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與教師的信息素養有機整合,一方面,可以超越狹隘的教育內容,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讓教學“活”起來,從而喚醒學生的創新意識,使他們想創新、敢創新、會創新;另一方面,可以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成為知識的探究者、建構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改變教育觀念,增強信息意識
現代教師不僅要有愛崗敬業的精神、淵博的學科知識以及先進的教育思想,還要具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與學習的能力。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教師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新世紀、新時代的教育則要求: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自己汲水和取水。
二、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在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今天,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已成為必需,那么如何來提高教師自身的信息素養呢?
教師應積極參加各種有針對性的培訓,通過多種途徑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1)在網絡上建立自己的博客,并與其他教師交流。重視并堅持寫博客是培養教師信息素養的重要途徑。(2)多在計算機教室上課。要充分創造條件,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中。(3)多用電腦處理日常事務。
三、運用好網絡教學資源
以多媒體的形式將課堂內容科學有機地“整合”,使學生進入視聽、思考并用的教學環境,使教學活動更為符合人的認知規律,達到突破抽象思維的難點與局限的目的,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益和更高的學習效果。
下面以物理學科為例,研究實踐以完成資源庫中課件集成的整合。(1)超越時空,展示日常生活中物理現象和科技成果。有些物理現象只能在特定的環境下才能觀察到,有的科技成果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一時無法“搬到”課堂上,如:海市蜃樓,火箭發射等,如果把這些做成多媒體課件及時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2)形象展示復雜物理現象和過程。對許多復雜物理現象和過程在課堂教學中用語言、文字、圖片很難把它們講清楚,學生很難想象出它們的具體情景,利用多媒體課件,如“水的沸騰”“聲音的傳播”“凸透鏡成像規律”等,變靜為動,變難為易,形象地幫助學生理解具體情景。
總之,課堂教學與教師信息素養的“整合”的整個過程是先進教學理念、教學思想的展現,是在教學理論指導下的大膽嘗試。我們每一位教師應本著“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努力地把課堂教學與自身信息素養進行有機地整合,為培養將來社會需要的現代化人才而不懈努力。
(作者單位 河北鹿泉市大河鎮曲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