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宏翔,肖金勝
(西安陸軍學院邊防軍醫訓練大隊,新疆 呼圖壁 831200)
我校連續4屆醫學生11門基礎課成績分析
保宏翔,肖金勝
(西安陸軍學院邊防軍醫訓練大隊,新疆 呼圖壁 831200)
對我校連續4屆(2006~2009級)3個專業(藥學、檢驗、放射)學生11門課程考試成績進行比較,發現不同年級以及同年級不同專業學生學習成績存在差異,分析原因,為我校以后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依據。
醫學生;基礎課;成績分析
考試分析一般包括試卷分析與成績分析2部分。試卷分析,一般包括基本面考察,如題型設置、分值設置、試題數量等,以及對試卷難易度、區分度、信度[1,2]、效度[3]等的分析,后4個方面的分析必須借助成績數據實現。成績分析主要依據學生成績(具有可比性的成績數據)對其學習效果進行縱向或橫向比較,縱向可在連續幾屆學生間進行,橫向則可在同年級不同專業或不同學科間進行。試卷分析和成績分析不完全獨立,成績分析一般要參考試卷,尤其是采用“目標參照考核”模式時[4]。本文旨在分析我校連續4屆學生成績的相對高低和變化趨勢,因考題均系同一題庫隨機抽取,故試卷因難易度、區分度、信度、效度等不同而造成的成績分析結果偏倚非常小,結論較客觀、科學。
成績分析和對普通對象的考察一樣,通常包括平均程度、離散趨勢、數據分布[5](分布類型[4])及數據變化趨勢方面的分析。另外,還可用聚類分析[6]或因子分析[7,8]等方法對科目(課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本文使用的主要指標為平均成績。
1.1 資料來源
本文數據采集自我校4屆(2006~2009級)學生所學的11門課程(以我校2009級已結課的11門課程為基準)成績。其中,藥學專業已結課的課程如英語、高等數學、無機化學、人體解剖生理學等;檢驗專業已結課的課程如馬克思主義哲學、英語、高等數學等;放射專業已結課的課程如病理學、分析化學、細胞生物學等。每一年級原始成績數據約330份(即單元格),最終對比分析時,以合成的平均成績為指標變量,故每一份樣本,樣本量約為30。
1.2 方法
數據的錄入、整理及邏輯檢查以常用的辦公軟件Excel為主,后續統計描述及統計分析采用常用統計軟件SPSS12.0所提供的方差分析及非參數過程。
學習成績分析從4個層面展開:第一層面為不同年級11門課程平均成績比較;第二層面為相同專業不同年級11門課程平均成績比較;第三層面為相同專業不同年級11門課程成績等級構成(僅考查優秀、及格2個層次)比較;第四層面為相同年級不同專業6門課程平均成績比較。其中前三層面為縱向比較,第四層面為橫向比較。
2.1 不同年級11門課程成績比較(見表1、圖1)

表1 不同年級11門課程成績比較

圖1 不同年級醫學生11門課程平均成績
對此數據做初步分析,各年級數據均呈正態,故用(x±s)對其成績進行統計描述。從表1可看出,2006級學生成績最好:均分(值)最高,波動最小,而2007級成績波動最大;進一步分析得出4個年級間成績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3.675,P=0.014),之后進行多重比較,得知2006級與2008級、2006級與2009級成績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值分別為0.003、0.008。
2.2 相同專業不同年級11門課程平均成績比較(見表2)
2006級與2007級藥學專業成績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5);2007級檢驗專業學生成績均數最高,且數據波動最小(標準差僅為1.76,其他組數據標準差均在3.5以上)。對該專業的4個年級成績經非參Kruskal-Walls H檢驗(因方差不齊),發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2);放射專業4個年級間成績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表2 相同專業不同年級11門課程平均成績比較(分)
2.3 相同專業不同年級11門課程成績等級構成(僅考查優秀、及格2個層次)比較(見表3)
由表3可知,藥學專業2006級優秀所占比重最大,及格所占比重最小,經Kruskal-Walls H檢驗,發現4個年級間成績等級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1),其中2006級最好,2008級次之;檢驗專業2006級、2007級成績等級分布較好,其中2007級最好,統計分析結果為4個年級成績等級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放射專業4個年級間成績等級分布比較,差異亦有統計學意義(P=0.027),其中2006級成績等級分布優于其他3個年級。

表3 相同專業不同年級11門課程成績等級構成比較(%)
2.4 相同年級不同專業6門課程平均成績比較(見表4)

表4 相同年級不同專業6門課程平均成績比較(分)
就2006級而言,藥學、檢驗、放射3個專業成績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由表4可知,2007級檢驗專業成績最好:平均分最高為85.00,標準差最小(僅為1.99),遠遠低于其他2個專業。后經統計分析(Kruskal-Walls H檢驗),發現3個專業間成績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2)。再結合表4數據,說明檢驗專業成績較其他2個專業好。2008及2009級3個專業間成績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本文統計分析結果與對幾屆學生學習情況的跟蹤調查結果基本一致:2006級、2007級成績較好,特別是2006級整體情況優于其他年級。由表4中的橫向比較可知,2007級檢驗專業學生學習成績優于藥學和放射專業。說明醫學生的文化基礎是否扎實可能會影響其后期專業課或臨床學習成效[9]。
[1]王娟,王心旺.預防醫學衛生統計學課程考試試卷分析與思考[J].實用預防醫學,2009,16(1):290~291.
[2]王一任,曾小敏.《醫學統計學》試卷分析與教學改革思考[J].湖南醫科大學學報,2009,11(2):161~162.
[3]牛曉麗.考試成績及試題的統計分析方法[J].衛生職業教育,2001,19(9):123.
[4]孫愛峰,裴琳.單元形成性評價成績分布類型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02,20(8):77.
[5]孫愛峰,鄭福剛.中等醫學考試成績統計分析之管見[J].衛生職業教育,2001,19(3):68.
[6]陳治國,張春元.基于聚類分析的學生等級值成績評定方法[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6,(2):131~137.
[7]張麗榮,周明英.因子分析學生成績用于評價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J].貴州醫學院學報,2010,35(1):91~93.
[8]楊曉丹,楊述.醫學檢驗學生綜合成績影響因素分析[J].西部醫學,2010,22(2):379~380.
[9]邵海燕.軍隊公共衛生管理專升本學員成績分析[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9,16(3):296.
G424.74
B
1671-1246(2011)01-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