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 鄒亞彬 云路為
大學生職業化服務體系全程化本土化實證研究
陳寧 鄒亞彬 云路為
建立高效系統的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服務體系是當代高等院校發展規劃中的重要內容,這對于培養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增強大學生就業的核心競爭力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本文以西南財經大學各專業本科生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和訪談的調查方式探究我國財經類院校大學生職業規劃和就業服務體系全程化和本土化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成因分析,提出財經類院校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服務體系全程化和本土化的對策建議。
職業規劃 就業服務 全程化 本土化
本文系:西南財經大學校管課題資助項目。
當代高等院校大學生面臨著空前的就業壓力,當代大學生如何在如此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高校教育規劃的重要目標。為了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全國各大高等院校紛紛開設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程,并逐漸形成一整套就業服務體系。
本次調研以西南財經大學324名本科生為調查對象,其中男生101人,占總人數的31.2%;女生223人,占總人數的68.8%。被試分布于本科四個年級,28個專業。本次調研共發放問卷400余份,回收有效問卷324份,涉及有關職業規劃和就業服務體系的20多個問題。通過調查分析,筆者認為當前財經類院校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服務體系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淡薄

圖1 被試對職業規劃的了解程度
調查結果顯示,有11%學生對于職業生涯規劃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他們對職業規劃沒有形成較為系統和全面的概念,對自己今后的職業、發展方向和奮斗目標等都沒有進行過規劃。筆者在調研中發現,73%的學生對自己的特性是一般了解,只有17%的學生對自身特性是非常了解的。此外,有60%以上的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興趣不清楚,不清楚自己喜歡的職業種類。
(二)職業規劃與就業服務體系的時效性有待提高

圖2 職業規劃與就業服務體系的時效性調查
通過調研發現,西南財經大學的整個就業服務體系有以下幾個方面構成:首先,由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統一安排,為大一新生和大三學生開設《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其次,就業指導中心負責就業信息的發布和雙選會等事項;各學院實行專人負責制,安排專門老師負責就業工作,與就業指導中心溝通協調。然而,仍然有20%左右的學生認為學校的職業規劃與就業服務體系的時效性有待提高。通過分析接近50%的同學認為應該實現就業指導的全程化,以求更全面的掌握其內容,增強其就業技能。同時,這也給該不該實現全程化教學提供了答案:應該實現就業指導的全程化。
(三)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服務欠佳

圖3 就業指導課程開設效果
盡管學校開設有《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兩門課程,有58.6%的學生能做到大致了解其內容,能夠完全掌握課程知識的學生占很少一部分。從調查中看,學校提供的職業規劃和就業服務方面的指導還不夠深入和全面,導致學生滿意度低。
(一)學校職業規劃與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推進不夠
盡管各大高校設立了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但是在實際推行過程中,由于各方面條件與認識的約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工作不能從根本上培養大學生就業的核心競爭力,只停留在片面的求職技巧與方法、就業形勢等方面,使得對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指導過于片面和膚淺。學校職業規劃與就業服務體系應該更多地著眼于大學生生存能力和業務素質的生涯輔導上面。
此外,就學生對學校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的反應在調研中表現出,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對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興趣都是比較一般的(見圖4)。學校在職業規劃與就業服務推行的實踐過程中,沒有適當地設置出滿足學生需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這點也反映出學校在推進構建職業規劃與就業服務體系還不夠深入。如何改進職業規劃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喚起大家的興趣,切實發揮職業規劃的實用性,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圖4 對職業規劃課程的興趣
(二)職業規劃與就業服務體系本土化進程緩慢
就此次調研情況來看,關于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方式主要是課程教育。這樣單一的教學方式針對所有的學生,然而個體間差異較大,各自對職業規劃方面的需求各異,因此,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學效果欠佳。實行個別輔導有助于職業規劃教學的開展,解決統一教學帶來的弊端。然而學校專業職業規劃指導師資薄弱,使得個別輔導不易推行。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異,這樣的測評結果不能準確反映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此,開發并推行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測評軟件才能有利于高等院校職業規劃與服務體系的建設。
(三)職業規劃與就業服務體系全程化缺失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階段性的規劃過程,然而財經類高等院校的職業規劃僅僅在學生初入大學的階段導入式地引進到學生的課程學習當中,這樣很難讓學生真正掌握職業規劃知識,中斷式的職業規劃教育往往讓學生感覺知識停留在表面,不能夠深入地學習并掌握職業規劃的技能,這就阻礙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而且就業指導服務也只是為了解決學生就業問題而在大學最后階段提供給學生,使得學生為了求職也接受就業指導,學生很難從自身發展的角度進行職業規劃。
[1]張生妹,呂京寶.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和成因淺析[J].人才開發,2007.
[2]鄧宏寶.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7.
(陳寧:西南財經大學講師。鄒亞彬:西南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云路為:西南財經大學柳林校區博學院,行政管理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