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梁立立

他沒有吃過營養品和保健品,吃飯的時候以控制重量代替計算熱量。每天不少于三餐,少一頓也不行,餐桌上的食物也是多種多樣的。主食量控制在五兩至六兩之間,基本上是每餐二兩,三餐大致以1:2:2的比例進行分配。
五谷雜糧如莜面、蕎面、白面等什么也吃,但忌吃土豆和粉條,如果要想吃的時候就要減去主食的量。由于要限制主食,有時他會感到很饑餓,就適當多吃一些蔬菜如苦瓜、生菜、黃瓜、西紅柿、蘿卜、洋蔥等;他每天都適量的進食豆制品,喝五兩牛奶,吃一個雞蛋,肉最多吃二兩,按著是否作為首選食用,肉的排列順序依次為兔、魚、雞、豬、羊、牛肉,如果有兔肉和魚肉他就不吃豬羊牛肉,忌肥肉、動物內臟等;他在兩餐之間加餐時食用水果;對于甜食,他說:“以前我最愛吃甜食的,現在對甜點心、飲料、糖塊等所有含蔗糖的食品一律不吃,但過年過節的時候會買些木糖醇的點心解饞。”對于白酒他不喝或者是在場合上的時候少喝一點;煙是從查出血糖高的那一天就立馬戒掉的,整整戒了一年半才成功。
王老經過自己和身邊的病友得出的結論,他說:“在飲食的問題上,需要防止兩個極端,一個是‘因噎廢食’,另一個是照吃不控。前者的意思就是因擔心血糖有所升高對飲食控制過于嚴格,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最后導致營養不良;而后者就是對飲食不加以控制。這兩種方法最是要不得的。”
運動對與很多人來講,最難的恐怕就是幾年甚至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下去。王老十幾年來不管春夏秋冬、風霜雪雨,每天從未間斷進行運動。他從眾多的運動項目中選擇了散步和跑步這兩種有氧運動,他個人認為這兩種運動簡單、自由自在且不用別人配合。他每天最少進行兩次次運動,早上跑2~3千米,然后進行1~2千米的散步,晚飯半小時后散步30分鐘。他在白天無事可干的時侯,就自己找活,整天忙的不亦樂乎。但他從不以白天干了活為借口就不進行早晚的運動鍛煉。
關于跑步和散步,王老深有感觸,他說:“散步容易,跑步難,一定要循序漸進,從短距離跑逐漸加大里程,越跑越遠;開始跑時氣不夠用,腿軟無力,跑的時間和里程長了,就氣不喘腿不軟了,越跑越有勁,這需要決心和毅力。跑步要和走步相結合,開始走,然后跑,跑完再走,千萬不要跑完就停下來。跑步還要注意慢跑和快跑相結合,開始慢,然后快,最后慢。跑步要跑的有微汗,不能太累。如果想降低體重就跑的遠,天天跑四五千米,這是我自己總結的經驗。總之,我認為一跑治百病,跑步不僅能有效減肥,還能控制體重、增強體質,從而提高免疫力,有百利而無一害。運動鍛煉是降糖控制血糖行之有效的手段”。
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減低者百分之九十多為肥胖所引起,預防和治療糖尿病必須主動減肥,控制體重。
現在糖尿病人逐年增多,而多數人卻對糖尿病知識缺乏了解、學習和研究。有些人患了糖尿病只知吃藥、多吃藥、吃好藥而在飲食和運動方面從不加以控制,血糖高了也是一臉茫然;有些醫生為經濟效益而忽略了社會效益,看病開藥時,不告知糖尿病防治“三大原則”和“五駕馬車”的內容和道理;有些病友僅靠飲食運動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住了,仍不吃藥打針;有些卻相反,發現血糖高了,仍不進行飲食控制、不運動、更不吃藥治療,任其發展……針對上述狀況,王老說:“看到一個一個糖友們因無知致殘、死亡我深感痛心。這里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糖人對糖尿病知識知之甚少,無法進行自我管理。我從患病至今十幾年都能控制好血糖,就是因為閑來無事時就經常學習,鉆研糖尿病知識,從而能更好的進行自我管理。糖友要通過書刊、報紙、電視、廣播、電腦網絡等所能利用的多種渠道進行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掌握抗糖主動權”。
十幾年來,王老不斷的檢查空腹和餐后血糖,其間從未因為血糖正常而間斷監測。從2001年初確診開始,就決心要把血糖、血壓、血脂、尿糖、體重等全部記錄在案,并把服藥的時間、品種、數量等也都記了下來。對于日積月累的“精華”他無比珍惜。因為這使他對自已的身體狀況做到了心中有數,并不斷摸索自已血糖變化規律。為了檢查方便,確診開始便買了血糖儀,一般情況下每月監測一次血糖。如果身體有反常或者飯量大一些時就隨時查、及時查,發現血糖高的原因,采取對策積極治療控制。
擔心血糖紙如果一個人用不完就會因過期而作廢,他就給其他糖友、親戚或者朋友鄰居用,有病的治病,無病的也可以預防。

降糖藥和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手段,飲食運動是控制血糖的基礎措施,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不論是打針還是吃藥,都必須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運動一起進行三個方面的治療。單靠打針吃藥治療,不控制飲食,不運動鍛煉不行;單靠飲食運動不吃藥、打針必須是在血糖控制良好、無并發癥,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如果血糖控制的不好還是堅持不吃藥,不僅是錯誤的,也是非常危險的,該吃藥時就吃藥。
王老說:“我現在的血糖很正常,也很穩定,只是改變了不良的生活習慣,讓我不吃藥就能控制住血糖,既經濟又健康,何樂而不為呢?堅持到底終身不吃藥,這是我最大的心愿和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