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娟 馮小勞 朱慧霞
(湛江機電學校 廣東 湛江524094)
關于廣東省中職學校實訓基地建設運行情況調查研究*
陳麗娟 馮小勞 朱慧霞
(湛江機電學校 廣東 湛江524094)
實訓基地存在重復建設,設備陳舊、利用率低,配置不合理,建設不規范,專業教師數量不足、學歷職稱結構不合理和專業不對口等問題。措施是建設區域共享型實訓基地,實施資源共享;樹立經營理念,提高資源的整合利用;建立各專業實訓基地指導性建設方案,規范基地建設和管理;重視一體化師資隊伍的建設和一體化教學項目的開發,促進基地內涵建設。
廣東省;中職學校;實訓基地;運行;資源共享
由于國家實施了資助中等職業教育的新政策,中職近兩年來持續擴招,2009年全國中職學校計劃招生860萬人,首次超過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在擴招的同時,提高畢業生質量則成為當務之急。2008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包括技工學校)畢業學生數為589.15萬人,就業學生數為564.24萬人,平均就業率達95.77%。但通過跟蹤調查發現,很多畢業生的就業質量不高,穩定率也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中等職業學校實驗實訓的設施設備還有待充實,師資水平跟不上教學和實訓的需要,畢業生能力與崗位實際存在差距等。
為了了解我省中職學校實訓基地建設及運行過程中的具體情況,最近,我們主要以粵東、粵西、粵北和珠三角等地省級重點、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為例,就我省中職學校實訓基地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近兩年,全省中職學校的教學實訓條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師資、設施設備、實訓場地及教學管理的規范化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
本次調查,我們選擇了粵東、粵西、粵北和珠三角等地的中職學校分別作為我省發達地區、中等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代表,主要以問卷、實地考察及訪談的形式,每個地區調查了10所省級重點、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全省共調查40所具有代表性的學校,了解實訓基地建設與運作、基地設備配置、校內實訓教學、基地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管理等基本情況。
(一)實訓基地建設與運作的基本情況
我們根據各地中職學校的具體情況,主要以省級重點、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為調查對象,個別為正在申報省級重點的學校。調查了解各地中職學校實訓基地資金投入、設備配置、設備總值、實訓教學情況以及各地級市有否建立公共實訓中心的情況。調查情況如表1所示。
從表中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區中職學校實訓設備總值大部分達2000萬元以上,政府投入大,實訓基地建筑總面積均在8000平方米以上,學生人均使用面積最大;設備配置合理、工位充足,不僅能滿足本校的實訓教學,還可利用實訓資源對外服務;根據政府的統籌規劃,建有各市、區的公共實訓中心,但存在實訓基地重復建設,使用率低的情況。在欠發達地區,有個別中職學校還存在設備陳舊、技術滯后,臺套數、工位數不足;設備配置不合理、實訓場室建設不規范等現象。

表1 各地中職學校實訓基地基本情況調查表
近幾年來,各級政府也加大了對粵東、粵西和粵北地區中職學校實訓基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特別是學校規模達5000人以上的中職學校,校內實訓基地建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都有獨立的實訓大樓,實訓場室面積大大增加,設備配置也日趨合理,建立了一批國家級、省級實訓中心,各地區的重點學校無論在場地建設、設備配置、管理理念方面都進入了全省的先進行列。
(二)基地師資隊伍建設情況
從調查中發現,隨著職業教育持續擴招,教師緊缺的問題日益嚴峻,教師的數量、素質、結構以及管理都還難以適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一是中職學校教師嚴重不足,師生比偏小。近幾年來,特別是在欠發達地區,這個問題愈發突出,像粵西、粵東、粵北等地,師生比更是小于1∶30。二是專任教師中專業課教師比例偏低,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不強。有的職業學校是由普通中學發展變更而來,專業課教師少,基礎課教師占的比例較大,大部分教師的專業不對口,有企業實踐經驗的教師不多,“雙師型”教師的培養亟待加強。三是專業教師的有關培養培訓制度落實得不夠,存在專業教師每年要到企業鍛煉沒有落到實處,有的國家級、省級師資培訓點質量還難以保證等問題。

表2 學校實訓設備配置情況表

表3 師資隊伍建設情況表
(三)校企合作情況
通過調查發現,近幾年來,各職業學校均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機制,加強與企業的聯合、與行業的結合以及與社會的融合。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的中職學校,成立了以學校骨干、行業和企業專家組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把教學和企業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訂單”培養、半工半讀、頂崗實習、吸引資金共建校內實訓基地、企業進校或校進企業等各種深層次的合作,使學生通過實踐更深刻地了解并準確地掌握崗位技能、崗位要求、企業運作管理模式。但在欠發達地區,受地方經濟發展的制約,校企合作還不夠深入,效果還不夠理想,大部分還在做表面功夫,企業沒有真正參與基地建設與管理。

表4 校企合作情況表
(四)實訓基地管理及基地在服務社會、資源共享方面的效能情況

表5 效能情況表(一)

表6 效能情況表(二)
從表5、表6中反映,各地各校均設置有專門的實訓基地管理機構,都有相對健全的管理規章制度,有條件的學校都設立了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機構。但在創新運行機制,建立自我運作、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運行模式方面還做得不夠,存在管理不到位,實訓教學成本偏高等各種問題。各校都在探索如何在保證學生實訓、師資培養的基礎上,面向社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技能鑒定考核等職能,承擔部分生產任務,組織學生勤工儉學,開展生產性實訓,承擔企業生產經營、技術改造等任務,一些學校的實訓基地還實行獨立經濟核算,獨立單位建制。
(一)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建設區域共享型實訓基地
政府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牽頭,緊密結合區域乃至全省經濟產業,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突出重點,體現特色,在珠三角、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重點建設好國家級和省級各專業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并起到資源共享、引領帶動的作用,并逐步將實訓基地建設成為建成集教學、科研、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教育實訓中心、培訓中心和鑒定中心。
(二)盡快建立各專業實訓基地指導性建設方案
實訓基地建設應建立一套統一的標準和規范,建立各專業實訓基地的指導性建設方案,內容涵蓋實訓基地的指導思想、建設目標、課程規劃、實訓室建設、實訓設備配置等,指導各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
(三)切實提高實訓基地的使用效率和經濟效益
實訓基地不僅要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而且在保證學生實訓教學的基礎上,關注使用效能和經濟效益,加強與企業的聯合、與行業的結合,開展對外加工生產,為當地經濟服務、為企業服務和為周邊地區職業學校的學生及社會從業人員技能實訓和技術等級考核服務,逐步把技能型、消耗型實訓基地變為生產型、積累型實踐場所。
(四)注重一體化師資隊伍的建設
學校要積極落實教師發展規劃,重視培養高技能、高水平的“雙師型”一體化教師,多形式、多渠道地組織教師參加各種業務培訓,組織專業教師到相關企業頂崗實踐,促進教師隊伍整體業務水平的提高。此外,還可聘請部分實踐經驗豐富、技能水平高的企業技術人員一起承擔教學任務。
(五)重視一體化教學項目的開發
探索以來自專業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作為一體化教學的項目,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聘請企業技術骨干,共同研討,針對專業(群)所面向職業技術領域或崗位群,篩選出符合教學目標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教學設計,形成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適用于一體化教學的教學實訓項目。
[1]潘光.加強職教實訓基地建設 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OL].(2007-06-21).[2010-09-01].http://www.jyb.cn/cm/jycm/ beijing/zgjyb/7b/t20070621_92717.htm.
[2]萬平.高職職業崗位型實訓基地建設的構想[J].職業教育研究,2007,(7):19.
[3]馬三生,張宓.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原則初探[J].繼續教育,2006,(3):20.
[4]陶昆.多元投資建設高職實訓基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12):50.
[5]教育部,財政部.加快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OL].(2006-08-27).[2010-09-01].http://www.gov.cn/ztzl/content_370747.htm.
[6]薛建榮,王靖,王俊.關于構建高職教育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評估體系的探討[J].教育與職業,2007,(3).
[7]丁金昌,童衛軍.“三個合一”校內實訓基地培養高技能人才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08,(1).
G7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5727(2011)11-0007-02
*本文系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09-2010年度立項科研課題《中等職業學校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管理研究》(課題編號:GDZJ0908)的部分成果
陳麗娟(1969—),女,在職工程碩士,廣東省湛江機電學校高級講師,校長助理,主要從事學校教學管理及學校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管理。
(本文責任編輯:張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