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中,王熙鳳協助寧國府賈珍處理秦可卿的喪事,只用了一個月,就把一個亂糟糟的寧國府治理得井井有條。從組織績效治理的角度看,抑或可借鑒一二。一般來說,組織績效管理的實施可以分為目標設計、過程指導、考評反饋和激勵發展四個階段,王熙鳳在協理寧國府的過程中,對前兩個階段體現得尤為充分。
目標設計最重要的原則是與組織戰略相適應,并從實際出發,注重科學性和可行性,從而體現組織成功的關鍵要點。王熙鳳雖然是臨危受命,但對寧國府存在的問題卻是了然于心,因此在上任之前就總結了寧國府的五個“風俗”:一是人口混雜,遺失東西;二是事無專執,臨朝推諉,三是需用過費,濫支冒領;四是任無大小,苦樂不均;五是家人豪縱,有臉者不服鈐束,無臉者不能上進。這五個方面涵蓋了組織管理中諸多常見的問題,至今恐怕仍然還有很多組織深受其害而懵懂未覺!無怪乎脂硯齋在書中此處批道:讀五件事未完,余不禁失聲痛哭……從組織的發展階段來看,寧、榮二府都處于整頓和衰退階段,即冷子興所謂“主仆上下,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劃者無一”的“未世”階段。在這個階段,組織往往處于困難時期,員工士氣低下,管理上的混亂也更加難以避免。
在分析了寧國府的基本情況后,王熙鳳制定了相因應的目標,這個“目標”既包括了反映結果的目標設計(如工作的數量、質量、成本和時間),也包括了反映員工工作行為的目標設計(如員工的工作態度、努力程度和勝任特征等)。從目標結果層面來看,她根據現有人員的狀況和實際工作任務的需要,重新設定崗位,排定班次,確立每個人的工作任務和工作要求,也即完成了人力資源意義上的工作分析和配置,實現了寧國府的“定崗定編定員定額”系統的再造。在她的安排下,每個人都清楚了自己的工作要求,比如某些人只管本家親戚茶飯,某些人只管杯碟茶器和酒飯器皿等,“某人管某處,某人領某物,開得十分清楚。眾人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前只揀便宜的做。”很多組織到此就結束了,先制定并頒布了規章,接下來是束之高閣,最后是一紙空文。
王熙鳳到此并沒有結束,從目標的行為層面看,她還同時確立了工作要求,如器物損壞或丟失要自行賠償,偷懶、賭錢喝酒和打架拌嘴等行為要受到懲處;設立了內部的監督和制衡機制,讓“來升家的每日攬總查看”,并嚴肅提醒來升家的“你有徇情,經我查出,三四輩子的老臉就顧不成了”。在“員工大會”上,王熙鳳提出了整體工作要求:“再不要說你們‘這府里原是這樣的話’,如今可要依著我行,錯我半點兒,管不得誰是有臉的,誰是沒臉的,一例現清白處治”。應該說,王熙鳳之于寧國府喪事辦理階段的績效目標設計,十分科學貼切,有效地解決了寧國府存在的五個弊端。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