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提出了“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這三個并列的、互為支撐的目標,要求我們在物理課程的教學中不能過分或者一味地強調知識的傳授,而是要在知識的學習和技能訓練過程中使學生學到獲取知識的方法,學會學習,增強探究未知世界的興趣和能力。可以說,三維目標的要求不僅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同時也是對教師職責和教學目標提出的明確要求。我發現差異教學的課堂更能凸顯三維目標。
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差異教學案例來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來體現這三維目標的。
一、獨特講解,特多收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管是什么樣的課堂,沒有興趣的課堂都是死的。如果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就會變得積極主動,在一堂課中,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一定要用興趣抓住他們,才能讓他們真正地動起來。
案例:在講解《平面鏡成像》這一節課的難點平面鏡成像原理時,我沒有采用以往畫圖的展示方式,而是采用一種較為獨特的方法——剪紙法。當我用折紙來展現光線遇到平面鏡發生反射時,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聽懂似的點著頭。這種手法簡單、直觀,效果也很好。知識和技能不是生硬灌輸進去的,而是要講究方法,原先單一的講授可能會顯得知識點比較足,但往往會忽略學生的認知能力,只有讓絕大多數學生學會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二、隨機改變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快樂中掌握知識和技能,讓孩子們成為課堂最耀眼的明星
講課前我們一般會精心地備課,各個知識點用什么方法在頭腦中已經有了大概的框架。但當發現備課前的教學策略在實際教學中沒有多大功效時,一定要及時調整策略,變一變,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獲。
案例:一節物理課上,我正在講如何正確使用托盤天平這個重點和難點,我按照以前的教學方法先念天平的使用步驟及注意問題,當我念完以后,我發現只有那幾個平時物理特棒的孩子的眼睛有神,其他大部分學生們在木訥地聽著。我意識到是孩子們沒有參與進來,當然就沒有興趣去掌握知識了。怎樣才能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呢?我腦子一轉有了一個絕好的主意。“同學們讓我們做個游戲好不好?”話音一落,頓時同學們的腰桿直了,眼睛也有了光彩,“好,我們這節課的重點就是掌握正確使用托盤天平的方法,步驟剛才我已經說了,現在我們同桌兩個人一組,讓我們來互相扮演人體小天平,來稱量一下我們的物理課本的質量,好嗎?”學生們一看就來了興致,臉上也有了笑容,我趁熱打鐵,“我們的小胳膊就是我們的橫梁,手心朝上,變成我們的小托盤,腦袋就是刻度盤上的小指針,搖晃一下看一看靈不靈活?”頓時教室了有了歡快的笑聲,孩子們樂此不疲地伸展著胳膊,晃動著小腦袋,“用筆別在衣領上當成游碼,文具盒里的所有東西當成砝碼,兩支筆當成鑷子,下面我們開始吧。”同學們早已迫不及待,一聲令下,馬上投入到游戲中,等到學生們都玩得差不多的時候,我又選了幾個平時內向的孩子在講臺前面表演,一出錯,下面的同學馬上指出,并笑得前俯后仰。這堂課全體學生達到超出我想象的學習效果。
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全面了解學生物理學習各方面的差異,要在上課前做好全面的工作:備好課,備好學生。在備好課方面,我考慮最多的就是如何讓每一個學生參與進來的教學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興趣飽滿地投入到學習中,讓每一個學生成為物理課堂最耀眼的明星。
三、以點帶面,讓孩子們共同進步
總覺得自己的能力對提高課堂效率還是綽綽有余的,但事實有時事與愿違。反而放手讓孩子們自己交流,說不定還會有意外收獲。
案例:一天我在講解一道物理題時,無論我怎么使出渾身解數來講解,只有一半的學生聽懂了。我著急了,課堂上的一個細節引起了我的注意,王某正在問同桌,同桌幾句話就講得王某贊許的點著頭。是啊,為什么不讓學生來幫忙呢?于是我把時間交給了學生,讓他們自由討論。這時候全班同學像提前說好似的自由分成了若干組,一起投入到講解討論中。不用五分鐘的時間同學們的討論就結束了。結果全班97%的同學掌握。課后我詢問了幾個同學,為什么同學的幫助更有效?同學們說:“老師,可能是我們都是學生,我們的想法層面大致一樣,所以講解起來更容易聽懂。
是啊,我怎么忽略了這一點,我的思路站在我能理解的高度,卻忽略孩子們的理解能力。從那以后我經常采用這種方法,把時間放給學生,讓優生成為一個點帶動更多的學生。并且我也讓學生每周將自己認為重要的物理題記錄下來,然后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雖然一個學生每周只積累幾道物理題,但是通過他們之間的互相交流,他們學習物理題的數量是很大的,類型是眾多的。應該說以點帶面效果很好。
在教學中注重三維目標的整體發展,是實現短時、高效、低耗而又充滿愉快的學習的理想手段。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多多積累,一定會想出更實用的、更多的實現“三維目標”的方法。
(作者單位 山東省萊陽市羊郡鎮羊郡中心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