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芬
(中共克拉瑪依市委黨校,新疆克拉瑪依834000)
2011年2月14日,克拉瑪依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正式提出了“打造世界石油城”的戰略構想。隨著建設“世界石油城”這個宏偉目標的提出,克拉瑪依這座資源型城市對人才的需求顯得尤為迫切,對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一大批人選擇了繼續教育學習,克拉瑪依市委黨校電視大學網絡教育因“天時、地利”成為人們的首選。截至2011年3月,克拉瑪依電視大學在冊學員人數2997人中,網絡學員就有2197人,占學員總人數的73.3%。眾所周知,網絡教育是憑借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采用實時和非實時的遠程雙向交互的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實施教學的。其基本特征是以學生和學習為中心,整個教學過程的核心理念就是自主性學習。然而,由于克拉瑪依地區家庭收入水平相對較高,經濟條件相對優越,個人工作環境相對穩定,競爭壓力相對較小,所以,憂患意識相對較弱,導致參加網絡教育的部分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不強烈。因此,為了實現網絡教育的教學目的,克拉瑪依電視大學對于參加網絡教育的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當務之急。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動而積極自覺的學習行為,是學生個體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因素的一種狀態顯示,它表現為學生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參與的精神與學員積極思考的行為。其重要特征是以具備了將學習的需要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或傾向,并具備了與之相適應的一定能力。在自主學習狀態下,學習的壓力產生于內在需要的沖動,即自我價值實現和社會責任感的驅動。但是通過近幾年的觀察和分析,筆者認為本校網絡學員自主學習的現狀不容樂觀:
1.觀念沒有及時轉變,學習動機過于功利
參加網絡教育的學員大多是應試教育體制下接受過中等教育或專科教育的人。他們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積淀很深。在接受網絡教育時,他們對自己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從心理上還沒有真正認同。不容忽視的是他們的入學是迫于外部環境的要求,因此,在學習過程中缺乏主動性。單位或者系統要求在某一時期,工作成員學歷水平要達到某個層次,因此,沒有達到一定學歷層次的人員要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學習,以獲取某種學歷。據調查,這部分學員占到學員人數的25.9%。隨著社會的進步,雖然用人單位在用人時更加關注人的素質和實際能力,但文憑仍習慣上作為用人單位衡量個人在某一專業領域的能力的一個標準存在。以獲取文憑目的入學的學員占到學員人數的55.2%。外因促成的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動機表現為,學習動機非常功利,考試是否能順利過關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至于網絡學校提供如何豐富的軟硬件資源,都不是學員注重的目標,當然,更談不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了。
2.思想上重視程度不夠。目前,參加網絡學習的學員除了占比不到20%的年輕學員和個別超過50歲的學員以外,年齡在35~45歲之間的占學員人數的83.5%,這一部分學員是參加網絡教育的中堅。同時,這一年齡段的學員又大多是所在單位的業務骨干,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掌握很多的實戰技術。比如:石油工程專業的學員中,70% ~80%都是具有十幾年甚至有二十年的工作經驗的石油工作者。他們的工作環境相對穩定,競爭壓力相對較小。其中相當一部分認為學習理論就是為了指導實踐,自身已經擁有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理論知識掌握的多少對自己幫助不大。基于這樣的觀念,學員自身沒有了主動獲取知識的要求,自主學習也難以成為自覺行為。
3.缺乏媒體學習經驗,難以適應網上教學。克拉瑪依地區的家庭收入相對均衡,經濟條件相對較好,消費水平較高。據調查,100%的學員擁有家庭電腦,除了有一些在野外上班的學員在上班時不具備上網條件外,其他的學員上網都非常方便。有87%的學員擁有個人郵箱和QQ賬號,67%以上的學員能熟練瀏覽網頁,收發電子郵件,查找信息,使用搜索引擎,下載軟件,使用BBS論壇等。但由于沒有使用媒體進行系統學習的經驗,學員不善于利用學校提供的課程網絡資源,對于教學中教師網上的課程互動討論幾乎不參與,或者為了獲取形成性考核成績而應付了事。因此,學員利用網絡、多媒體進行自主性學習的狀況不盡如人意。
4.工學矛盾突出。每學期期末考試結束后,學校都安排下學期各任課教師就下學期所開課程做一定程度的講解,目的是引導學員制訂個人自主學習計劃。但是,據調查,能制訂計劃并主動執行的學員僅有20%左右,最為突出的理由是“沒有時間”。分析原因,學員大多有自己的工作崗位,有一部分學員還擔任著單位的部門領導工作,日常工作、事務特別繁忙。在工作和學習發生沖突的時候,大多數學員選工作而舍學習,因為學習而耽誤工作的幾乎沒有。再加上大多數學員都已成家立業,生活瑣事繁多,要把休息、社交活動的時間擠出來用于學習,的確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無法按照要求通過自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的學員,大多寄希望于期末總復習時的重點串講和模擬題講解,以期順利通過考試關。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人類具有天然的學習潛能,但是真正有意義的學習只有發生在所學內容具有個人相關性和學習者能夠主動參與時。影響成人學習的主要因素并非智力,而是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及身體狀況等因素,他們參與教育活動的動機與其生活的社會結構和社會勢力密切相關,社會結構和社會勢力不僅影響他們學習動機的強度,也決定他們學習動機的水平。因此,在新生入學之際,不僅要使學員明確新形勢下工作中層出不窮的新問題靠已有的經驗難以解決,需要接受新的學習方式,不斷更新知識,而且還要認真組織上好第一堂課,系統介紹網絡學習的策略與方法,讓學員對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有深切的體會。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網絡學員大量接觸實際的特點,根據教學目標,尋找與內容密切相關的、可以激發學生興趣的學習材料,通過選取或設置具有思維價值矛盾與沖突的具有探究性的問題情境,設置一些新穎且是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引起學員積極思維,讓學生帶著問題動起來。這樣,能夠激發起主動學習的熱情,主動去尋找與那些問題有關的書籍和資料,為自主學習打好基礎。
信息素養是人能夠判斷確定何時需要信息、并且能夠對信息進行檢索、評價和有效利用的能力。信息素養作為一種高級的認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的能力一起,構成了學員進行知識創新和學會如何學習的基礎。有信息素養的人不僅懂得如何學習,而且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習慣、能力。“下個世紀,受教育者不再是一個只會吸納大量事實信息的人,而是一個知道如何檢索、評價和應用所需信息的人”。面對信息時代的嚴峻挑戰,筆者認為可以著重從以下六個方面來培養學員的信息素養:(1)高效獲取信息的能力;(2)熟練、批判性地評價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儲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運用多媒體形式表達信息、創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將以上一整套駕馭信息的能力轉化為自主、高效地學習與交流的能力(6)學習、培養和提高信息文化新環境中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識與社會責任的能力。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也稱為自主管理、自主調節、自我指導、自我監控等,是高階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網絡學員有效開展自主學習活動達到學習目標的根本保證。縱觀克拉瑪依電視大學網絡學習的情況,學員在學習心理、學習習慣、自我控制等方面,還遠遠不能完全適應網絡教育的需要。因此,學員在自主性學習過程中加強自我管理就顯得非常必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學習計劃管理。自主性學習是一種開放性學習,是一種有計劃、有主見的學習,學員必須針對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自我計劃包括目標計劃、時間計劃、人際計劃、環境計劃等等,學員的計劃可以帶有彈性,可以根據學習活動開展的具體情況作適當的調整。
第二,學習資源的管理。現代網絡教育的學習資源傳播渠道多而廣,學員必須在獲取學習資源時有的放矢,有效利用配套教材、課程配套音像材料、教師面授及提供的相關資料、課后習題及師生之間的討論,否則將導致學習紊亂。
第三,教學實踐環節的管理。教學計劃中的教學實踐環節能夠用來考察學員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檢驗學員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它們必須與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學員可以自己尋找感興趣的內容,也可以帶著輔導教師提供的問題回自己所在的單位或自己聯系的單位,在規定的時間里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找合理的解決方法或正確答案,同時,還要與教師進行交流,以便鞏固學習效果。
第四,期末考試管理。考試成績是學習效果的一種體現,學習者必須認真對待,對考試成績做統計分析,總結經驗,激勵進取。
集中面授輔導要沖破傳統的束縛,加強與學員的溝通。首先,任課教師在上課之前要花一定的時間了解學員的情況,了解會影響學員的專業知識結構、專業知識的豐富程度以及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的相關指標,以便根據所掌握的情況提供適合學員自主學習的教學資源。其次,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采用情景式教學。網絡學員大多是帶著經驗參與學習活動的,教師應把所需要掌握的知識融于典型案例中,在知識實際應用的真實情境中呈現知識,調動學員經驗,讓學習者像“專家”、“師傅”一樣進行思考和實踐,把課堂變成解決問題的場所。第三,根據不同的課程特性和難易程度確定不同的輔導時間,適當壓縮面授輔導時間,把節約的時間轉化為學員消化的時間。
總之,我們要充分利用人人都具有的自我學習的天然傾向和獨立自主學習的巨大潛能,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切實做好與之相聯系的各方面的工作,讓參加克拉瑪依電視大學網絡教育的學員在探索、發現、體驗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養成終身學習習慣,為打造“世界石油城”盡自己的一份心力。
[1]胡俊.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及其教學模式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5,(1).
[2]華建新.網絡教育環境下自主學習模式設計[J].中國遠程教育,2002,(2).
[3]林森竹.開放教育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調查與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02,(6).
[4]張朗昌.開放教育中的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J].中國遠程教育,2004,(8).
[5]胡曉松.開放大學經驗辦好北京大學[J].中國遠程教育,2010,(3).
[6]陳開華.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條件促進大學生自主學習[J].現代企業教育,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