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暉
(玉溪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云南 玉溪 653100)
云南玉溪職業教育集團現狀與發展對策探討
黃春暉
(玉溪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云南 玉溪 653100)
玉溪市的三大職教集團是云南省最早組建的職教集團,集團運行五年來,在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也因存在政策引導性差、沒有束縛機制、理論研究不夠等問題,造成集團運作的層次和水平較低的現狀。本文通過分析指出,應加強政府的主導作用,為職教集團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充分發揮龍頭學校的核心作用,加強理論研究,提高職教集團內部的凝聚力,使職教集團真正運行起來,從而促進職業教育和社會經濟的諧調發展。
玉溪市;職業教育集團;現狀;發展對策
職教集團是指由核心職業院校牽頭,相關的行業、企業和職業院校共同組成的松散的聯合體,原有隸屬關系不變,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建立政策兼容、項目協作、資源整合的集團化運作機制。由牽頭的職業院校負責集團的領導工作。
我國的職教集團起步于1993年,但大規模組建職教集團則是在21世紀初。玉溪市的職教集團就是在這一時期成立的,是云南最早成立的職教集團。集團成立至今已滿5年,運行情況如何?成功與否?有什么經驗和教訓?下一步應如何發展?帶著這些問題,筆者隨同云南省教育廳職教集團調研組調研了玉溪市職教集團的龍頭學校和集團成員單位,現就玉溪職教集團現狀和今后的發展對策作一些探討。
玉溪市職業教育的基本情況 自2003年9月云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玉溪市作為全省中等職業教育改革試點市以來,玉溪市在原來已經打破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重組職業技術學校的基礎上,積極采取有力措施,通過實施學校間以優扶弱的結對幫扶,推行辦學“黃牌警告制”、“紅牌警告制”、“摘牌制”,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和骨干學科、特色專業建設,實行春、秋兩季招生和多次備案招生等辦法,使全市的職業教育在困難較大的形勢下,取得了新的突破。職業教育的發展最主要表現在招生人數不斷攀升和辦學規模迅速擴大上。從“玉溪市高中階段學生基本情況統計表”可看出,2005~2009年,在初中畢業生人數基本保持不變甚至略有減少的情況下,玉溪市職業學校的招生人數、在校生人數、職普比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全市職業教育規模已接近普通高中的教育規模,基本達到國家提出的普通高中教育與職業教育規模大體相當的目標。詳見表1。

表1 玉溪市高中階段學生基本情況統計表
玉溪職教集團發展的基本情況 到2005年,玉溪市的職業教育發展到相對高點之后,再沿用過去的辦學模式,不進行機制創新,職業教育的發展就不可能有所突破。截至2005年,玉溪市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雖然有了較大增長,但這種增長僅僅是恢復性的增長,高中階段教育發展不協調、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還相當突出。有的地方對發展職業教育以及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的信心不足,導致職業學校發展不平衡,缺少實施改革的基礎和條件,還存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措施不力、職責不明、資金短缺、設施薄弱、質量效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問題。職業教育如何尋找新的突破點?這是擺在玉溪職業教育人面前的一道難題。為使零散的職業教育資源得到整合,發揮集聚效應,促進全市職教事業均衡發展,同時,通過職業學校之間的聯合辦學,以實力較強的學校為代表,便于與企業進行溝通、協調,增加學校與企業對話中的話語權,經過多方調研、反復研究,玉溪市按照政府、教育部門統籌,龍頭學校具體運作的辦法,組建職教集團,達到充分發揮品牌效應,使玉溪職業教育步入科學化、規?;?、集約化的發展軌道,實現跨越式發展,促進建立現代職業教育制度,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實現區域內教育和經濟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拓展空間、拓寬渠道、增強實力的目的。2005年6月組建了云南省第一個職業教育集團——玉溪工業財貿職業教育集團;同年7月,組建了玉溪煙草職業教育集團和旅游服務職業教育集團。通過組建職教集團,玉溪市找到了職業教育發展的新的突破點。在玉溪教育的眾多亮點中,職教集團的組建成為最為突出的亮點之一,為云南省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經驗。迄今為止,云南省已相繼建立了十多家職教集團。
通過集團平臺,推進校企合作 集團成立以來,校企雙方在拓寬合作領域、擴大合作效果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1)工貿職教集團的成員單位有34家,與玉溪百信集團、玉溪機床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等20余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的校企合作關系,聯辦企業延伸至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經濟區,畢業生就業服務網絡覆蓋工業、商業、金融、通信、服務、電子等行業。各學校先后和上海、廣州、青島等地的150多家企業開展合作,建立了頂崗實習基地,穩固學生實習就業網絡。(2)旅游職教集團的成員發展到網絡公司、酒店、旅行社等29家單位,建立了實習、就業一體化伙伴關系。其中,16家聯辦企業每年為學校提供餐飲、客房、收銀、導游等實習崗位,學校為企業開展職工培訓上千人次。(3)煙草職業教育集團是一個融生產部門、學校和科研院所于一體的專業聯合體,按照產、學、研一體化的思路,以優勢互補,共同打造玉溪煙草職業教育品牌,提升煙草職業教育的綜合實力為目的。集團由紅塔集團、玉溪市煙草公司、云南省煙科所、玉溪市煙科所、玉溪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以及玉溪市八縣一區的煙草公司和相關職中共同組建。煙草職教集團的20個成員單位,分別與省、市煙科所及玉溪市、紅塔區、江川縣、華寧縣、通??h、峨山縣、元江縣的煙草公司達成合作辦學協議。煙葉試驗基地成為龍頭學校的定點實習基地,學生每年在基地實習達8個月,分別進行田間、品種、植保、烘烤、肥料等試驗,在推進產、學、研一體化辦學方面邁出了新步伐。通過校企合作,一是有效實現了資源共享,解決了學校實訓教學設備和資金不足的問題,為學生找到頂崗實習和就業發展的空間,同時解決了企業招不到實用型人才的問題。旅游職教集團的龍頭學校與玉溪喜慶商貿公司合辦玉溪職教賓館,每年在為學生提供70個客房服務實訓崗位和20個茶藝實訓崗位的同時也有良好的收益。二是促進了產、學、研一體化辦學。通過走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之路,有效提升了專業教師和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了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實現了聯合體之間的優勢互補。比如煙草專業,教學內容就與農時節令緊密結合,教學從1月煙草育苗開始,貫穿10月煙葉收購結束的全過程。其他專業則實行工學交替的辦學方式。對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的考核,不僅要與職業資格的技術等級鑒定掛鉤,而且要求做到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的考核成績比例各占50%。三是優化了教師隊伍結構。通過自培、聯培、委培和帶隊頂崗實習,教師隊伍結構不斷優化。教師進入現代企業了解生產技術及設備情況、體驗生產操作等機會不斷增多,提高了“雙師型”教師的比例。
通過集團平臺推動校校聯合 集團成員學校之間廣泛開展校校合作,主要采用“三段式”培養教育模式:第一年在縣級職中完成理論課教學,第二年在龍頭學校學習技能和進行實踐操作,第三年到聯辦企業頂崗實習。校校聯合辦學模式的推行,既解決了縣級職中一些專業課實訓教學資源不足的問題,又減少了集團學校間的招生競爭。集團除了與市內縣級職中開展校校合作辦學外,還分別與省內外多家職業院校建立了校校合作關系,形成了學生互送、師資互派、共同促進、提高質量的培養格局,逐步實現了職業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工貿職教集團與巧家縣職中、維西縣職中和天津、南京等大專院校聯合辦學,與青島技師學院、廈門技師學校、海南高級技工學校聯合開辦高級技工班、技師班。 旅游職教集團與紅塔區11個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上海紫荊學院和江蘇宿遷職業技術學校等聯合辦學,推行“專業+定點企業”、“學校+用戶訂單培養”、“專業教學+實訓示范基地”等多種辦學模式,培養造就一大批適應玉溪旅游業發展的技能型人才,促進了玉溪旅游業的發展。
通過集團平臺培養對路人才 集團定期召開年會、理事會,就集團成員單位的合作情況進行總結和探討。一方面學校根據企業的需求確定學校的辦學定位、專業設置、課程改革與師資培訓等事宜,為企業訂單培養企業所需人才。在“玉溪·上海”(2007年12月)、“云南·上?!保?008年6月)兩次中職教育校企合作暨人才交流洽談會上,作為旅游職教集團的龍頭學校的二職中的師生所展現的精神風貌和良好綜合素質令上海的企業界代表震撼和感動,上海的企業老總們紛紛向該校學生拋出了招聘訂單。目前,該校和世界500強企業上海歐姆龍、比亞迪、昌碩電腦科技、江蘇熔盛重工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光大集團(中央企業)、上海會展中心等企業成為該校在上海的實習實訓就業基地。另一方面,企業根據學校要求為學校提供實訓設備、資金、頂崗實習和就業崗位等。集團為此推出“雙有效”措施,確立有效訂單,實施有效教學,按訂單目標制定教學計劃,努力做到專業建設與市場需求相一致,確保人才產出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在政府層面上缺乏對職教集團的政策性支持 職教集團在我國的發展已有十多年的歷史,很多職教集團是在政府牽線搭橋下建立的,但時至今日,仍未見國家對支持發展職教集團政策性規定和具體措施,對校企雙方的責任和義務沒有明確的規定,致使職教集團發展缺少動力。因為沒有政策的強力支撐,企業按照供需意愿加入集團的不多;集團內上規模、實力強的企業偏少;關聯專業、行業的企業參與不多。
沒有健全的就業準入機制 企業在招收員工時出現了兩個極端:一方面,沒有任何的學歷、專業、專業技術資格等的限制,把中職學校的畢業生與農民工同等看待;另一方面,對一些需要實際操作能力很強的工種,又片面強調高學歷。筆者在紅塔區煙草公司調研時了解到,農職學院學生到煙草公司頂崗實習,學生管理實行公司化運作,白天實習,晚上上課,農科教結合,效果較好。經過頂崗實習,公司認為這些學生從理論到實際操作能力都很強,需要這些學生,但省煙草公司要求進入公司的員工需要本科以上學歷,使這些學生難于進入公司工作。
對集團成員缺乏有效的制約機制 職教集團是個松散的組織,沒有級別,沒有法人,甚至沒有政府的正式批文,雖然在集團章程中對成員單位的權利和義務有所規定,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約機制,集團成員本著自愿加入的原則,利益需求呈現多元化,對自己有利的事積極性就高,無關的事就沒有積極性。一些企業只關心招到實用型人才,而沒有真正關心支持職教事業,在資金支持、提供實習就業崗位、改善辦學條件等方面不夠積極,缺乏有效的制約機制。集團運行的資金基本由龍頭學校出。我們在調研中明顯感受到,集團成員在校企合作中雖說是校企雙贏,但企業始終處于強勢地位,對學校、學生提出較多的要求,如要求學校要有與企業一樣先進的設備、學生對企業要熟悉等,而企業對學生的工資、保險、福利等方面的標準非常低,總認為能為學生提供實習、就業的崗位就已經相當不錯了。國家在政策上沒有明確地對企業接收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提出硬性的規定。
對職教集團的理論研究工作開展得不夠 職教集團在我國發展已有十多年的歷史,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至今不僅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缺乏職教集團的權威性理論,而且更缺乏對當地職教集團發展的理論研究。沒有理論支持,職教集團的發展就沒有明確的方向而處于低層次的自發狀態,這對職教集團的長遠發展極為不利。
職教集團的運作層次有待提高 集團內成員單位間的溝通與聯系不夠密切,有的企業只是掛名,不參與集團活動;集團工作多限于聯誼會和聯合招生;學校只淺層次地尋求實習實訓基地和擴大頂崗實習、就業的范圍;校企合作的產、學、研結合還不夠緊密;校企雙方在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改革與教育評價等方面的合作還不到位,僅停留在意向上,這需要進一步加強。
職教集團是職業教育走規模化、集團化、連鎖化辦學新路的可行途徑,是新形勢下促進職業院校之間、學校與企業之間實現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有效模式之一。在今后發展中,要按照“政府引導,教育統籌,名校帶動,校校聯合,校企合作,互惠共贏”的基本原則,不斷增進校校、校企深度合作,促進職教集團健康發展。
政府應盡快出臺支持職教集團發展的具體措施 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盡快出臺支持職教集團發展的政策,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規范企業的準入機制,明確規定學校和企業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沒有政府的強力支持,職教集團發展就沒有方向性;對成員沒有約束力,職教集團就缺乏凝聚力和動力。
加強對職教集團理論研究 目前,玉溪市職教集團的發展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盲目性,還處于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缺乏理論支持,沒有發展的方向性,久之就不會有發展活力。要進一步探索集團發展模式,建立完善的理論體系;要加強職教集團組織架構、運行機制、合作辦法和專業建設等方面的研究。以健全的理論為導向,才能提高職教集團運作的層次和水平。
發揮職教集團龍頭學校的作用 職教集團的龍頭學校是集團的核心單位,龍頭學校要確立集團發展方向和目標,有效組織集團的活動,加強學校與企業、政府部門的溝通和理論研究等工作。只有擔負起領導者、組織者的責任,才能促進職教集團的健康發展,才能促進職業教育和社會經濟的諧調發展。
[1]黃偉,肖敏.云南玉溪職教“航母”揚帆起航[N].中國教育報,2005-03-26:1.
[2]白秀芬.玉溪職業教育發展狀況調查[OL].[2008-01-29].http://www.yndaily.com/htm l/20080129/news_97_231467.htm l.
[3]王世賦.“三大集團”撐起玉溪職業教育一片藍天——玉溪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紀實[OL].[2010-10-14].http://www.ynjy. cn/Article/200901/Article_20090115114001_15674.shtml.
[4]蔣貴有.校企合作實現“無縫焊接”[N].云南日報,2009-05-22:6.
[5]胡貴青.讓“出口”更暢“進口”更旺[OL].[2010-10-14]. http://www.yxdaily.com/yuxinews/newscenter/politics/2005_12_5/13837. shtml.
[6]胡洪江.“三板斧”辟出陽關道[N].人民日報,2010-07-30:16.
[7]肖敏,馬思援.豐羽強翼向云天[N].中國教育報,2005-09-26:1.
[8]職業教育的常青樹[N].玉溪日報,2010-06-23:9.
G710
A
1672-5727(2011)08-0005-03
黃春暉(1968—),男,云南瀘西人,云南省玉溪市教育科學研究所職成教研究室教研員,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學。
(本欄責任編輯:楊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