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綱要》中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是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可見,操作材料是幼兒獲取豐富的科學知識、經驗的必要前提和關鍵。
一、科技活動中材料的作用
1.材料可以是教師的“代言人”
在教師與幼兒的互動過程中,材料充當了重要的角色,它雖然是無聲的,但在教師及時有效的調整中,給予了幼兒良性刺激和暗示,說出了教師未說的話,從而推動了探索的過程。不過,材料的暗示作用并不是獨立發揮的,它需要與教師的語言提示、行動參與和同伴的啟發、經驗共享等多種因素結合,才能激發幼兒的靈感。
2.適宜的材料是孩子的“良師益友”
倘若教師能夠為孩子提供適宜的材料以供他們動手操作和研究,那么這些材料是能引發孩子有效的建構性學習的,而且這種學習的效果甚至是一般正規學習的效果難以比擬的。我們應該牢記,由于幼兒的自主建構性學習在科技活動中占中心地位,因此材料、環境在幼兒學習的過程中是起關鍵作用的。所以材料是教師支持和推進幼兒學習的重要切入點,教師應遵循兒童的興趣和要求及時提供適宜的材料,給孩子一片廣闊的活動天地,最終通過材料的提供激發幼兒的思考,為孩子創設“發現的機會”。
3.備用豐富的材料庫,給予孩子自主選擇和收集材料的權利
例如:在利用廢舊物品加工科技小制作時,辰辰仔細地觀察著一塊廢舊的乒乓球拍,接著他從材料簍里找來了五個舊夾子,夾在乒乓球拍上,然后又扣上了三個雞蛋殼。辰辰興奮地叫了好朋友小杰、丁丁和東東,自豪地介紹說:“你們看,這是我做
的—海龜生蛋,像不像?”伙伴們激動地拍起了手,直呼:“真不錯,好棒!”于是,在辰辰的啟發下,小杰用一次性紙杯和舊報紙做了一條“章魚”;丁丁用幾片碎布疊了條“金魚”……這些廢舊材料經過孩子們自己的動手嘗試都變成了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這讓我們驚嘆于幼兒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而與此同時,這又讓我們看到了豐富的材料庫對于激發孩子操作欲的重要性——正是由于材料庫的存在,才使得幼兒能夠自主選擇材料,能夠充分地根據想象創造出造型各異的海洋生物。因此,放有多種材料的材料庫是極其必要的,這不僅是因為要給孩子充分的自主選擇權,給孩子充分的選擇空間,更是因為孩子選擇使用何種材料的過程本身就是激發孩子思維、想象和創造的過程。
當然,材料不是隨便什么,越多越好,備好充足的材料只是為活動的開展做準備,而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教師要仔細傾聽幼兒的各種想法;要關注孩子是如何思考和使用材料的。而且,材料的準備與幼兒的年齡特點也有關。在小班初期,材料的種類不宜過多。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教師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接近自然的低結構材料和半成品作為輔助材料。
二、在科技活動中材料的準備和投入從哪幾方面出發
1.引導幼兒從自己生活的環境里收集材料,變廢為寶
在幼兒的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接觸各種各樣的物品,我們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引導幼兒做有心人,隨時隨地收集身邊易得的、衛生的、安全的廢舊物品,設置班級“百寶箱”,引導幼兒在探索活動中根據需要自由選取材料,使探索活動更加豐富和深入。如在科技活動“響罐娃娃”中,我提供塑料瓶和可放在瓶中的東西,如黃豆、回形針等材料引導幼兒分辨聲音的不同。幼兒的探索興趣很高,已不滿足于現有的材料,此時我會及時引導幼兒在“百寶箱”中自由尋找、選取自己需要的材料,幼兒在選擇了不同的容器:藥瓶、易拉罐、茶葉罐、紙盒等后,在探索的過程中他們有了新的發現。然后將相同的物品放入不同的瓶罐中,將不同的物品放入相同的瓶罐中,將不同數量的物品放入瓶罐中,這時響罐娃娃發出的聲音也各不相同。由于新材料的加入,使幼兒的探索活動進一步深入了。
2.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豐富材料
新《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蔽覀冊趯嵤┻^程中積極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家園共同尋找材料,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欲。如:活動“各種各樣的紙”,活動前有的幼兒在家長
的帶領下去文化用品商店參觀、認識并購買紙;有的家長積極引導自己的孩子在家或外出尋找各種紙??茖W區成了紙的展覽會,幼兒面對各種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