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教師和學生交流溝通的工具,教師語言技巧運用得好壞,直接關系到課堂效果。馬卡連柯說過:“同樣的教學方法,因為語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這就是教學語言的價值所在。對于職高政治課教師來說,要想改變政治課堂枯燥、抽象、沉悶的舊貌,使政治課充滿生機活力,就必須努力塑造自己的語言形象,提高自己的語言素質,讓語言成為傳道授業解惑的真正“利器”。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科學準確
政治課本身理論性強,且術語較多,這要求我們對于概念和原理的表述,必須準確,絕不能含糊不清,模棱兩可,更不能為了追求語言的生動形象,以詞害意,甚至忘了科學性、教育性,使課堂語言蒼白無力。如: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地位和二者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問題,首先這二者的市場地位是平等的,都要遵循等價交換原則,都要在法制軌道內開展平等競爭;但二者在我國基本經濟制度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平等的,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而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讓學生注意這二者的市場地位和國民經濟地位以便能更好地區分它們。
二、清晰流暢
語言清晰流暢是政治教師最基本的素質。語言清晰,要求教師字正腔圓,清新明亮,講話有韻味,使學生悅耳傾心。講課觀點明確,思路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層次性強也是政治課教學語言清晰的核心要求。一堂課先講什么,后講什么,強調什么,落實什么,教師必須心中有數。
流暢的語言表達就是要摒棄習慣性的廢話、重復、停頓的毛病。教師要把教學內容,通過自然、連貫、輕松、流暢的語言,行云流水般地表達出來,讓學生在一種和諧的語言氛圍中學習知識。必須做到:
1.政治教師要把語言流暢作為自己的第一要求,在思想上引起重視。
2.多聽聽相聲、評書,學習相聲、評書演員駕馭語言的技巧。
3.進行朗讀練習和與周圍的人多進行語言交流。
三、節奏和諧
語言的速度快慢、力度大小、語調升降等都是形成教學節奏的基本因素,把握好語言節奏會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對教學重點或難點,要“濃墨重彩”,重錘敲打,而對次要部分,則“輕描淡寫”,微風拂過。關鍵時,緊鑼密鼓;精彩時,急管繁弦。講到歡樂處,聲音要輕快;講到憤怒處,聲音要激昂;講到悲傷處,聲音要低沉……語言速度的變化,要服從內容的需要。
2.把握好語言的抑揚頓挫。語調的高亢是“揚”,語調的低沉是“抑”。為了表達一種內容就必須帶一種一氣呵成的語勢,像飛瀑激流,氣吞長虹,動人心魄;有時為了表達另一種內容,語言宜平緩清晰,一字一句,猶如溪流滴水,叮當有聲。
四、富于情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要將“理”傳達給學生,必須做到“情通”,然后才有教育意義上的“通情達理”。要使自己的語言感人,就應當在語言里傾注激情,只有情深,才能意切,才能理透,才能感人。講述教材要有熱情。教師只有切實理解教材內容,把握教材情感切入點,才能以真實的感受和飽滿的熱情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學生要有感情。教師要有誨人不倦的精神,對學生不理解、不明白的問題,要耐心講解,不能有半點的厭煩和急躁情緒。健康的情緒使人精神振奮;相反,則會抑制他們的思維情感活動。只有對教材、對學生充滿感情,課堂教學語言才能展示出豐富的情感。
五、生動形象
政治課教學理論抽象內容枯燥,要想讓學生想聽、愿聽、樂聽,教師必須把抽象的知識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使學生通俗易懂,可結合名言趣聞、社會熱點,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增強課堂效果。
在學習高一經濟常識《銀行的分類》時,幾家銀行的特點可以這樣概括:
中國人民銀行:銀界舞龍頭,吸儲開源作砥柱。行家行虎步,金融調控領潮流。中國建設銀行:支持貸款住房,走進新時代。扶助成功創業,迎來大前程。中國工商銀行:銀助廠興,聚江攬存成活水。行融資潤,扶工促貿涌春潮。中國農業銀行:疏通信貸溝渠,興國擔大任。拓寬金融領域,支農奔小康。
運用通俗易懂的打油詩,可把枯燥的知識形象化,使學生對這一知識點掌握得更加牢固深刻。
六、風趣幽默
幽默是教師智慧、學識、機敏、靈感在語言運用中的結晶,是一瞬間閃現的光彩奪目的火花,是性情豁達,思想樂觀的自然流露,是一種健康而完備的精神狀態,也是構成優秀教師品質的一個要素。比如:在講到“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時,引用元曲《越調·憑欄人·寄征衣》:“欲寄君衣均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身難上難。”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主人翁“寄”與“不寄”自身包含的兩面性——寄(君不冷,但君不回);不寄(君冷,君可能回),從而使學生理解任何事物都包含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這樣,通過列舉身邊常見的淺顯事例,使學生感覺“矛盾”并不抽象,它似乎就在身邊。
“舌頭是心靈的翻譯家。”豐富多彩的情感要靠豐富多彩的語言來表達。政治教師要善于運用“語言”這把利器來優化政治課教學,讓政治課教學煥發出自身的無限魅力。
(作者單位 山西省澤州縣高級職業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