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推進兩廣合作開發建設西江黃金水道,必須盡快構建完善合作機制。西江黃金水道合作機制涉及動力機制、運行機制、協調機制、利益補償機制和信息交互機制等方面,需通過建立西江黃金水道利益共同體、建立跨行政區的協調管理機構和構建完善的區域合作戰略發展規劃等措施來完善合作機制。
[關鍵詞]西江黃金水道兩廣區域合作完善合作機制
2008年11月,廣東、廣西兩省區簽署了《共同加快建設西江黃金水道協議》,標志著兩廣合作開發建設西江黃金水道的全面啟動。然而,當前兩廣及沿江城市對于如何合作共建西江黃金水道仍更多地停留在達成共識的層面上,理論上、宏觀上、口號上的東西較多,而實質性的合作推進不大。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合作機制存在的缺陷是關鍵問題。因而,建立一套科學、穩定、可行的區域合作機制對推動兩廣共建西江黃金水道的省際合作具有關鍵作用。
兩廣共建西江黃金水道合作機制存在的問題
自2008年11月兩廣合作建設西江黃金水道正式啟動以來,兩廣已初步建立攜手共建西江黃金水道的合作機制。如在省區級政府層面,兩廣省區政府間簽署了《共同加快建設西江黃金水道協議》;在地市級政府層面,梧州和貴港近年來分別舉辦了西江經濟發展論壇和西江流域經濟發展論壇,兩廣西江流域相關城市先后簽署了《梧州共識》、《梧州宣言》、《貴港共識》等重要文件;在部門層面,廣東海事局、廣西海事局和廣西船舶檢驗局簽訂了《廣東廣西西江航運干線海事管理業務協作協議》;等等。然而以上這些合作都還停留在較低水平上,反映出目前兩廣共建西江黃金水道合作機制仍存在較大問題。
兩廣共建西江黃金水道合作機制的制度體系
兩廣共建西江黃金水道合作機制體系包括動力機制、運行機制、協調機制、利益補償機制和信息交互機制五大方面。其中,動力機制是合作的前提,運行機制是合作的保障,協作機制是合作的基礎,利益補償機制是對參與合作雙方的約束,信息互享機制是形成和鞏固合作關系的紐帶。這五種機制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構成兩廣合作建設西江黃金水道的制度性安排。
動力機制。兩廣共建西江黃金水道的合作動力主要來自于對合作利益的追求。合作各方之所以愿意合作,主要源于合作比不合作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如果其中一方不能達此目的,或者其中一方獲得的利益比另一方少,甚至受到損害,該方就會退出,就會危及合作的推進。因此,兩廣共建西江黃金水道合作機制至少要解決兩大問題:一是必須建立產生更大效益的合作機制,即1+1>2。二是必須建立妥善的利益分配機制,即合作各方都應從合作產生的更大的利益中獲得適當的份額。只有處理好這兩大問題,才有利于兩廣合作的存在、鞏固和發展。
運行機制。兩廣共建西江黃金水道的合作推進,需要建立健全政府調控引導機制和市場化運作機制,充分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以及市場的配置功能,促使兩廣西江黃金水道合作建設全面、深入、健康、快速地推進。
一是政府調控引導機制。政府調控引導機制包括:一、區域立法。中央政府或兩廣政府根據西江流域經濟發展的需要,適時制定出臺“兩廣西江流域開發法”等法規,以指導西江黃金水道的開發建設。二、區域規劃。兩省區政府應共同編制“兩廣共建西江黃金水道的總體戰略發展規劃”及各個單項的產業發展規劃、布局規劃和工程規劃,各個單項規劃應與總體戰略發展規劃相銜接。三、區域共同發展政策。主要包括兩廣區域合作政策、區域產業政策、區域投資政策、區域財政政策、區域稅收政策、區域創新政策、ETA政策等。
二是市場化運作機制。主要是建立完善產業轉移機制,盡快形成以市場為主導的產業轉移模式,吸引珠三角的產業、資金、技術、人才到廣西投資、開發、辦企業,為廣東的產業升級騰出空間,并帶動廣西經濟的全面騰飛;積極培育以市場為主體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完善區域投資機制;構建兩廣出口貿易與國際合作聯盟,充分利用廣東在國際市場、國際貿易、國際合作中的地位和橋梁作用以及廣西在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中的區位優勢,促進兩廣的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
協調機制。鑒于當前我國在河流開發建設和管理體制上存在著“多龍治水”、職能交叉重疊與真空并存、各地開發思路不一等問題,這已經不是哪一個部門、哪一個省市可以單獨解決的,因此,西江黃金水道合作開發建設需要建立自上而下多層次、多方位的協調機制。
一是政府層面的協調。政府層面的協調又包括中央政府層面、省區政府層面和地市政府層面三個層次。一方面,兩廣共建西江黃金水道需要中央政府加強宏觀調控與引導。另一方面,要加強兩廣省區政府間的協調合作。廣東、廣西兩省區政府問的合作發展協調機制是當前和今后西江黃金水道合作建設的調控主體,也是實現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的重要手段。再次,大力推進兩廣地市政府問的合作。
二是企業層面的協調。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鼓勵企業組建跨省市工業、商貿、流通等行業的企業集團或企業聯盟,發展連鎖經營;同時通過相關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導,規范企業的經濟行為,引導企業樹立舍近利益、求遠發展的觀念,使企業的經濟行為符合整個流域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的要求。
利益補償機制。共建西江黃金水道是兩廣互惠互利的過程,但是由于兩省區在資源稟賦、經濟發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因而在共建西江黃金水道中,各自的關注焦點以及收益和付出的情況也存在較大差別。
信息交互機制。信息經濟學認為,達到怕累托效率最優狀態的條件是完全信息。區域經濟主體的行為決策是否有利于雙方合作的展開,同樣依賴于區域之間信息的對稱性。為了使區域間的資源配置達到最優狀態,首先要克服區域間信息不對稱的缺陷。因此,兩廣共建西江黃金水道合作關系的形成和鞏固,首先需要兩省區在經濟政策和相關決策信息,在航運、物流、產業、流域生態等信息上的互動,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便捷性。進一步完善兩廣共建西江黃金水道合作機制的對策
建立西江黃金水道利益共同體。兩省區應強化合作共贏的理念,充分挖掘雙方的利益共同點,按照“市場主導、開放公平、優勢互補”的原則加快建立黃金水道利益共同體。兩廣西江黃金水道利益共同體的合作領域十分廣闊,主要包括四大方面:一是合作推進西江航運標準化設施建設。這主要包括:航道疏浚、整治的合作,港口碼頭的改造及建設合作,船型標準化的合作推進,沿江跨江建筑物懸空高度統一標準的制定,等等。二是合作推進西江黃金水道現代物流業發展。加快兩廣立體交通網絡和沿江港口碼頭、物流園區建設,盡快形成以沿江港口為結點、以西江為軸線、“水公鐵”無縫銜接的高效、便捷的西江流域物流圈。
建立跨行政區的協調管理機構。建立一個反映兩廣各級政府意愿、能獲得區域內各級政府普遍認同的、具有民主治理結構的跨行政區的協調管理機構,是兩廣共建西江黃金水道合作機制能夠真正建立的關鍵。兩廣在設立跨行政區的西江黃金水道協調管理機構時,應將原來的各種相關會議制度、單項合作機制和組織改為設立由中央政府相關部門、兩省區政府、沿江各個城市行政首腦、工商代表為成員的西江黃金水道建設決策委員會,根據協商一致的原則,負責審核、確立西江黃金水道的發展規劃方案,制定區域政策,并就合作項目的確定、合作方式的選擇、運行情況的督察、生態和經濟效益的評價等重大問題進行磋商,為整體計劃性與具體工作性相結合服務,協調和規劃整個西江黃金水道流域的發展。
與此同時,西江黃金水道建設決策委員會下設秘書處和航道港口開發建設協調辦公室、航運管理協調辦公室、產業發展協調辦公室、流域水質保護協調辦公室等多個分支機構,分別負責組織安排會議、收集與發布信息以及各個領域的發展協調工作。
此外,通過兼職的形式,設立由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投資商組成的西江黃金水道建設咨詢委員會,圍繞西江黃金水道合作開發項目的可行性及發展前景進行研討,并負責向決策委員會提供西江黃金水道發展規劃方案。
構建完善的區域合作戰略發展規劃。兩廣共建西江黃金水道的總體戰略發展規劃,應該符合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空間發展戰略、原則和管治協調要求。所有發展規劃、布局規劃和工程規劃都要遵循協調省際市際利益、發揮區域整體優勢、增強區域綜合競爭力、加快一體化發展的原則,貫徹促進集約發展、鼓勵多元投入、避免重復建設、提倡公平競爭的思路。作者分別為梧州學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講師;本文系廣西教育廳2009年度課題、梧州學院2009年度重點課題階段性成果,項目批號分別為:200911 MS232、2009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