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太山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體育部,山東濟南 250014)
山東高校青年體育教師師資隊伍現狀及培養措施
付太山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體育部,山東濟南 250014)
通過對山東省三地區的普通高校青年體育教師的師資隊伍進行分析,探討青年體育教師的培養措施,旨在為山東省培養高水平的青年體育教師團隊提供合理化建議。
青年體育教師;綜合素質;培養措施
在學校體育教師隊伍中,青年體育教師處在承上啟下的特殊地位,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立足現在、著眼未來”,面對當前我國高校體育師資隊伍年輕化的現實,如何使青年體育教師在這一發展時期應對我國高校體育內涵發生深刻變化的新形勢,對青年體育教師的培養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根據我省部分高校體育師資情況的調查資料,對青年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現狀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研究青年體育教師隊伍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旨在為培養一支高素質的高校青年體育教師隊伍提供理論依據。
以山東三地區十所高校的公共體育部 (體育學院)青年體育教師 (35歲以下)為研究對象。
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采用隨機抽樣方法,向全省 10所高校的體育部 (學院)的專家、主任、院長發放調查問卷,回收 44份有效問卷,有效率為 98%。運用 spss13.0統計軟件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統計,與經濟強省等地高校青年體育教師狀況進行比較。
新《綱要》中規定“學校應當在上級行政部門核定的教師總編制內,按照體育課程教學計劃授課,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以完成培養優秀人才訓練的任務,配備相應數量合格的體育教師。”近幾年隨著高校招生規模擴大和學校教學評估的進行,青年教師的引進力度加大,隨著老教師的退休,體育教師師資隊伍的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化。問卷的調查結果顯示,35歲以下青年體育教師占總數的 61%。據文獻資料顯示,北京、上海 38所高校青年體育教師占總數的 57.4%。結果表明,近幾年山東高校青年體育教師已占很大比例,青年體育教師將成為山東高校體育教學與訓練的中堅力量,體育教師隊伍將呈現勃勃生機及后繼有人的良好態勢,卻又存在著許多不足:1)理論與實踐結合不夠。青年教師缺乏教學實踐經驗,理論功底薄弱,教學能力及訓練水平有待提高。2)新老年齡和職稱結構“斷層”現象嚴重,將會對體育教師隊伍的職稱結構構成威脅,使得體育師資隊伍的結構得不到優化。因此,對青年體育教師的培養是關系到高校體育改革與發展的關鍵。
不同學歷水平是教師在教學、科研和訓練方面水平高低的標志。近年來重點高校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已形成以博士、碩士為骨干,以本科學歷為輔的梯隊結構。近三年來,我省普通高校人才引進主要是以博士和碩士為主,但目前山東青年體育教師的學歷結構仍以本科為主,研究生學歷的比例相對于北京、上海等地較低。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其一是我國體育博士研究生培養規模較小,在職博士多,統招博士研究生畢業人數少;其二是培養的博士研究生大部分留在了體科所和科研流動站等科研機構。因此,加大青年體育教師的職后培養尤為重要。
實踐表明,體育在普通高校中的重要性相對于其他學科偏低,同時體育教師本身綜合能力單一,使體育教師在職稱評審中通過難度較大。

表1 山東青年體育教師職稱結構調查表

圖1 山東青年體育教師職稱結構圖
通過問卷調查,山東高校青年體教師的職稱主要集中在中級 (見表1和圖1),如果晉升高級職稱的希望渺茫,勢必會影響青年體育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師資隊伍的穩定性。
教師的職稱是教師學識、工作、成績等綜合能力的反映,也是工資收入、住房待遇的主要依據,妥善解決職稱評定問題對穩定師資隊伍有重要意義。因此,對體育學科要全面認識并根據體育教師的專業特點,制定一些傾斜政策,以提高體育系列的職稱比例,這對提高青年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會有很大作用。
調查結果表明,98%的青年教師認為自己完全能夠勝任或較好勝任技術課教學,然而,只有 30%的青年教師認為自己可以自編、自講理論課。這表明目前在青年教師中存在著重技術、輕理論的現象。因此,在內堂課理論講解時,與其他學科教師講解差距明顯。新《綱要》中規定“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運動實踐教學中注意滲透相關理論知識,擴大體育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顯然,這種理論水平較低的實際情況與新《綱要》精神是不相符的。因此,提高青年教師的理論水平,使青年教師由“技術實踐型”向“技術理論型”轉變。
科研能力主要體現在參與課題研究和撰寫論文的數量、質量的綜合能力。調查結果表明,我省高校青年體育教師參與課題和論文發表級別大部分為省級。據調查,北京、上海青年體育教師人均 7~7.5年發表一篇論文。我省情況與北京、上海兩地相差無幾。與同一所學校其他學科的教師相比,高校青年體育教師理論研究水平較低,科研能力較差。這除了與教師的學歷、學識、能力有直接關系外,目前科研政策、體育教師的評聘機制和教師本人體育工作的壓力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
問卷調查得知,有 54%的青年體育教師對目前的體育教學工作“不滿意”,認為雖然工作任務多而繁雜,且付出很多,但得到的認可和回報不成正比,勢必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出工作積極性不足,缺乏激情,這對高校體育教學相當不利。影響青年體教師工作積極性的因素見圖2。

圖2 影響青年體育教師工作積極性的因素及影響程度
青年體育教師是高校體育工作的中堅力量,能否真正為高校體育工作可持續發展發揮自己的能力,他們的思想品德素質將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視青年體育教師的師德建設,建立完善的考評機制,提高廣大體育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積極配合山東省教育廳出臺的關于實施“山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成長計劃”的意見和《關于實施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國內訪問學者項目的通知》,逐步建立學校青年教師職后的培訓體制,制定有關攻讀碩士學位的培訓管理辦法和激勵機制,切實提高青年教師的專業素質及學歷水平,同時做好人才引進工作。
以科研促進教學改革,以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學校體育主管部門要把科研與教學實際情況聯系起來,把科研成果應用到教學中去。定期舉行學術報告會、研討會,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使青年體育教師由“技術實踐型”向“技術理論型”轉變。
調查結果表明,學校不重視體育和一些不合理因素是影響青年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各類學校領導要充分認識到體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體育在學校中的地位,努力改善學校的場地、器材設施,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人,積極創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環境,制定傾斜政策,優化體育教師隊伍的職稱結構,同時部門要建立公平合理的評價機制,實施客觀的獎懲制度,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4.1.1 青年體育教師學歷水平偏低,職稱結構不合理;教學與科研能力存在不足;工作積極性不高。
4.1.2 學校領導缺乏重視、學校的不合理因素、場地器材匱乏是影響青年體育教師工作積極性的主要因素。
4.2.1 提高青年教師的學歷水平,優化學歷結構;教學和科研能力的相互滲透是高校體育工作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高校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職后培養體系。
4.2.2 重視學校體育,切實改善學校的體育環境,加大對體育基礎設施的投入,創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氣氛,制定傾斜政策,提高體育系列的職稱比例,使青年體育教師全身心地投人到學校體育工作中。
[1]宋義增.高校青年體育教師培養方向與措施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6).
[2]孫洪濤.對普通高校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的研究[J].體育科學,1996,16(4):14-19.
[3]章紅.高校青年體育教師的可持續發展研究[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7,20(4):95-97.
Present situation and cultivating measure of young PE teachers in the colleges of Shandong province
FU Tai-shan
(Dept.of PE,Shandong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Jinan250014,China)
the paper st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young PE teachers in the colleges of Shandong province.It studies the cultivatingmeasures to them.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provide reasonable theories for cultivating high qualified team of the young PE teachers in the colleges of Shandong.
young PE teacher;integrated capability;measures of cultivation
G807.4
A
1009-9840(2011)01-0063-03
2010-11-05
付太山 (1978- ),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校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