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語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是教師對學生勞動成果的評定,而學生往往對作文評語看得很重。作文評語的籠統往往會使教師的作文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學生信心也會因此受到挫傷,寫作能力的培養也會因此而變得艱難。而好的作文評語往往能鼓勵學生寫作的熱情,激發學生創作的靈感。我記得自己在高中階段,最喜歡上作文課,最期待發下作文本的那一瞬間,最渴望看到老師用醒目的紅筆對我的作文做點評,我甚至覺得老師的每次點評都能點燃我心中創作的火花。因為有高中時代的切身體會,在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手中的筆,利用批改作文的機會和學生構建起心靈的橋梁。
“皮格馬利翁效應”即期望和贊美能產生奇跡,這一效應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同樣適用。作文教學尤其是在學生作文的評語中恰當使用“皮格馬利翁效應”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給學生作文寫評語最忌諱求全責備,而是應該帶著放大鏡,發掘哪怕是一絲絲的閃光點,也應及時加以點評。我的語文課代表是個很喜歡寫作的女生,愛看書、喜歡寫隨筆,但是水平很一般,常?;㈩^蛇尾,但是每次看到她那期待的目光,我都覺得不能打擊她。于是我把對她的期望放在了評語中。她的作文開頭都很精彩,“大家手筆,開篇不俗”“言簡意賅,直截了當”“懸疑重重,引人入勝”,我對她的贊美從不吝惜筆墨。對于她倉促的結尾,我并沒有直接評價,而是有點調侃地問她“還有續集嗎?”“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很奇怪,我沒有對她多說額外的話,沒有批評,沒有贊美之后的“但是”,她的作文結尾卻有了明顯的進步。我在她的評語中沒有非常具體的指導,但處處洋溢著我對她寫作內容的贊美。其實哪怕是再平庸的作文,只要教師懷著熱愛他們的感情仔細閱讀,總是可以發現其中的一些優點的。
“皮格馬利翁效應”提醒我們: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決條件。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切記:不要視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為兒戲,因為要想讓一個人重建自信,不知比破壞一個人的自信心要難上多少倍。對于厭倦寫作、作文寫得差的同學更需要鼓勵,更需要幫助他們樹立自信。魯迅先生說過,“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蔽覀儾荒芷谕麑W生在一次作文評價后就會立竿見影。對寫作已失去信心的學生,教師更不能失去耐心,此時的作文評語更應該寫得婉轉,有啟發性,讓學生看到自己文章的閃光點。記得我2008年教高一的時候,第一次寫作文《回憶》,有一位學生只寫了半張作文紙就結束了,比流水賬還簡單。我當時就愣了,這是什么作文,還用寫評語?重寫!轉念一想,這水平重寫能寫出什么花樣來。怎么辦呢?看著這篇“一無是處”的作文,我想不出來該怎樣評價。我欣賞著他還算漂亮的字跡,突然眼前一亮,“你的字跡俊秀,令人賞心悅目”“題目醒目,觀點明確”,就這樣我用剩下的半張作文紙給他寥寥幾行字的作文寫了評語,最后我寫到:“其實你的文章框架已經有了,剩下的就是補充內容,你走過的十六個春秋里,什么是你最難忘的,能不能講給老師聽聽,讓老師也能分享你的喜悅,分擔你的憂愁?”當這個學生的作文再次呈現在我眼前的時候,已經是一篇400多字的完整的作文了,雖然語言還不夠流暢,敘述還不夠生動,但比起第一篇作文已是天壤之別了。他在作文本中給我留了一張紙條:“老師,從沒有人表揚過我的作文,我覺得我是寫得最差的那一個”。我在那張紙條的下面寫到:“你一定會寫出最美的文字,因為你有一顆愛美的心靈?!碑厴I后,看到他給我寫的長信,游刃有余地駕馭心靈的語言,我真的非常欣慰,我似乎看到了一個充滿自信的年輕人站在我的面前,不僅僅在寫作上,更是在做人上。
“水能行舟,也能覆舟?!弊魑脑u語要做到筆下留情,其實也并非容易事。首先要有一顆愛心,只有愛學生,才能從學生出發為學生著想,才能潛心投入。有這樣一句話,我覺得說得很有道理:各人有各人優越的地方,至少也有他們自以為優越的地方,在其自知優越的地方,他們固然喜歡得到他人公正的評價;但在那些希望出人頭地而不敢自信的地方,他們更喜歡得到別人的恭維。學生也是如此。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可能今日栽樹明日結果,需要日積月累,需要潛移默化,需要鼓勵,需要贊美。在作文課上,當我手捧作文本時,我常常會與學生期待的目光不期而遇,我能感受到他們的需要,需要我對他們的肯定。其實換一個角度,我多么希望他們能看到我對他們的期望,能看到我對他們贊美的語言里那一份真摯的等待。教師,應小心地保護、極力地肯定學生作文中微弱、朦朧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敢于創造,勇于探求的精神?!笆澜缟蠜]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在作文點評中要讓性情千差萬別的學生對評語心悅誠服,教師就必須準確掌握學生的個性特征。評語也要賞心悅目,“操千曲而后知音,觀千劍而后識器?!敝灰袗坌?,只要有耐心,教師筆尖流淌的涓涓溪流一定會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靈,就像皮格馬利翁那樣,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贊美與期待的目光中,我們收獲的將會是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ㄗ髡邌挝?青島商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