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芳,張偉峰
(1.許昌學院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河南 許昌461000;2.河南姿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河南鄭州450002)
鄢陵縣“低碳旅游”發展模式構建
劉紅芳1,張偉峰2
(1.許昌學院 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河南 許昌461000;2.河南姿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河南鄭州450002)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的旅游形式,它是實現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在低碳旅游背景下,對鄢陵縣低碳旅游現狀進行簡要分析,同時構建了鄢陵縣低碳旅游的發展模式。
低碳旅游;鄢陵;發展模式
在全球大力推行構建低碳經濟的背景下,2009年5月,世界經濟論壇首次提出了“低碳旅游”的概念,同年12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特別提出“倡導低碳旅游方式”,倡導在旅行中盡量減少碳足跡二氧化碳排放,以實現旅游業可持續發展。
位于河南省中部的鄢陵縣,最近幾年來,在國內旅游大發展的背景下,鄢陵縣旅游活動也迅速發展起來,己經成為鄢陵、許昌甚至河南省居民休閑旅游的重要目的地,諸如鄢陵臘梅園、花卉長廊、陽光生態度假旅游等景區,開展了“花鄉樂”、“農家樂”、“果家樂”、“垂釣園”等項目。然而,鄢陵縣旅游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表現出諸多問題:比如旅游業發展造成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與低碳旅游發展模式背道而馳,這必將會影響到該縣旅游業今后的深入和持續的開展。
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見于2009年5月世界經濟論壇“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業”的報告。所謂低碳旅游,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動過程中,樹立低碳意識,將各種旅游消費行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水平,盡量減少碳排放量的一種新型旅游消費模式。[1]換句話講,低碳旅游是一種倡導低碳飲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覽、低碳娛樂、低碳購物的旅游消費活動,而貫穿其中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旅游者的低碳意識,低碳旅游的具體構成要素及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低碳旅游的構成要素及框架
鄢陵縣在“旅游強省”和“中原崛起”的政策指導下,近年來旅游業發展非常迅速。在 《鄢陵縣十一五旅游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將旅游產業作為鄢陵縣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旅游業的產業地位進一步提升,綜合帶動作用更加突出。做好鄢陵旅游業自身的低碳化發展,成為低碳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將有利地促進鄢陵經濟的低碳發展。
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旅游業理當先行。旅游本身需要優美的環境,秀麗的山水,而低碳旅游,更減少了旅游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這也是自行車旅游、徒步旅游當前在全國悄然興起的原因。在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下,鄢陵某些旅游企業也結合實際情況制定了發展低碳旅游的方針,如某些旅游飯店提出的節能減排、低碳環保,景區試水“低碳旅游”,構建低碳交通體系,某些旅行社推出的低碳旅游線路等等。但總體而言,這些還只是個別行為,在發展低碳旅游方面,鄢陵還大有可為。
結合鄢陵縣低碳旅游發展的現狀,鄢陵縣低碳旅游模式的構建具體可從旅行社——低碳旅游理念的宣傳、旅游企業——低碳旅游產品的開發、旅游者——低碳旅游消費方式的形成、旅游管理部門—低碳旅游交通線路的構建四個方面來進行,具體模式設計如下:
(一)旅行社——低碳旅游理念的宣傳
旅游宣傳是指為一定的旅游地或者旅游企業擴大客源和增加旅游消費所進行的一系列信息傳遞活動。[2]通過旅游宣傳將信息傳遞給消費者,以縮小經營者與顧客之間的距離,提高旅游市場知名度,達到傳遞信息,招徠游客的目的;通過旅游宣傳可樹立起旅游產品的具體形象,加深游客對旅游地的了解,產生對宣傳內容的偏愛,增加旅游消費,達到促進旅游需求,創造旅游效益的目的。低碳旅游宣傳的具體實現途徑如下:
1.加強旅游網站的宣傳力度
旅游宣傳部門可成立低碳旅游知識和理念的宣傳專欄,詳細介紹低碳旅游的實現途徑、目的、重要性和意義,讓廣大游客通過旅游網站專欄低碳旅游知識的介紹,加深對低碳旅游重要性的認識,樹立低碳旅游觀念。
2.成立低碳旅游宣傳服務隊
旅游宣傳部門可通過自愿報名的原則,重點參考市老年體協和各高校青年志愿者等群體,向社會招募低碳旅游宣傳志愿者,成立低碳旅游志愿服務隊,通過定期組織志愿服務隊隊員自行車環游景區等活動向市民宣傳“低碳旅游、健康旅游”的新理念。
3.充分發揮宣傳標語的作用
旅游宣傳部門可通過定期組織低碳旅游宣傳標語征集大賽等活動向社會公開征集低碳旅游宣傳標語,一方面讓廣大市民參與到宣傳標語的構思之中,倡導市民對低碳旅游觀念的樹立;另一方面,旅游管理局可通過選拔能夠充分表現旅游地旅游產品特色、能讓廣大游客產生親切感的宣傳標語,如“徜徉低碳家園、擁抱碧水藍天”、“小草給我一片綠、我給小草一份愛”等粘貼在旅游景點宣傳欄或者旅游人群相對集中的區域,引導廣大游客樹立低碳旅游觀念,在旅途中實行低碳旅游方式。
(二)旅游企業——低碳旅游產品的開發
旅游者應積極踐行低碳化的旅游消費方式,而低碳化的旅游消費方式必須建立在“低碳旅游”產品開發的基礎上,結合目前鄢陵縣旅游產品的現狀及特征,“低碳旅游”產品開發的具體指向如下:
1.低碳餐飲產品開發
低碳旅游發展模式要求旅游者做到低碳飲食,即盡量食用旅游地生產的食物、選擇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旅途中自備餐具等方式減少碳排量。鄢陵縣低碳旅游餐飲產品的開發應根據本土特色,力求旅游餐飲生態化,立足本地豐富的綠色食品資源、發揮具有生態色彩的餐飲環境以及傳統的烹飪技藝優勢,迎合游客對天然食品喜好的消費心理,向游客提供綠色食品、生態食品,力求返樸歸真,盡享鄉野情趣。開發具體指向如下:
(1)在全縣的旅游綜合接待和休閑中心修建美食一條街,提供各種鄉土菜肴和風味小吃,減少游客為購買旅游地食品而浪費旅途行程。
(2)以旅游資源分區為單位建設旅游餐飲基地、農家飯店等。如在清流河休閑旅游區河道林間開辟野餐區、燒烤場;使餐飲產品低碳化。
2.低碳住宿產品開發
低碳旅游發展模式要求旅游者做到低碳住宿,即盡量少選高檔豪華的大酒店、盡量自帶洗漱用品而少用飯店提供的一次性盥洗用品、養成良好的習慣,如控制室內的溫度、隨手關燈、不將電器長時間處于待機狀態等。針對目前鄢陵縣旅游住宿接待能力不能滿足游客需求的現狀,低碳旅游交通產品開發應結合游客量的分布和旅游資源分區來進行,開發具體指向如下:
(1)花都溫泉度假區作為全縣旅游綜合接待和休閑娛樂中心,國際花木博覽園作為全縣每年接待游客量最多的旅游區,應將旅游住宿產品開發定位為建設高、中檔次的賓館、飯店為主,并對現有賓館、飯店進行全面改造提升,完善住宿服務和配套設施,提升接待能力和檔次,同時,應積極借鑒其他城市成功經驗,逐步取消對旅館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提供使用。
(2)針對以觀光度假、康體休閑為主要特色的花都莊園旅游區,旅游住宿產品的開發應以修建中檔賓館飯店為主,同時修建一定數量的森林旅館,滿足不同游客的需要。
(3)針對彭店鄉的農家樂旅游區,旅游住宿產品的開發應體現多樣化和生態化,可著重考慮修建農民家庭旅館。
3.低碳交通產品開發
低碳旅游發展模式要求旅游者做到低碳旅行,即盡量采用低碳、環保、對環境影響小的出行方式,如長途旅游盡量選擇火車、輪船等碳排放相對較低的交通工具;短途旅游者盡可能選擇自行車、步行等交通工具。[3]隨著鄭許公交的正式通車,鄭西高鐵的通車,河南省內高鐵的建設正在進行,鄢陵縣外部交通呈現較好的發展態勢,但內部存在旅游景區之間道路等級低,景區(點)之間未形成合理的交通網絡,交通站點面貌有待提高等問題。
鄢陵縣低碳旅游交通產品開發指向如下:
(1)按照旅游資源開發一旅游景點和景區建設一旅游線路組織綜合需要的思路進行旅游交通產品的開發,提高現有道路等級,消除旅游道路上的“斷頭路”,完善景區之間的交通線網,構建全縣交通旅游圈,通過通暢便捷的交通網絡將各景區景點連成線,結成片,形成圈,確保交通順暢、旅途舒適。
(2)各主要景區景點之間倡導并建立電動車、自行車等專題旅游線路,積極推廣徒步游、生態游等低碳或無碳交通方式,并積極引導游客使用。
4.低碳觀光產品開發
游覽觀光產品是旅游產品開發的核心,是其他一切旅游產品開發的基礎。低碳旅游模式的構建要求旅游企業積極做好節能減排工作,打造低碳游覽觀光產品。結合鄢陵縣旅游產品特征,低碳游覽觀光產品的開發應立足歷史悠久的許由文化、優越的生態環境、足跡鮮明的溫泉文化和濃郁的民俗文化,力求體現新、奇、特,在產品開發中體現低碳理念,抓住游客的觀光、休閑、度假,滿足游客體驗,感受農家風情,追尋溫泉文化,回歸大自然的需求。鄢陵縣低碳旅游觀光產品主要設計為:觀光農業園、休閑度假、古跡民俗風情體驗和農家樂四種類型,具體開發指向如下:
(1)觀光農業園開發
以中國花木博覽園的開發建設為依托,重點完善旅游結構,充實旅游內容,提高旅游質量,擴大旅游市場輻射范圍。同時,結合花木博覽園景區游客相對集中的特點,在各大景點之間積極推廣電動車、徒步游等旅行方式,緩解旅游交通壓力的同時減少出租車的使用產生的碳排量。
(2)休閑度假產品開發
以生態旅游資源開發建設為依托,加大對花都溫泉旅游區、清流河休閑景區的開發建設力度。其中,花都溫泉旅游區的開發建設突出溫泉康體療養文化的特色;清流河休閑景區的開發建設突出垂釣、劃艇、駕船和水上娛樂的優勢。同時,在兩大生態旅游區之間嘗試建立電動車、自行車等低碳或無碳旅游專線,旅游管理部門可嘗試建立免費公共自駕車系統,并逐步完善旅游專線的相關配套設施,使旅游方式類型多樣化,擴大旅游者對旅行交通工具的選擇范圍。
(3)古跡民俗風情體驗產品開發
以茶文化一條街為依托,充分發揮鄢陵悠久的民俗文化,結合民俗風情體驗游特色,積極推廣徒步游、自駕游等旅游方式,建立徒步游專題旅游線路。將舞獅、嗩吶等等低碳民間傳統藝術做出特色,使游客充分領會民間傳統藝術的蓬勃生機和迷人魅力,延長游客的旅游時間。
(4)農家樂旅游產品開發
主要以花鄉農家樂旅游區和雙洎河果家樂旅游資源為依托,在加強對農業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加大對“花都櫻桃觀光采摘游”、“千畝賞荷游”、“萬畝風情棗林游”等系列旅游產品的開發。同時,建立青少年農業采摘教育基地,將低碳旅游知識的宣傳納入農業教育的內容,引導游客樹立低碳旅游觀念。
5.低碳購物產品開發
低碳旅游發展模式要求旅游者做到低碳購物,即旅游者出行時盡量少帶行李,多購買旅游目的地土特產和旅游紀念品,惠及當地經濟,減少當地居民為謀生而砍樹、采石、挖礦等破壞環境資源的行為;旅游者盡量自帶飲用水,不買或少買瓶裝水,抵制過度包裝商品等。低碳旅游購物產品開發具體指向如下:
(1)打造特色旅游購物品牌
結合鄢陵實際,特色旅游購物品確定為花卉、鈞瓷、腐竹、中草藥、粉條、煙葉等特產。特色旅游購物產品的開發要逐漸實現生態化經營,盡量減少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排放。
(2)建立特色旅游購物產品專門營銷點
在縣城修建旅游購物一條街;在主要旅游景點和游客相對集中的區域建立專業化水平較高的特色旅游產品生產營銷基地,使鄢陵縣旅游物品生產、營銷集中化,減少游客為購買旅游地特產而浪費旅途行程。
(三)旅游者——低碳旅游消費方式的形成
旅游者應積極踐行低碳化的旅游消費方式。所謂 “低碳化”的旅游消費方式是指在旅游消費過程中盡量減少碳排放量,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低碳飲食、低碳住宿、低碳旅行、低碳游覽和低碳購物。具體運行模式如下:
1.低碳飲食
由人類食品結構變化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是非常巨大的,食譜過多偏向動物食品將導致人普遍的身體超重和肥胖,也伴隨著糖尿病、冠心病等發病率的提高。據統計,生產每千克的牛肉需排放346千克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4]通過有效調整食譜結構,既有利于人的健康,也有利于二氧化碳減排。因此,游客在旅行過程中應樹立低碳飲食理念,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旅游企業特別是餐飲業應通過網站、旅游宣傳欄等形式大力宣傳低碳飲食對減少碳排量的作用,積極倡導以低碳飲食為主導的科學膳食平衡,引導游客潛意識形成低碳飲食理念,并為游客設計多種低碳食品選擇。此外,作為飲食節能的重要途徑,旅行社應有效引導游客吃旅游地生長及本地企業生產的食品,減少食品流通環節的碳排放。
2.低碳住宿
低碳住宿,即旅游者盡量少選高檔豪華的大酒店;盡量自帶牙膏、牙刷、拖鞋、毛巾等生活必需品、少用旅館提供的一次性盥洗用品;養成良好的住宿習慣,如控制室內的溫度、隨手關燈、不將電器長時間處于待機狀態等。一方面,旅行社要采取有效方式:如在旅館的服務指南上詳細介紹低碳住宿的實現途徑、低碳住宿對減少碳排量的重要性等,加深游客對低碳住宿的認識,引導游客養成良好的住宿習慣;另一方面,應加大對森林旅館、農民家庭旅館等生態旅游住宿產品的開發建設力度,滿足不同游客的需要,同時,借鑒其他地區成熟經驗,逐步取消對旅館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提供使用。
3.低碳交通
交通是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支撐,節能空間較大。游客進入目的地旅游,一般涉及三種交通選擇:一是由外地進入目的地的交通選擇;二是在目的地出行的各種交通選擇;三是旅游景區內部的交通選擇。對于這三種類型,旅游企業應向游客倡導、鼓勵或提供低碳交通選擇。針對第一種交通即外地進入目的地交通工具的選擇,旅游企業應選擇一個有碳補償計劃并且最短路線選擇的航空公司、小能排的客運公司進行合作,并積極向游客宣傳、倡導。第二種交通即在目的地交通工具的選擇,旅游企業應結合景區實際建設自行車旅游專線,以石油、液化氣等為燃料的綠色觀光車旅游交通線路等,并積極向游客推薦、宣傳,引導游客在目的地進行低碳交通運行。對于旅游景區企業而言,第三種交通選擇是實施交通低碳生產模式的最佳空間,旅游景點管理部門應積極倡導并建立自行車、徒步游、生態游等旅游線路,并完善相關的配套設施。
4.低碳購物
低碳購物即要求游客在旅游地購物時,盡量購買低碳化物品。一方面,旅行社應向游客積極宣傳低碳購物對減少碳排量的重要性,引導游客在購物消費環節的低碳節能;另一方面,商品生產部門應加大對低碳旅游購物品的開發力度,商品銷售部門購進貨物時應多選擇本地生產的商品,減少商品運輸環節的碳消耗,提供多種低碳食品選擇并引導游客低碳購物。
(四)旅游管理部門——低碳旅游交通線路的構建
低碳旅游交通線路是一種以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特征的交通運輸發展方式,其核心在于提高交通運輸的能源效率,改善交通運輸的用能結構,優化交通運輸的發展方式。目的在于使交通基礎設施和公共運輸系統最終減少以傳統化石油能源為代表的高碳能源的高強度消耗。[5]低碳旅游交通線路的有效構建對旅行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意義重大。鄢陵縣構建低碳旅游交通線路必須站在交通發展的全局和戰略高度,結合主要旅游景點的布局著手,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落實:
1.構建全縣交通旅游圈
全方位改造現有道路,提高現有道路等級,消除旅游道路上的“斷頭路”,完善景區間的交通線網和相關配套設施,構建全縣交通旅游圈,通過通暢便捷的交通網絡將各景區景點連成線,結成片,形成圈,確保交通順暢、旅途舒適。
2.構建景區間旅游巴士、自行車駕駛游專線
結合鄢陵縣旅游景區分布相對集中的特點,在四大旅游景區之間建立旅游大巴專線,積極引導廣大游客采用旅游大巴有秩序地進出各大旅游景區,針對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較高的旅游景區,如花木博覽園旅游區、花都溫泉旅游區,限制或者禁止游客開私家車進入景區景點。在各景區之間結合實際構建電動車、自行車等低碳或無碳旅游專線。同時,旅游交通管理部門可設立低碳旅游專項基金,在游客相對集中的區域推出免費公共自駕車系統,一方面有效緩解旅游交通壓力,另一方面引導游客積極采用自駕車旅游,減少碳排量。
3.建立并推廣景區內生態游、徒步游線路
結合各大旅游景區主要旅游產品,在各大旅游景區內建立徒步游、生態游專題路線,如結合清流河旅游區觀光休閑旅游產品的主要特點,推出徒步游線路,并逐步完善徒步游相關配套設施,減少旅途中的碳排量。
旅游業低碳發展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是一個部門或一個產業在一兩年內可以完成的,需要經過整個旅游業及其相關產業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去努力探索,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發展戰略,統籌各相關產業之間的聯系,尋求適合的低碳發展模式,實現清潔生產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整個旅游業的低碳化發展,更好地促進總體經濟的低碳發展。
[1]鄭琳琳,林喜慶.試論“低碳旅游”模式的構建[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9(1).
[2]劉嘯.論低碳經濟與低碳旅游[J].中國集體經濟·文化產業,2009,5 (5).
[3]黃文勝.論低碳旅游與低碳旅游景區的創建[J].生態經濟,2009,(11).
[4]李俊峰,馬玲娟.低碳經濟是規制世界發展格局的新規則[J].世界環境,2008,(2).
[5]閆偉東.深圳市低碳經濟發展的現狀及建議[J].中國環保產業,200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