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時代,領導力的核心內容也不同。過去領導力更多的是強調愿景、溝通、授權。然而,今天這個時代,我認為,領導力至少應該具備應變、教導與信任這三個關鍵詞。
應變
英特爾總裁格魯夫在《唯偏執狂才能生存》一書中寫道:世界既延伸又拉近,既垂直又水平,既協力又競爭。而多變的市場環境,不能保證任何企業或個人都會取得成功。前小時成就你的因素,后一小時可能就會顛覆你。無論企業或是個人,都必須掌握快速變化的節奏,否則就得接受失敗。
如今這個時代可以說是“快得始料未及、變得超出想象”。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只有變化才能帶來改變。領導者的戰略思想和管理風格必須做到隨勢而變,根據企業現狀迅速地變化與創新,而且還能帶動組織內的每個成員自動自發地創新,敢于挑戰權威,顛覆傳統,打破慣性思維。
可以說,現代最優秀的決策者并不是那些掌握最豐富信息資源的人,也不是那些殫精竭慮、終日冥思苦想的人,而是在轉瞬之間果斷決策的人。這就要求領導者采取更加快速的應對行動。等待指令不是一個好領導應具有的特征,優秀領導者總是帶著一種強烈地緊迫感,這種緊迫感不是內心無助的慌亂,也不是忙碌得熱火朝天卻抓不住重點的虛假緊迫感,而是清晰可見、迫不急待的正確行動。保持緊迫感就會居安思危,居危思變才能迅速在危機中發現機遇,謀求解決之道。
如何能夠快速行動、應對變化呢?EDS總裁羅斯·佩羅說,他的秘訣就是“預備、發射、瞄準”。有人問,不瞄準怎么發射呢?他解釋說,先瞄準再發射顯然是過分追求完美,對于企業家來說,過分追求完美千萬要不得,這樣的結果往往是無所得。即便是萬事俱備,很多事情還是要在發展中來解決的。
甲骨文公司總裁拉里埃里森在自傳《速度就是生命》中就寫到,千萬不能把產品設計得十全十美后再推出,這樣的產品肯定是賺不到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條理由是做完美的產品,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不僅容易錯過迅速占領市場的時機,同時,機會還容易被對手搶占。速度第一,完美第二,只有擁有了比對手更快的速度,才有機會讓其變得更加完美,一旦失去機會,再完美的產品也沒有了意義。藍色巨人IBM曾因過分追求完美的產品而失去許多發展機會,公司業績一度下滑。后來,新任總裁郭士納上任后,提出“一切以市場說了算”的快速反應理念,終于把IBM從泥潭中“拯救”出來,重新恢復了昔日的雄風。
教導
一個杰出的人和個世界級領導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在于教導他人的能力。領導者不能只有內在的知識,還要能夠將這些知識表達出來、傳授出去,以便讓他人理解并迅速成長。一個成功的領導者,不僅要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