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突發公共事件處置過程中信息不完備的特征,從系統的角度出發,運用灰色系統理論建立評價模型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方案進行決策評價。該模型為突發公共事件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且對提高政府部門的應急響應能力有重要的意義。案例分析證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易于操作性。
[關鍵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方案灰色系統理論評價模型
突發公共事件(Public Emergency)特指政府公共管理領域所遭遇的,已經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生態環境破壞和嚴重社會危害,需要政府迅速做出決斷,并需要付出沉重代價才能擺脫困境的一系列緊急事件。受城市化步伐的不斷加快,人口與產業集中程度逐步提高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人類社會遭受突發公共事件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大。我國是世界上受突發公共事件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各種突發公共事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Ⅱ向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突發公共事件的治理已成為我國建設和諧社會過程中所面臨的一項嚴峻挑戰。由于突發公共事件具有多樣性、復雜性、突發性等特征,當地政府部門的快速應急響應能力成為決定治理效果的關鍵因素。因此,迅速準確地確定適當的應急方案,進行干預和管理是成功治理突發公共事件的核心步驟。
目前,已有學者開展過相關的研究:鄧云峰等提出了城市應急能力評估體系框架;鐵永波等對城市災害應急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建構也進行了初步研究;王紹玉對城市災害的應急管理、城市政府的應急管理系統建設等問題作了研究;郝春新、王紹玉討論了防災減災與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之間的關系;吳宗之、劉茂對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分級、分類體系及其基本內容進行了總結和分析。綜合以上發現,所有這些學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過程以及組織層面上,以及預案的分級研究。很少有研究者從定量的方面進行具體的評價方法的研究,缺乏可操作性。同時,在現實情況中,公共突發事件的隨機性和不可預見性使得其很難恰好符合某個預案,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或者提出新的解決方案。如何在短時間內準確的從多個候選方案中選擇最恰當的一個并依此進行實施成為成功管理公共突發時間的重中之重?;诖耍疚倪\用灰決策理論提出了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方案的決策評價算法。
公共突發事件的管理過程
公共突發事件的管理過程主要包括危機的預警準備、危機的應急反應和危機后的恢復重建三個方面。
危機的預警準備。政府應通過適用的預警技術減少公共突發事件對公眾和社會的影響。主要包括:建立相關應急信息網絡和傳播機制,能夠向公眾及時、快速地發布相關信息;建設必要的應急避難場所,進行醫療、搶險等應急準備;在當地開展應急知識培訓,使得廣大公眾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知道如何應對,避免產生恐慌。雖然公共突發事件是無法避免的,但充分的早期預警能夠最大限度地減輕人員傷亡和對社會經濟、秩序等的破壞。
危機的應急反應。危機的應急反應主要指公共突發事件已發生時,中央或省、市級政府需協調各級政府、及時調配資源,組織迅速有效的救援活動,迅速恢復社會秩序并防止事件進一步擴大。當突發事件發生時,在這一過程中,政府部門應急反應時間是重要的衡量標準。當地政府部門能否進行快速應急反應是能否有效控制事件后果的決定因素,也是當地政府部門組織能力和對公共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的直觀體現。
危機后的恢復。公共突發事件發生后的恢復除了進行相關的設施創建和財產損失評估外,還應重點關注公眾的情緒及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及時對受害者提供緊急的安撫措施;平息公眾的不安以及焦慮情緒等措施。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方案的評價模型建立
灰色系統理論的思想及實現步驟?;疑到y理論(gray system theory)是一門基于數學理論的學科,是一種研究少數據、貧信息不確定性問題的系統工程新方法。灰色系統理論最大特點是它適用于處理信息不完備的決策問題。主要以只知道部分信息的不確定性系統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已知信息的提取,準確描述系統的運行行為和演化規律。突發公共事件具有非重復性和突然爆發性的特點使得決策者無法在開始獲得完全的信息,許多決策都必須在信息不完備的情況下做出。因此,在公共突發事件決策中應用灰決策方法尤為適合。運用灰決策理論進行決策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實現:建立針對決策事件的決策局勢,并確定評價體系樣本;做效果測度變換,計算極大值目標值和極小值目標值;統一測度空間,確定滿意局勢。
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影響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方案評價的指標有很多,但眾多指標普遍存在迭代現象,即多個指標之間存在重復考量同種因素的情況。若選取帶有重復因子的指標參與評價,各指標間的迭代現象會使評價結果偏離實際情況,重復因子越多,偏離就會越嚴重。因此,恰當的指標選擇是十分重要的,在選取時需要對各個因素綜合分析。本文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特點,選取了能綜合反映其治理效果的四個評價指標:資源需求程度、社會或自然環境危害程度、公共安全威脅消減程度、控制效果顯現時間。
應急方案評價模型實證分析。某城市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根據實際情況結合應急預案,最終形成了三個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案。需要對三個方案進行綜合評價,從中選出最優。
根據以往經驗及相關專家預測,三個方案的相關數據如下表1所示:

通過對四個評價指標進行分析可知,資源需求程度、社會/自然環境危害程度和控制效果顯現時間這三個指標的值越小,說明相關方案越優秀。因此,針對這三個目標,應尋找極小值目標;同樣的,對公共安全威脅消減程度這一目標,需要尋找極大值目標。

根據灰色決策理論,由以上數據確定目標極值,并做效果測度變換后可得:
對以上結果統一測度空間:(方案1,方案2,方案3):(0.89,0.81,0.81)。最終,通過計算可找出滿意局勢為方案1。
即在綜合考慮資源需求程度,社會或自然環境危害程度、公共安全威脅消減程度、控制效果顯現時間等指標后,方案1是最佳選擇。
結語
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的發展雖已成為一種新的迫切需求和趨勢,但有關的理論研究、系統開發和實踐應用等基本還處于空白狀態。若想從根本上解決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薄弱的問題,必須建立起系統且完整的相關評價指標體系。本文針對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解決方案的選擇決策提出了一個具體有效的模型方法,可以為突發公共事件管理起到指導作用。案例分析證明了模型的實用性和有效性。(作者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本文系2009年度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公共突發事件預警研究——政府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和應急管理機制的創新研究》成果,項目編號:B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