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惟莊
機會是“跌”出來的
文/李惟莊
自2011年4月19日以來,人們期盼的股票5·19大行情非但沒有出現,反而一路走低:從3030點跌到過2600多點,股指跌幅達近16%左右,尤其是中小盤股票跌幅甚至在40%左右,而且還有下探的趨勢,市場一時恐慌情緒蔓延。在如此的情勢之下,該如何操作呢?要談到選擇股票的方法,首先應該知道,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有哪些。我們認為從宏觀和微觀來看,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有以下幾個:
國際、國內的形勢:包括可能影響股票走勢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因素。這就是我們說的大環境。一般說,大環境不好,沒有特殊原因,一般股票都很難獨善其身,走出上漲的行情。
市場因素:即影響股票市場價格的市場操作。例如:看漲,看跌;追漲,殺跌;買空,賣空。在我國還有一些不規范的市場操作行為如聯手操作、共謀分倉。這些不規范的行為都會影響股票的價格。
行業和地域因素:行業是指公司從事生產、經營的產品、服務的發展前景,這種生產、經營處于什么樣的位置,例如朝陽行業還是夕陽行業,產品銷售趨勢處于上升通道,還是下降通道。地域因素是指上市公司地處什么樣的經濟發展區域(通常稱為地區板塊)這與政府優先和重點發展什么區域有直接的關系。
上市公司因素:這是指上市公司的經營模式、盈利能力。如果上市公司的經營模式得當,管理得法,歷史上這家上市公司的盈利情況好,股利發放也較好,這個股票價值就高,反之就低。
我們對前兩個因素是無法掌握的,但是對上市公司的選擇是有余地的。我們在挑選股票時,就應該選擇那些朝陽行業,公司盈利能力強而且發放股利多的那種上市公司的股票。
股市上有這么樣一句話:機會是跌出來的,也就是說,大盤跌也是一種機遇。關鍵是你怎么去把握。有些股民見到大盤跌,他們是趕忙割肉,以圖減少虧損,而在翻轉時又不能及時補倉,這樣沒有經驗的股民往往是提早實現了虧損,而不是盈利。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只要你選股得當,這家上市公司的業績好,即使暫時虧損些,不要慌,有錢的補一些,沒有的可以等著。這種做法是比較理智的。
從目前的股市形勢看,選擇有發展前景的好行業,往往能成為中長線的大贏家。未來十年,中國經濟轉型需要新的投資方向、新的消費方向,我們要緊緊地把握這個方向。因此,從新興產業中挖掘超跌成長股是選擇股票的一種好思路。
回顧我國歷史可以發現,每一輪經濟結構調整,都伴隨著大量的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從而提升企業的經營業績。特別是,隨著我國對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目前以IT、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為龍頭的數字新媒體產業正在飛速發展。這種行業的上市公司股票也是我們應該選擇的。
另外,我國傳統優勢在制造業,因此經濟轉型一定要著眼于傳統產業里面的優勢產業。在我國政府政策的扶持下,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大裝備產業,都將有上好的表現。業內人士非常看好有強大根基支撐的‘中國制造’產業升級轉型所帶來的巨大投資機遇,因為它將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因此有關這些產業的上市公司股票也應有很好的投資前景。
當然我們也應該清楚地看到,隨著國際板的股票即將上市,會對整個股票市場帶來一些下跌影響,畢竟我國的股市還不夠規范,股價尚未與國際接軌。目前的下跌可能是這種影響的提前反映。此外,由于目前整個金融市場銀根收緊,股市可能會在一定時間內表現平平,但這是股市發展中的一個小小波折,總的來說中國股市還是會向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
編輯:黃靈 yeshzhwu@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