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愛娟 安秀艷 周鳳偉 張麗萍 李金紅 盧愛磊
社區的健康教育往往針對的是社區老年人、慢性病人和殘疾人,而針對社區在職人員的健康教育很少,社區護理忽略了他們的健康。中青年的在職人員是人生最繁忙、最緊張、負荷最重的時期。中年期隨著夫妻的結合、家庭的建立,又成為維持家庭生活、生育教養子女、照顧贍養老人的中間[1]。他們既要負擔者繁重的工作,又要照顧好家庭生活,還要充實提高自己,以便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中年人的在職人員他們的工作壓力最大,他們的身心最易疲憊,關心和保護在職中年人的健康,也是社區護理應該關注的重要問題。
1.1 一般資料 選擇10個社區,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在職人員200名,男142人,女58人;年齡26~60歲;中專及以下62人,大專級以上的138人。其中工人128人,干部35人,教師23人,其他14人。
1.2 研究工具及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表。內容包括一般數據,15個客觀選擇題,5個主觀題。調查前,先使被調查者了解研究的目的和意義,遵循自愿的原則,有調查組成員發放調查問卷,對其不能自行填寫問卷的被調查者,在其調查組人員的幫助完成,以一對一問題回答形式記錄在調查表,以確保調查的真實性和可比性。發放問卷200份,回收問卷200份,回收率100%。
1.3 統計學分析 由調查組成員按不同人群分組,進行術語編碼,輸入計算機,用SPSS軟件進行處理,做頻數及百分率的計算,社區健康教育對在職人員的健康行為影響分析。
社區健康教育對在職人員的健康行為影響見表1。
3.1 社區護理對在職人員的健康教育不容忽視 目前我國尚沒有固定的組織進行中年人群的衛生保健工作。社區保健的任務是擔當起全社會各個年齡階段群眾的保健,為此地段保健醫務人員則無旁貸應主動承擔起這項任務[1],我們的社區護理多是以慢性病、老年病、家庭護理為主要內容,忽略了在職人員的健康教育,而在職人員是社會和家庭的主要力量,他們的健康不容忽視,在生物-心理-社會的新型護理模式下,對人的健康有了不同的理解。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狀態,而且應該是身心健全完滿和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2]。在當前改革開放、科技興國的年代,在職人員既要提高文化素養,又要提高業務水平,既要負擔著繁重的工作,又要照顧好家庭,還要充實提高自己,他們是人生最繁忙、最緊張、負荷最重的時期[1]。他們最易透支自身的健康,對已經出現的癥狀還滿不在乎,天長日久、沉重的負荷超過了自身的承受能力,積小恙而成大疾,甚至釀成令人痛心的結局。在身心疾病的危險因素中,緊張工作對人體身心健康的影響在現代生活中居于最突出的地位[2]。所以,社區護理人員應增加對在職人員的健康教育內容,根據他們的生理、心理特點和工作性質,開展靈活多樣的健康教育,他們的身心健康是家庭幸福的基石。快樂生活的源泉,所以,對在職人員的健康教育不容忽視,他們的健康應該得到社會更多的關注。

表1 社區健康教育對在職人員的健康行為影響 n=200
3.2 社區護理應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咨詢服務 在職人員不同于其他人群,其特點是,時間緊,工作忙,工作壓力大。有的在職人員生活無規律。在心理和生理共同作用的影響下,久而久之,高血壓、冠心病、胃病、糖尿病等疾病也就慢慢的潛伏在肌體里,當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影響到你的勞動能力時,為時已晚。更有甚者在工作中突發腦出血,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而家庭的生活對在職人員的健康可產生重要影響。所以對在職人員的健康教育應從基本的生活規律抓起,形成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理念。社區護理應設立專門的健康服務咨詢人員,隨時隨地的提供健康服務咨詢,開展電話咨詢,有條件的可網絡咨詢,發放健康教育小冊子,開展健康體檢,多種形式的咨詢服務。家庭每個成員之間健康行為的形成可對在職人員的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在職人員通過健康咨詢產生健康行為的占68.5%。
3.3 社區護理應適合個體需要采取靈活教育方式 在本次調查中,在社區護理提供的服務中,有52.0%的在職人員提到身體不適時能及時得到咨詢服務。48.5%在職人員認為社區的健康體檢能對他們的健康狀況有很大幫助。在社區護理對你健康行為的影響問答中,有26.0%的被調查者認為發放健康教育小冊子的方式最直接,以電視和多媒體教育最受歡迎。此外,社區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溝通能力、語言技巧,可對在職人員健康計劃的主動實施發揮積極作用。
3.4 在職人員的依從性對健康行為產生積極影響 健康教育實施的技巧,直接影響著病人對健康知識的掌握[3]。對在職人員的健康教育,除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外,還要學人文知識,學習社會學,心理學,學會溝通與交流,因為他們不同與慢性病人,他們常常認為自己健康,(有時已存在致病的危險因素)不需要健康教育,所以,對他們的健康教育既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更要有溝通和交流的技巧。交流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對患者的醫從性產生影響。從而有利于疾病防治。,因而許多專家都特別強調應努力提高社區保健護士的交流質量[1]。在社區護理對你健康的影響選題中,有22%在職人員認為“溝通和交流可以提高自己的保健意識”,但共同的特點是信任才依從。
1 林菊英主編.社區護理學習指導.第1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177,231.
2 黃子杰,許能鋒,施榕,等主編.預防醫學(二).第1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83.
3 張佩霞,周岐,蘇玉慧.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社區健康教育技巧.中國基層醫藥,2009,16:1519-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