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教學中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學生喜歡上體育課,但部分學生卻不喜歡體育運動。究其原因,這里面既有課程內容的問題,也有教學方法的問題,還有學生怕苦、怕累、怕出汗的原因。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理念給體育教學帶來了前所未遇的機遇,提供了更大的活動空間,為改變體育教學中的不良現象帶來了契機。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談談激發學生體育運動興趣的措施。
一、創新課堂教學內容
在體育教學中,對教學內容加以思考、發揮和創新,以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出現,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調動起來。同一教學內容,可采用不同的練習方法。例如,在學習投擲鉛球時,可根據學生能力的大小,采用不同的重量,在不同的遠度設置不同的標記,讓學生進行投準練習;在背越式跳高教學中,根據學生喜歡籃球運動這一特點,教師在籃圈上吊一個排球,讓學生通過助跑、起跳,單手摸球,完成過桿前的輔助練習,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倍增;在長跑練習中,可使學生成一路縱隊,采用排尾趕超排頭,交替超越領先的方法進行練習,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學生的素質不同,身體特點不一樣,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學生學起來才有興趣,練起來才有信心,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動力,沒有興趣,學習就是苦差事。課堂以生動有趣的形式呈現,學生學起來輕松,做起來快樂,在學中玩,在玩中學,課堂上才有收獲。
現在的學生大都崇拜體育明星、體育健將,熱衷于追捧他們,喜歡模仿他們的動作、形象,熱愛他們的運動項目。根據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教師應加強自身的修養,歷練本領,提高自身素質,在各方面都給學生起到楷模的作用,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使學生真心佩服老師,模仿老師,吸引學生加強練習,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建立真誠的師生情感和平等的師生關系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能更好地去完成學習任務。教師要善于調控學生的情緒變化,使他們保持愉快、積極上進的心境。教師多接觸、了解、關心學生,以“母親”般的愛去溫暖他們,并主動參與到學生的練習、活動、游戲當中,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理解、信賴教師,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感情融洽,在團結友愛的氛圍中密切合作。
三、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
給學生主動探索、挑戰自我的機會。體育課不只是一門技能課,也是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課堂。學生在不斷克服訓練困難的基礎上向前推進,完成學習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在體育活動中,輕而易舉就能完成的動作并不多,即使完成了也不能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不利于自信心的樹立,因此,教師應打破傳統教育觀念,提高訓練要求。當體育場地、器材展示在學生面前時,教師可讓學生去探索,想出自己的訓練方法,讓學生面臨挑戰,在不斷戰勝挑戰的過程中樹立自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毅力。
另外,教師對學生的成功挑戰應給予及時的鼓勵,只有在鼓勵環境下成長的學生,才會懂得接受挫折和失敗,才會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繼續努力。
(作者單位 貴州省道真縣道真中學體育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