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會青 何斌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率逐年上升,致死率和致殘率較高。高血糖作為缺血性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本文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160例,按空腹血糖水平的高低分為2組,并對2組患者的臨床表現與預后進行回顧性分析。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神經內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160例,其中男89例,女71例;年齡36~81歲,平均年齡(61±8)歲;高血糖患者85例(高血糖組),男43例,女42例,平均年齡(59±7)歲;血糖正?;颊?5例(血糖正常組),男40例,女35例;平均年齡(63±10)歲。2組年齡和性別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診斷 全部病例均按1995年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疾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腦卒中診斷標準作出診斷,經顱腦CT或MRI證實診斷,按WHO糖尿病診斷標準(1997)進行血糖水平的診斷。
1.3 方法 患者入院當天或次日清晨空腹采集患者靜脈全血。血糖檢測使用日立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崭寡钦⒖贾?.89~6.11 mmol/L??崭寡?>6.11 mmol/L者85例為腦梗死后高血糖組(高血糖組),無糖尿病史且入院后首次空腹血糖正常者75例為血糖正常組。采用斯堪的納維亞卒中量表(SSS)評分評價所有患者入院時的神經功能損害程度。全部患者給予抗血小板聚集、擴血管、改善腦循環、營養腦神經等治療,高顱壓者予以脫水降顱壓,防治腦水腫及并發癥等治療,高血糖者予以調整血糖治療。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梗死面積結果比較 16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按CT/MRI分為3類:(1)單發性腦梗死,病灶直徑>20 mm;(2)腔隙性腦梗死,病灶直徑≤20 mm;(3)多發性腦梗死,可見≥2個梗死灶。見表1。

表1 2組CT或MRI檢查結果比較 例(%)
2.2 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比較 血糖正常組的ESS評分為(77±19)分,高血糖組為(49±29)分,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1)。
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卒中后高血糖可使腦損害加重,高血糖者病情重,病死率高,其血糖升高程度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呈顯著正相關[1],腦卒中加重與高血糖有明顯關系[2],腦梗死患者入院時血糖越高,神經功能缺損越重,臨床癥狀越重[3]。也有研究表明,高血糖患者不僅卒中發病率是血糖正常個體的2倍以上,而且梗死體積、病情嚴重程度、神經功能恢復、合并感染以及復發性卒中等方面也均較后者嚴重[4]。本研究結果顯示,16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高血糖組單發腦梗死和腔隙性腦梗死的發生率高于正常組,且二者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血糖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高于正常組。考慮高血糖引起糖脂等代謝紊亂,繼而出現腦血管病變,包括大中小血管和微血管病變,以微血管病變為著,導致腔隙性腦梗死多見。分析此情況出現的原因:(1)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大部分是由于動脈硬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導致血管閉塞,造成組織缺血缺氧,而缺氧后血糖增高進一步加重腦組織缺氧,缺氧和高血糖又加重了局部缺血灶的水腫程度。二者相輔相承,互相促進。這種缺氧機制應該是缺血性腦卒中后高血糖致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2)腦梗死后出現血糖升高不能排除應激反應所致,由于機體應激性高血糖反應,直接刺激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反射性使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皮質醇等分泌增多,促進糖原的分解及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同時抑制胰島素的分泌,使皮質醇升高血糖的作用大于胰島素的降糖作用,引起血糖升高[5]。而腦卒中后應激性高血糖引起神經內分泌紊亂是急性期病情加重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如內皮受損、一氧化氮減少等,使血栓形成的危險性進一步增加,加劇了動脈硬化形成。(3)高血糖時,老化的細胞增多,聚集性增強,脆性增高,在缺血缺氧狀態下無氧酵解增加,乳酸生成過多,酸性代謝產物積聚,能量供應不足,加重腦組織損害。這些血流動力學的改變也參與了梗死面積擴大和腦水腫加劇。
綜上所述,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早期血糖水平可作為預測病情及預后的重要指標之一,對既往有糖尿病的患者及腦卒中后發生血糖升高的患者均應早期積極監測,并有效控制,從而避免神經功能損害的加重,降低腦卒中致殘及致死率。
1 胡斌,劉秀華.糖尿病合并腦血栓形成79例臨床分析.臨床誤診誤治,2007,20:16-17.
2 趙俊偉.急性腦卒中血糖升高與卒中預后關系.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61-62.
3 李志平,謝向東,姜穩妮.糖尿病性腦梗死對比分析.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53-54.
4 Aimdal T,Scharling H,Jensen JS,et al.The independent effec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on ischemic heart disease,stroke,and death: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13 000 men and women with 20years of follow-up.Arch Intern Med,2004,164:1422-1426.
5 高俊杰,尹智煒,邊東,等.腎臟局部RAS與糖尿病腎病關系的研究進展.河北醫藥,2009,31:336-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