值所形成的新矩陣,還可以調整這4個指標的權重。同理,如若必要,可以用此方法對以上幾類考評者的權重進行調整。
介紹了用熵值法對指標權重進行調整的方法,它是根據考評者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評分所得到的具體評分矩陣對已經初步給定的靜態權重進行調整,這樣就適應了學生所處時期、所面臨的考評者不斷變化的情況需要,做到了動態賦權,使評價結果更加符合實際情況,能夠真正反映學生在新的教學體系下,哪些方面較優,哪些方面較劣,以便于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同時,依據這樣的評價結果,能夠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及和其他同學的差距,以便于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1] 向宇.基于模糊綜合評判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8,26(4):380-382.
[2] 林勇.基于模糊綜合評判的高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系統的研究和實現[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2008.
[3] 肖艷玲,劉曉晶.基于熵值法的員工績效指標權重確定方法[J].大慶石油學院學報,2005,29(2):107-109.
The Method of Giving Weight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Entropy
LIU Xiao-jing, WANG Li-juan, LI Zhe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 163319,China)
確立了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指標體系,并給定初始權重,針對初始權重相對穩定,不能隨情況變化而靈活變動的缺點,用熵值法對初步給定的指標權重進行調整,做到靜態賦權與動態賦權相結合,避免某項指標因評分過于相似使學生在綜合素質評價過程中區分不出優劣的情況。
綜合素質;評價指標;熵值法
First,established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and given initial weights,the disadvantage forthe initialweights relatively stable and can'tflexibly change,uses entropy method to adjust indicator weight given by the process,so it lives up to dynamic weight index,to avoid an indicator score too similar for the students and can't distinguish the merits.
comprehensive quality;evaluation index;entropy
G64
A
2011-01-19
全國高校物流教改教研課題,項目編號:JYJ09003;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教育科研課題,項目編號:NDJY10203。
劉曉晶(1978-),女,吉林舒蘭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物流管理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物流經濟地理;王麗娟(1970-),女,黑龍江慶安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物流管理系,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物流系統工程。
1002-3100(2011)04-0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