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婦們在超市冷柜前瞪著眼睛:PVC保鮮膜可能致癌,要買PE的,可別弄混了。一個個硬是要練成化學專家。普通百姓好比陷入了化學工業的天羅地網,不用吧,習慣了;用吧,揪心,仿佛看見細胞朝癌變加速度。這時節,人就盼著猛然間一舉沖天,天罡地煞沒個奈何。
怎么可能?保鮮膜只是日常生活之一小分子,你可以不用,以塑料碗蓋代替——塑料,還是化學物品吧;你已習慣每天吃復合維生素,習慣用洗潔精、洗衣粉、殺蟲劑,習慣考究的服裝送去干洗,習慣了染發,習慣了不粘鍋炒菜,習慣了洗發香波護膚品彩妝,習慣了合成衣物,棉加了萊卡才舒服,還有人造皮革包袋、塑料臉盆拖鞋雨披……要說下去,大概就是一千零一夜了。
化學工業,早已深入人類文明之骨髓,要剝離,除非敲骨吸髓,那還了得。客觀而言,化學科技是人類發明(發現)創造力的直接體現。當然,這也是人不愧為人的明證之一,從古老神秘的煉金術,門捷列夫畫出元素周期表,到化學家好歹有了燒瓶吸管等實驗用具,乃至現在大規模研發中心、生產車間……化學科技,好比仙女的神奇棒,點到哪里,哪里就化空無為城堡。人類的生活從此走上方便舒適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康莊大道。
要命的“但是”又出現了,這康莊大道走了也不過一兩百年,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個人體驗一石三鳥的便宜處才領略不及回味,化學物品的警鐘就敲響了,一聲緊似一聲。毒性、致癌、污染,雖然化學品還用著,化學工廠還開著,可這神奇的煉金術讓人感到了困惑甚至害怕,仿佛中了蠱,人和自產自用的化學品的夢魘開始了。
就說洗潔精,西方發達的且不論,咱們發展中的也不過用了二十來年光景。記得當初可是歡欣鼓舞,這下好了,不需費勁砸石堿,油膩膩的也不用去找煤球灰來擦洗了(煤氣統一了天下后,煤灰的芳蹤難尋),可現在我們卻從專家嘴巴里知道,洗潔精危機暗伏,長期用之,癌癥可能找上門。說是洗潔精的洗污力來源——表面活性劑主要所含的烷基苯硫化鈉毒性、滲透性很大!這種寫起來也費勁的化學物就在你洗洗涮涮時讓你發生癌變。雖然我們不是時刻泡在洗潔精里,也不是每個人都會中招,可曾經方便放心使用的東西原來是“暗器”,怎不心驚連著膽戰!回味起來,當初產品出來時,是否經過毒性試驗呢?毒性似乎不屬于潛伏“特務”,擺在那兒,有就有,沒有就沒有。或許專家們也都明白這些化學物品實際上就是些石油垃圾開發的副產品,什么芳香劑、清潔劑、殺蟲劑等等,甭管效用說得多好,包裝多好看,長期使用,對人體沒個好。皮膚受損不過影響美觀,免疫功能下降就麻煩了,血液系統受污染好比是中了陰毒。至于毒害到神經系統,輕的頭暈惡心,重的可就引誘細胞開“惡之花”了。有些含有烴類和烷基磺酸鹽的清潔劑,還可能導致不孕。到如今,危害張了榜,可產品也不見少,如何是好?化學工業集團是不想關門大吉的。只好自求多福,少用甚至不用。還能怎么著?
沒忘了2005年里關于不粘鍋“特富龍”材料有害健康的風波吧?有的說有毒,有的說特富龍本身沒問題,有毒與否取決于生產工藝。我注意到說沒毒或者問題不大的幾乎全和化學工業有關,比如生產商杜邦公司,比如化學專家、化工學會的人,而環保人士則嚴正指責特富龍事件是化學工業所犯的最嚴重錯誤。這件事情看來是沒個結果的,利益集團怎肯輕易撒手?吃化學飯的當然不會砸自家門面,且不說事業維系之高論,至少是安身立命之所在。
恍然,化學工業原本乃系人造人為,雖然創新了許多物質,豐富了人的生活,但終非順天之道,人終究要付出代價的。所謂天道不可違,實在不是紙上智慧。
忽然想起物質匱乏年代,清洗用普通肥皂,涂抹用橡皮而非涂改液(具毒性的苯類化合物),護膚就是普通的甘油,炒菜的鐵鍋已沿襲多少代,木腳盆雖然重,卻是天然原料……如此環保又遠離有害化合物。可轉念一想又啞然,追溯而上,古人所用不是更天然嘛,還用皂莢洗頭發呢,那可是天然化學物質。可是回不去了,雖然洗發液也添了皂莢,但不過是精細化工產業的一種原料罷了;而人們的口味已經被現代化工“異化”了,就好像口感好的食物,其實大半加了食品添加劑。
何為希望、虛妄和絕望三位一體者?化學合成物是也。生活中的無處不在,無處可逃。仿佛明知懸崖在前,已然狂奔,至多放慢腳步,即使懸崖勒馬,回頭似乎也難以有岸。
君不見,同樣是PVC,做成色彩繽紛造型別致的椅子凳子鞋子臺燈,也是實用還可愛。
天道和人道,纏下去吧,直至再來一次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