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教學需要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毙抡n程標準中突出了“以人的發展為本”課堂教學的進程,就其本質來說是師生思維雙邊活動的過程,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但農村學生的思維仍不充分,就如何培養農村學生的思維能力談點滴體會。
一、創造學習情境,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農村小學生的思維依賴性強,較多處于被動思維狀態。因此,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抓住時機,創造情境,把學生的情緒引進與學生內容有關的情境中激發學生探求的迫切愿望,讓他們主動動腦思考,動口表達,主動地獲取知識。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創設操作情境,形成樂趣,提高思維的主動性。我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內容,通過讓學生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試一試等實踐活動,引導、發展學生思維。讓學生自制學具,人人參與動手操作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使學生學習思維處于主動狀態,樂于思考,培養了思維能力,從而調動學生探求新知的積極性。
二、變換思考角度,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在教學中,要精選習題,要鼓勵學生多思考,在解法上不拘一格,并注意從多種解法中對比分析,盡可能采用靈活的簡單的方法去分析解決問題。圍繞同一問題,讓學生不斷變換角度去思維,拓寬思路,并讓學生對比分析,選擇最優方法達到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的目的。另外,還可以在教學中適時地提出發散式問題,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不斷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提高計算速度,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農村小學生的思維緩慢而不敏捷。計算的快慢,直接影響思維的發展,因此,進行提高計算速度的訓練,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進行計算速度的訓練,在課堂中通過口算、搶答、游戲等形式進行。并要注意教給學生簡算的方法,讓學生在計算中自覺運用。如,在求長方體的體積時,方法多樣,我引導學生講出算理,讓學生通過公式變形,最后使學生歸納出長方體體體積較為簡便的計算方法,即也是用面積×高求出。既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因此,通過長期的速度訓練,能促進思維發展。
四、加強語言訓練,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農村小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較低,不能用語言完整清晰地口述思維過程,特別是數學語言更是缺乏,阻礙思維發展。因此,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對學生進行數學語言訓練和發展思維勇的重要環節。農村的小學生更要加強數學語言訓練,為此,教師要耐心聽學生說,鼓勵學生敢說,培養學生會說,引導學生說好。所以,教師要長期地對學生進行說的訓練,要強調學生對每個算理的正確表述,規范學生的語言。
當然,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不充分還有其他方面,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途徑和方法也很多。只要教師結合教育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學習提供良機,科學地、經常地、多渠道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思維能力,就能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數學學科的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 江蘇省興化市垛田鎮蘆洲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