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平
[關鍵詞]傳統文化;現代繪畫創作;文化元素
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民族歷史、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特征,更是一種物質與精神的凝練與積淀。中國傳統的美術觀有別于西方強調形象性、生動性的審美趣味,意境上追求特有的飄逸境界,特別強調的是包裹宇宙、涵蓋萬有、天人合一;真、善、美的統一;情與理的統一;認識與直覺的統一;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的統一等。由這些人文哲理所延續下來的文化現象以及審美現象始終對中國傳統藝術起主導作用,更加成為現代繪畫創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國傳統文化并不簡單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中華民族各種思想文化的總和,包括了各種觀念形態和物質形態的文化,因此在現代繪畫藝術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體現民族文化與現代藝術的完美結合。
首先是傳統文化主導思想在現代繪畫中的作用。儒家思想是兩千多年來中國意識形態的主流思想,儒家以孔子為代表,孔子美學思想的核心是主張美與善的高度統一,這是孔子藝術觀的基礎。南北朝時期的謝赫在《古畫品錄·序》中曾經指出:“圖繪者,莫不明勸戒,著升沉,千載寂寥,披圖可見。”當代藝術也要關注社會、關注人生。儒家的另一重要思想是“崇中貴和”,“中”即是中庸之道,《論語·雍也》中有“中庸之為德也,甚至矣乎”的評價,要求人們做事情不要過激,要適中。“和”意為調和,孔子提出了執兩用中、以求其和的處事原則,“崇中貴和”在藝術創作中意指應避免走極端,力求恰當、和諧。道家主張“天人合一”,以“崇尚自然、無為”為核心。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主張,老子認識到自然與人、人與社會精神等方面的關系,充分肯定了人與自然統一的美是美的最高境界,對于具體形象的美,老子主張虛實結合的觀點,事物有生有滅、有虛有實在不斷地變化,而藝術正是虛與實、動與靜的結合。受其影響,我國的整個藝術形成了內在、含蓄的特點,可以說這種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視覺藝術思維的規律。佛家思想傳入中國后產生了中國本土文化 —— 禪宗,禪宗有“漸修”、“頓悟”兩種不同的修行方式,其理念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畫的發展,反映在畫面上,就是“超乎象外”的禪,境既是詩境,亦是畫境。
其次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繪畫中的延續與發展。中國元素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并延續到我們現代繪畫中來,更起到傳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中華民族獨有的內在和外在的特質,既有形而下的具體物質,也有形而上的意識形態。如中國文字、建筑園林、傳統樂器、文房四寶、詩詞歌賦、服飾、兵馬俑等,這些豐富多彩的元素,是中華文化在外國人心中的標志。其中,中國畫作為中國繪畫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傳統“雅文化的重要載體,其獨特的造型觀念和表現形式中蘊含著豐富的古代哲學及美學思想,呈現出鮮明的民族特性,在世界美術領域獨樹一幟。中國畫本身充滿了“設計”的因素,在造型手法上強調以線造型,造型觀念上講求“似與不似”,色彩處理“以墨為主、以色為輔”,講究提煉和裝飾效果平面化。這些“非寫實”的造型特點,賦予了傳統中國畫很強的裝飾意味,也屬于“純繪畫”范疇的中國畫和現代繪畫設計的結合,提供了形式上的便利。再有就是中國的漢字,它屬于象形文字系列,既是文字又是符號,不僅有語言敘述功能,也具有圖形的裝飾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與其說漢字是象形文字,還不如說是圖形化文字,因為先民們使用的象形文字就是圖畫。漢字繪形繪意的效果十分明顯,對于屬于圖形表意系統的現代繪畫中沒有形式上的阻礙。特別是中國的書法,它們或樸拙敦厚、或舒暢飄逸、或古樸高雅,以獨特的形式和趣味傳達著中國人獨特的民族氣質和審美情懷。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的傳統色彩,傳統色彩作為傳統造型藝術的重要元素,和其他元素一樣,體現著中華民族文明史中的民族意識、文化意識和鄉土情愫。從傳統色彩的總體特點來看,傳統用色比較注重色彩的寫意性和象征意義,不太注重色彩的寫實性,這種特色使之具有某種裝飾意趣,從而也使它具有了某種“現代繪畫”的因素。最為豐富的是中國的傳統紋樣,傳統紋樣和民間圖形廣泛存在于古代服飾(織物)、器物、建筑、民間年畫、剪紙、玩具、蠟染等藝術形式之中。信奉福運和吉兆是中國人整個生活與文化的核心,中國人相信,用吉祥物和吉利的形象來營造環境,獲取幸福生活的機會必將大增。千百年來,吉兆的象征和表達手法,一直在不斷演化,廣泛的應用在生活的各個領域。傳統吉祥圖案拙中藏巧,樸中顯美,幾千年來以其特有的裝飾風格和民族語言在民間裝飾美術中流行,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吉祥圖案在民間深受喜愛,應用也極廣,無論是雕刻、織繡、繪畫、印染等都有它特殊的地位。 另外,還有很多由于地域而形成的特有文化產物,如中國的剪紙文化,少數民族豐富的個性特點等眾多的傳統文化產物,都將成為現代繪畫創作注入多彩而個性的血液。
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既要前衛、時尚的元素,還不能缺乏民族的優秀的傳統元素,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它那獨特的東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輝。因此,我們應該倡導民族的先進文化,使中國的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在現代繪畫中得以延伸發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用中國傳統文化精粹,以現代化國際化語言來表達,把中國傳統元素符號的精神元素融入現代藝術之中,將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藝術語言,共同融匯成現代藝術的主流。在中國融入世界的今天,這些民族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繪畫創作中的運用,必將給中國的現代藝術注入新的活力。
本文參與靳洪蓮主持的《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課題青年項目》,立項編號11C038□
(編輯/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