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亞運志愿者作為亞運志愿服務的主體,通過志愿服務的過程實現自身價值,增加閱歷和知識,也為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志愿者在幫助和服務他人中,遏制了對物質的欲望,提高了對于精神層面的追求,從而推動社會倫理道德文化的發展。
[關鍵詞]亞運志愿服務經濟學意義
2010年,第十六屆廣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再一次讓世界聚焦中國。廣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而且也促進了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作為亞運會組織方面的輔助工作,志愿服務工作為亞運會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志愿服務工作是組織方面的一個獨立工作板塊,也是一項社會性質的活動。從社會各階層中挑選具有志愿服務精神并且有能力的參與者,經過訓練、淘汰,組成一支訓練有素并具有良好精神風貌的隊伍,全身心地投入到亞運志愿服務工作中來,不僅體現了我國以人為本的理念,也展現了我國人民的優秀素質。于此同時,亞運會上的志愿服務還讓社會各界一起關注亞運,讓國民增強了奉獻精神和責任感。
亞運會志愿活動的表現
亞運會志愿服務是一個全民參與的活動,是一項崇高的事業。從亞運會舉辦以來,亞運精神就一直影響著社會各界人民。我國從各項活動中積累的志愿服務工作經驗也在亞運會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國的志愿服務工作就一直處于上升期。不僅是工作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志愿服務的自我奉獻精神也逐漸被人們認同和接受。這一過程,也是一種社會價值觀的形成過程。雖然在志愿服務中是以自愿為原則,但服務過程中,有組織有紀律的團隊合作精神一直被組織者強調。志愿服務精神不僅是一種道德和倫理的體現,也是一種社會價值觀的表達。它象征和諧與發展,更是社會責任的價值體現。作為社會的一份子,具有誠信友愛的奉獻精神和健全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全民參與到亞運會志愿活動中來的出發點和努力的目標。
志愿服務的道德基礎。志愿服務是志愿精神的具體表現形式。志愿精神提倡奉獻而不求回報,積極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因此志愿精神是建立在一定的社會道德基礎上的。它不僅是公民在社會責任感方面的表現,也是對社會奉獻精神的一種具體詮釋。志愿者通過參與到亞運會的志愿活動中,為他人服務,提高自身文化思想道德素質,增強團隊協作與互助精神,對民族凝聚力有促進作用,推動了社會文化共識發展。從道德方面來說,志愿服務的參與者都具備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質,并且有一定的奉獻精神,因為志愿服務的活動是以自愿為原則,沒有物質回報,參與者憑著對社會奉獻的精神和對他人服務的熱忱來進行。愿意將自身的能力和素質運用到構建和諧社會,創造核心價值體系的活動中來,能夠展現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亞運志愿服務的過程中,志愿者從自身做起,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從為他人服務中獲得自身價值的體現和證明,提高了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
志愿服務責任倫理的導向機制。志愿服務倡導的是以自愿原則為基礎,利用自身的能力,為社會為他人服務,體現自身的價值。在這一理念下,人們的社會倫理道德觀也會隨著所參與的活動以及受到活動意義的影響而發生改變,尤其是對責任和對倫理的看法。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人們的思想道德觀以及責任心已經不像過去那樣純粹,很多都是摻雜著價值和物質訴求動機的行為,是為了獲取某種東西而進行的活動,付出是為了得到某種報酬。但是在志愿服務之中,一切均是以自愿為基礎,沒有物質報酬,志愿者是為了體現自身價值、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目的而在活動中活躍。因此,志愿服務的開展和進行,對社會責任倫理的導向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對于提高國民的社會責任心、公德心有所幫助,對于提高國民思想道德素質,樹立助人為樂、幫助他人的倫理道德觀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市場經濟下的志愿者勞動價值導向
志愿服務是志愿者為實現個人價值,對服務社會的理念進行認同并貫徹的過程。他們在勞動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社會文明程度也可以從志愿者的勞動中獲得提高、促進和發展。志愿者不論是對文化、經濟、政治,還是社會其他方面,都是有益處的。在市場經濟下,志愿者的活動目的是通過自身的勞動獲得社會的認同和尊重,在幫助他人回報的過程中,實現自身的價值,雖然不是以獲取物質回報作為目的,但在其他方面還是有補償的。而且,亞運會在社會各界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因此,志愿者通過勞動參與到亞運會中來,經過媒體等機構的宣傳,可以得到社會中包括自己的朋友、家人,學校領導以及單位同事的認同和尊重,這對志愿者的努力也是一種回報。
勞動價值創造源泉。人的價值是通過勞動的價值創造程度來體現的。要實現自身的價值,就必須進行一系列的勞動活動。只有不斷地進行勞動,才能夠為社會、為家庭、為自身創造價值。作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志愿者通過在志愿服務中為他人作出不求物質回報的努力和付出,創造出勞動價值,讓自身的能力和價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這不僅對于社會的發展,國家的進步有積極地促進作用,對于個人來說,也是一種能力范同的認知,是一種對自身價值的認可和體現。作為亞運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志愿服務的作用非常重要。沒有志愿者不計回報地努力,就沒有亞運會精彩的展現。勞動也是和別人交流的一個過程,任何人不可能獨自進行勞動,因此在勞動過程中需要和別人進行溝通交流,良好的協作團隊合作,對于活動的促進比單個人勞動的總和更有效果,因此勞動也分方式方法。科學的勞動方式能夠在同樣的時間內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志愿者勞動價值的確定。志愿者在志愿服務過程中,通過勞動來體現自身價值。現代人對自身價值的實現過程越來越重視,不僅對經濟名利的價值有所追求,而且對于付出后的社會回報也同樣有著一定的期待。志愿服務正是作為一個國民得到社會回報的平臺,讓人們有機會通過志愿服務對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滿足人們對社會回饋的心里期待。可以說,志愿者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既有付出也有回報。志愿者價值的決定依據不僅是其為志愿服務付出了多少,更在于他在志愿服務的過程中通過自身的勞動和努力,對社會對活動本身產生了多么大的影響。只有對社會對活動產生正面有效的影響,才能體現志愿者的價值。不光要有好的動機,還需要有好的結果,這才是志愿服務組織志愿者參與其中的目的。作為一個影響范圍較大的活動,亞運會在社會各界產生了巨大的輻射作用,志愿者在參與活動過程的同時,也會通過自身的勞動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從而體現其價值。
志愿者勞動價值的創造與分配。志愿者創造了一定的社會價值,也從中獲益匪淺,不僅能夠豐富自身經歷,增長見識,也能夠對社會的規范得到學習和了解,還會在勞動過程中與他人的溝通和交流,擴展社會的交往層面,提高自身能力。
志愿者服務對經濟的影響
志愿者服務對經濟產生的影響,是通過志愿者的勞動過程來實現的。在志愿者服務的過程中,對社會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有一定程度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物質基礎的貢獻。亞運會作為一項規模巨大的運動會,所需要的人力物力都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志愿服務能夠為其提供大量的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勞動力,而不需要為此招募大量的臨時參與人員,也不存在活動結束后的臨時人員的遣散。而且,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的人力是各個方面的,不僅包括醫療、翻譯等基本方面,還需要保潔保安方面的人才。因此,志愿者的招募可以滿足上述的要求而不產生過大的社會負擔,因為志愿活動的付出是無償的。志愿者的招募具有靈活性、機動性,根據崗位的需要對社會各界人才進行挑選,能者居之。這種對人員提供的強有力的保障制度,讓亞運會的活動舉辦沒有后顧之憂,不會發生無人可用的情況,同時也可以節省很大一部分用于人員報酬的資金,對亞運會提供了一定的人力物質保障。
管理機制的貢獻。志愿者的主要工作是在亞運會過程中為他人服務。這是一個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通過對他人的關懷和照顧,以及對社會的熱忱,來進行工作,對志愿服務的敬業和努力,為亞運會的成功舉辦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同時,亞運會的志愿服務工作者并不是一盤散沙,相反,通過組織者進行層層選拔,精心挑選的志愿者,都是具有高度文化素養,對社會服務工作熱愛的社會人士。他們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訓練,經過嚴格的淘汰的繁重的工作,已經能夠進行專業人員的輔助工作,為活動的進行提高一定的工作效率,也是亞運會管理機制成功有力運行的體現。
志愿服務價值觀的感悟。志愿服務是人們實現自身價值獲得社會認同和尊重產生滿足感和成就感的過程,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已經不滿足于在物質方面的刺激,也需要在精神方面獲得對自身的認定和滿足。人的需求是無止境的,只有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后,人們才會去努力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并不能說志愿服務就是沒有收獲的,相反,雖然不能在志愿活動的過程中得到物質的直接回報,但還是可以得到社會實踐能力上的提高,同時增加自身閱歷,擴展了人脈。因此物質并不是志愿服務的動機,獲得社會的認同和尊重,才是志愿者在志愿服務中盡心盡力的努力初衷。而且,志愿服務是對社會奉獻精神和互助品質的推崇,提倡在為他人服務中體現自身的價值,遏制對物質的欲望,提高對于精神層面的追求,推動社會倫理道德文化的發展。(作者單位:廣州城市職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