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適應21世紀人才的發展,江西省從2008年秋季起在普通高中開始實行新課程改革。通過兩年新課改的信息技術教學,在充分認識理解吃透“新課改”后,筆者認為其新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營造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實踐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提高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信息技術;學習興趣;課堂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是我們教學的任務之一,也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效率的有效途徑。本文結合“新課改”理念,就信息技術課堂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共創意興盎然的理想課堂,談談自己的一點拙見。
一、讀學生
俗話說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借用到教學當中也同樣適用,只是學生不再是敵人而是我們親密的合作對象,教學過程其實就是師生合作的過程,師生互動配合默契,整個課堂自然就充滿活力。因此,在開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前,我們必須對學生各方面情況進行細致了解,以求對學生大致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力量源泉,是學生能力培養與提高的前提。有了興趣,才能喚起學生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探求未知領域。而課堂教學方式的多樣性,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試問一個對學習沒有興趣的人,即使給他機會也未必參加,更何況主體,所以我們可以用以舊知識引進新知識、以游戲引難點的方法。游戲是學生最樂于接受的形式,也是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一種有效手段。由游戲開始,讓學生在玩中產生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學生會有一股迎難而上的勇氣,此時教師再順水推舟引出新課中有一定難度的知識點,學生也會樂于接受挑戰。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式學習
新課改提倡學生自主學習,這些理念對改革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信息技術學科所要教學的知識對學生來說可謂浩瀚無邊,不可能完全掌握這么多內容,只能無限地提升,不斷地獲取。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解決實際中碰到的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知識,獲取信息,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只有這樣,才能適應信息社會飛速發展的需要,走在時代的潮頭。
1.給學生提供勤動手、多訓練的機會
信息技術是一門知識性與技能性相結合的工具課程。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理論知識是技能的基礎,技能是理論知識的目的。只掌握知識沒有技能就如同紙上談兵。要真正把所學知道融入自身,還必須親身實踐,動手操作。我們要把培養信息技術的基礎操作技能作為主要任務,而動手去實踐、去操作是實現這一目的的基本方法。
2.學生之間信息的共享
在教學工作中,我發現許多學生不滿足書本知識,總試圖獲取更多的信息,這是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科強烈的求知欲望。為此,我們的教師要采取多種途徑,創造“信息共享”。交流討論能取別人之長補己之短。通過這種“信息交流”,不僅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既延伸了課堂教學內容,又增加了學生的信息知識。
四、巧妙運用方法方式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深入分析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巧妙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方式,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意識,讓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
1.合理運用各種教學方法
講授、演示、任務驅動、分層教學等教學方法是信息技術課堂最常用的幾種教學方法。在以任務驅動為教學模式的信息技術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