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人類思想的體操,它對于思維的培養是毋庸置疑的。數學也同樣是諸多自然學科的基礎,其在初中的教學課程中也占據及其重要的地位。然而正是由于這種重要的地位使得數學在初中教學當中處于了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法;興趣
數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學好數學卻需要及其繁瑣的邏輯思維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然而這些正好是許多初中的學生所不具備的,這也導致很多的學生想學又學不太好,不想學還放棄不了,因為這個在中考中占據的分數是非常大的。
這種尷尬的局面是任何一個老師都不愿意看到的,我同樣也是如此,然而學好數學我認為必須要具備兩點:毅力和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個道理不言而喻,但是如何讓學生對枯燥的數學產生興趣,這個興趣能有多濃,能持續多久,這個問題就是需要商榷和解決的了;另外一點,在初中階段孩子們的心智水平發育還不是很完全,對于困難的克服能力還不是很強,也就是說意志往往比較薄弱,而恰巧數學又是一門需要長期學習的學科,短時間的努力就想收到效果是不太現實的,因此這就導致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學的好的越來越好,學的不好的就越來越差,甚至想放棄這門課程的學習。
從事初中數學教學的這些年,我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得出以下幾個觀點: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自主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個已經是老生常談的道理了,大家都會說,但是真正做好的沒有幾個,數學不像生物或者是化學等其他學科,學生的興趣往往比較濃厚,這類課程還可以通過實驗等教學方法充分抓住孩子們的好奇心理,進而轉變為學習興趣。然而數學卻是什么都沒有,既沒有豐富多彩的知識內容,也沒有妙趣橫生的實驗學習,有的只是枯燥的課堂講述和繁瑣的計算,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做到讓孩子們產生濃厚的興趣,數學是很多自然學科的基礎,同樣也是生活的基礎,任何的時候都不可能離開數學的計算和應用,邏輯的思維更是如此。我在課堂上就經常設計一些用課堂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中的情況的問題。例如:在一次課堂上我拿出一個紙盒子和五個不同顏色的小球,分別是紅、藍、白、黑、綠五種顏色,我將五個小球全部放到盒子里,然后抽出兩個同學來完成以下兩個問題:
1.從盒子中任取一個球,取到紅球的概率是多少?
2.從盒子中隨機取出一個球(不再放回盒子中),然后再從盒子中取出第二個球,用列表法或者樹狀圖表示出小明兩次取到的球所有情況,并求出兩次取到的恰好是紅球,藍球(不考慮順序)的概率。
第一個問題比較順利的得以解決,五分之一這個答案很容易得出,然而第二個答案就有點難度了,第二個配合操作的學生用自己的操作使同學們了解到抽取的概率,把抽象的概念和知識實際化,讓學生有一種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也大大激增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也增加了課堂的互動成分,這樣對于提高課堂效率確實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素質
初中生還處于一個心智水平高速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們有著非常豐富的想法,也有著異常充沛的精力。然而這個階段也是情緒不穩、容易出現問題的時候,在學習方面更是如此,要么就是成績節節高升,一帆風順;要么就是一落千丈,這些情況的出現我們不能只靠學生的運氣,而通過要我們努力去改變它,但是外因終歸是外因,它不是改變的根本辦法。根本的辦法是什么,就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素質和心理素質。
俗話說:先做人,后做事。這個道理在學習時,同樣適用,在初中的數學學習上更加適用。因為數學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一個步步積累的過程,想要立竿見影,那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然而這些正好是初中的學生所不具備的,這個時候的學生往往還沒有完全的脫離孩子心性,意志力比較脆弱,遇到挫折往往采取逃避或者是放棄的態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時時注意鼓勵孩子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繼續向前走,教會孩子們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要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鼓勵他們戰勝困難,勇創高分。
綜上所述,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的時候,我們不能沿用過去的應試教育的方法,要在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上求新求變,注重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明確只有高明的決策如果沒有執行力也是等于空話。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的過程中教會孩子們做人的道理,要讓學生們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能夠意志堅強,鍥而不舍,切實地提高孩子們的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喻平.數學教學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1-01.
[2]何小亞,姚靜.中學數學教學設計.科學出版社,2008-07-01.
(作者單位 四川省樂山市中區楊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