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旅游業,人們想到的往往是國際旅游業。其實,國內旅游業也是旅游業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下面我將從國內旅游業發展的現狀及對策兩個方面談一下我對國內旅游業的一些拙見。
一、我國旅游業的現狀
1.國內旅游業還處于從無序向有序的轉化階段,混亂局面在短時期內難以根除
由于國內旅游需求的急劇膨脹超過了企業自身的承受力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的宏觀調控手段所能達到的管理能力,各地旅游部門對國內旅游認識的滯后致使行業無章可循,更沒有切實可行的行業管理手段來規范和培育國內旅游市場。
2.我國旅游設施和基礎設施落后,投資相對較少
“軟”“硬”環境都不夠完善,我國對旅游設施的物質投入少,基本上是貫徹“以旅游養旅游”的方針。這種局面使旅游業的發展喪失了主動性,也喪失了巨大的現實市場,旅游資源也出現了很大的浪費。
3.匱乏的人力資源使國內旅游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潛伏著危機
旅游業需要自我約束和自我調控的行業紀律和行業素質。旅游業在中國作為一門新興產業,其行業文化積淀比較淺薄,行業培訓能力也是極為有限的。
4.國內旅游產品的供給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需要
中國旅游者大多屬于初級產品消費者,一些新奇的娛樂場所、海濱避暑、名聲較大的觀光景點和名勝古跡等較適合旅游者的需求。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希望花較少的錢和時間經歷最多的旅游活動。
5.旅游設施不配套,服務質量差
對景點建設,除國家指定的度假區外,外資不能插足,景點內設施落后,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衛生條件差。此外,服務質量差是旅游景點的通病。收費往往缺乏統一標準,且中外旅客有別。旅游消費品則品種單調,缺乏高質量的新穎產品,不能正確地引導旅游消費。
6.旅游業組織結構不合理,缺乏市場競爭機制
我國旅游業在體制上存在政企不分的現象。旅游企業沒有真正走入市場,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實體,制約企業的自我發展。同時,地區間在為數不多的旅游投資上各自為政,市場分割,重復建設,并實行地方保護主義。
二、發展我國旅游業的對策
1.擴大開放范圍,加快發展旅游業
我認為,我國國際旅行社市場應打破國家壟斷的局面,采取“擴大開放,適度保護”的策略,可與國外信譽好、經營實力強并富有招徠能力的旅行社興辦合資旅行社,利用它們的渠道網絡,廣徠客戶,只有客源擴大了,才能提高經濟效益,進而使與旅游相關的各行各業得益。
2.積極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設備,以完善與旅游服務相關聯的各項配套設施
只有在更大范圍內擴大對外開放,對與旅游服務相關的各行各業,積極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設備及管理經驗才是唯一可采取的途徑。
3.建立市場競爭機制,加強宏觀管理,全面提高旅游業的服務質量
對國有旅游企業,首先要轉換經營機制,實行政企分開,把企業推入市場,取消特權和保護,使企業能在市場機制下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營者,促進旅游企業提高服務質量,提高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4.加快發展旅游商品,吸引游客消費并擴大出口
為使我國更多旅游商品走出國門,對生產旅游產品的企業,國家應從多方面予以傾斜和扶持,使企業有生產經營旅游產品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還可通過合資、租賃和“三來一補”等多種形式,以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設備,擴大旅游產品的品種,提高商品質量,以滿足國外旅游者和擴大出口的需要。
5.加強旅游宣傳,招徠旅游客源
以往我國在這方面做得很不夠,必須加以改進。因此,我國應加強對旅游業的宣傳工作,每年劃出一部分經費,其來源可從各級政府稅收撥款,另一方面也可敦促各有關旅游企業支付一定的宣傳費用,群策群力,把宣傳工作做好。
6.重視旅游安全,建立有關法規和相應的管理制度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逐步深入,旅游地區的不斷擴大和國際游客的迅速增長,對游客的人身和財物安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層層落實,避免事故的發生。同時,建立有關法規和相應的管理制度。
總之,盡管國內旅游業的發展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但作為一項新興產業,發展前景是非常可觀的。只要我們提高認識,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積極發展,國內旅游業必定會出現一個生氣勃勃的嶄新局面。
(作者單位 河北省廊坊市電子信息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