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針對低碳經濟的需要,電子商務在未來還應開創出許多新的模式,包括基于第三方平臺的整合營銷新模式、基于嵌入式智能傳感技術的物聯網電子商務新模式和基于物聯網電子商務技術的家居生活智能化等電子商務的新模式。
[關鍵詞]低碳經濟 電子商務 新模式 物聯網
云計算
隨著低碳經濟時代的到來,各國開始重視環保、低碳等一系列關乎人類生存的問題。低碳經濟是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近二十年來,互聯網和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新型戰略性產業。低碳經濟的實質是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電子商務正是實現低碳經濟的有效途徑,因此,在低碳經濟環境下研究電子商務發展的新模式成為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世界低碳經濟發展現狀
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等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不只是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等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也已被確認為不爭的事實。
2003年,英國政府發布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首次明確提出發展“低碳經濟”,也就是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相統一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2007年9月8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15次領導人會議上,本著對人類、對未來的高度負責態度,對事關中國人民、亞太地區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鄭重提出了四項建議,明確主張“發展低碳經濟”,令世人矚目。
我國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環保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上世紀以來全球氣候變化、環境污染80%是由工業化國家上百年來過度排放造成的,但他們目前基本度過了高消耗資源、高污染排放階段,進入了后工業化社會。
“十二五”期間,科技部將高度重視和發展低碳技術,把低碳技術作為重點內容納入國家“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與相關技術產業發展規劃,并指出中國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具備一定的比較優勢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完全可以有所作為。
由此可見,低碳經濟將會成為較長時期內熱議的話題。在當今世界,一場以新能源革命和低碳經濟為主題的綠色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低碳經濟和新能源戰略成為西方發達國家引領新的國際市場競爭、主導全球價值鏈的新制高點。
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重要階段,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的任務十分繁重。發展低碳經濟,來自于我國經濟內部結構調整的動力。同時,由于我國目前經濟支柱仍以高能耗的產業為主,經濟發展對高能耗資源依賴很高,必須適時調整經濟結構。專家稱,要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必然要尋找新的、有別于高能耗產業的經濟增長點。而電子商務已有模式的發展和新模式的探索為經濟結構的調整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我國現有電子商務模式分析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是因為其自身具有很大的優勢。現階段已有的一些解決方案,包括網絡商品交易平臺、在線支付、酒店機票預定等服務,這些都可以節約企業成本,同時有著受時間、地域的限制較小、使用便捷等優點。電子商務還可以使企業節省很多參加展會、采購會的成本,減少出行的幾率,減少碳排放。
目前,電子商務平臺的功能已經跨越傳統意義上的產品銷售采購,特別是電子商務平臺功能的不斷開發,完全可以實現線下展會與線上的結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從淘寶網開創的BtoC新模式和作為國內第一個創新進出口服務平臺的一達通網絡融資平臺。
十年以前,全球對電子商務的預期是B2C難有作為,B2B模式單一、進展有限。只有阿里巴巴慧眼獨具,依話淘寶開創了嶄新的B2C指數式增長,繼而樹立了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子商務“中國模式”。深圳一達通公司創新型電子商務平臺提供的進出口交易功能全程服務作為第三方介入,搭建了銀行和中小企業合作的橋梁,成功地實現了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平均為中小企業降低30%的物流開支以及超過40%的金融服務開支,完美詮釋了電子商務的低碳模式。
中國的電子商務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已經經歷了十年的歷程。2002年,電子商務這個概念真正從空中樓閣變成了公眾能夠真實體驗到的服務。中國整體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包括在2008年的時候,C2C的交易額其實已經突破了千億。在2011年,B2C的交易規模將會成為未來的主動力。雖然電子商務已經歷了十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是,筆者認為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仍然處于初級階段。無論是從占社會零售品總額的比例來說,還是從人們在網絡上購買商品的滲透率來講,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都只是處于初期階段,未來十年將是其快速增長,逐步走向成熟的階段。
未來發展的新模式和展望
社會發展信息化“十一五”規劃以及電子商務發展“十一五”規劃對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作了全面部署,明確指出電子商務是網絡化的新型經濟活動,其核心是通過電子商務的實效應用,促進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高度融合,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規劃確定了“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道路特點,通過開展信息化培訓、支持企業上網推廣企業信息化典型等活動,促進信息技術在企業的應用,引導企業加大信息化投入,實現創新過程智能化、生產過程自動化、管理方式網路化、商務運營電子化,提高企業競爭力。
針對低碳經濟的需要,電子商務在未來還應開創出許多新的模式,包括對基于第三方平臺的整合營銷新模式、B282C2C2B四位一體產業群生態鏈垂直循環營銷模式、基于嵌入式智能傳感技術的物聯網電子商務新模式和基于物聯網電子商務技術的家居生活智能化等電子商務的新模式。其中“云計算”、“物聯網”、“全程電子商務”已被IT業界乃至社會瘋狂追捧,三者相互關聯,相輔相成。因此,這三大前沿技術也倍受國內各相關部門的重視。“云計算”、“物聯網”、“全程電子商務”等互聯網新技術的出現,加快了經濟發展的步伐,對此,國家進行了統一戰略部署,將三者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標準體系研究,加大對技術研發和應用的政策扶持。
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更像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助推器。“物聯網”的概念很簡單,即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的一份報告曾向我們描繪出“物聯網”時代到來后會出現的場景:當司機出現操作失誤時汽車會自動報警;公文包會“提醒”主人忘帶了什么東西;衣服會“告訴”洗衣機對顏色和水溫的要求等等。
2009年,溫家寶總理發表了題為《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的講話。溫總理強調,中國要搶占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制高點,不能總是跟蹤模仿別人,也不能坐等技術轉移,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創成果。而“云計算”是以公開的標準和服務為基礎,以互聯網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數據存儲和網絡計算服務。谷歌公司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曾這樣說:“現在正進入‘云計算’時代,在這個時代,各種信息及應用發生在分散的網絡空間中,而不是在特定的處理器和硅片上。整個網絡真正成了一臺電腦。”
這些新興的技術并不是紙上談兵,這些在全球前沿的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未來生活圖景和無限可能性都在2010中國上海世博會上得以展示。中國電信率先在上海建設了物聯網公共統一接人管理平臺和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了公交車、世博郵政車、世博機動通信車的無線視頻監控和世博新能源VIP用車的車況實時監控。“手機云計算”,中國電信打造的“e云手機”,作為專為世博會推出的基于云計算技術的高性價比互聯網手機產品,在不增加手機性能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世博服務”和“天翼應用”兩大云服務。
縱觀當今市場局勢,全程電子商務已成為企業發展必經之路。據權威機構數據顯示,80.4%的中小企業具有互聯網接入能力,44.2%的企業已經將互聯網用于企業信息化。到2012年,利用電子商務開展采購、銷售等業務的比例將超過30%。對此,業界人士認為,“云計算”和“物聯網”的廣泛應用,將推動全程電子商務高效應用的發展,進一步實現低碳、環保、兩化融合的全新經濟環境。
我國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已經召開,在“十二五”期間,電子商務將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環境與安全檢測、工業與自動化控制、醫療健康、精細農牧業、金融與服務業、國防軍事等十大領域都將步入電子商務發展的新模式,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幾年內新的適應低碳經濟的電子商務模式將層出不窮,節節開花。(作者單位:上海建橋學院商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