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教書育人的職業,教學過程中免不了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批評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成長的過程中向著正確的方向穩步向前發展。如何讓批評像習習春風吹拂學生的心扉,像潺潺流水滋潤學生的心靈,在潤物細無聲中發揮作用呢?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用“藝術化”的手段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
一、無聲式批評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它能夠無聲而準確地將內心想法傳達表示出來,在面對犯錯誤的學生時,老師可以運用無聲的眼神來進行批評教育。例如:有一次我發現教室地上有紙屑等物,于是我要求同學們把座位周圍的垃圾拾起來,同學們紛紛動手清潔地面。這時,我發現一位男生悄悄地用腳將自己座位下的紙屑踢到前面同學的位置下,我對此情景并未大聲呵斥,而是輕輕地走到他旁邊,然后雙目緊緊地注視著他,一開始他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端坐著,可隨著注視時間一長,他開始心神不寧了,終于彎下腰伸手將紙屑撿了起來并扔進垃圾桶里。這時,我的目光不再嚴厲而是充滿了贊許,并摸了摸他的腦袋以示表揚,他的臉上也露出了愧疚的笑意,自此他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老師的目光只要恰到好處地剛柔并用,就能發揮良好的作用,達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效果,讓學生在自覺狀態下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
二、欲擒故縱式批評
有些學生性格倔強,若是動輒以嚴厲的態度對待他,反而會激發他的敵對情緒,結果會事與愿違。如何讓他能主動承認錯誤呢?欲擒故縱不失為一種良策。有一位同學因一些小事與同桌發生摩擦,一氣之下他將同桌的飯盒扔了出去,結果飯盒被摔壞了。我知道依他的個性是不會輕易認錯的,于是我在課余時間找到他與他交談,而交談的內容絲毫不涉及飯盒一事。開始時,他用一種防備的心態對待我,可是漸漸地隨著輕松話題的展開,他的態度也變得隨和起來,最后我們完全像朋友一樣交談著,他主動向我解釋飯盒一事,并表示自己錯了。我開玩笑地說:“那么漂亮的飯盒被摔壞了真可惜,它的主人不但傷心而且沒法吃飯要餓肚子了?!彼膊缓靡馑嫉匦α?。到了下午,他將一個同樣的飯盒送到同桌的手上,兩人和好如初,而他從此對我更加信賴,師生關系也有了進一步改善。
三、無意式批評
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老師無意說出的話、無意做出的舉動往往能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甲同學犯了某種錯誤,然而他并未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而乙同學正好在這方面做得好,于是老師可以在全班對乙同學進行表揚,讓大家向他學習,在這種情況下甲同學能夠從老師對他人的表揚中明白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缺點。這樣,老師在不點名批評的情況下就能讓學生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既給了他機會,維護他的自尊心,又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四、表揚式批評
有了錯誤就應當給予批評,這是不變的定律,但如果一個學生總是犯同樣的毛病,那么一次又一次的批評也就變得蒼白無力了。面對這種情況的出現,老師該怎么做呢?其實很簡單,老師要做的就是去挖掘他的閃光點并給予放大。所以,老師表現出來的態度應當是和藹的,面對犯錯誤的學生不應當有絲毫的煩躁厭惡之情,在分析情況時,對于缺點應做到輕描淡寫,對于可取之處就應當給予肯定和稱贊,讓學生感到自己的進步,一個小小的進步會給學生動力,老師的表揚會讓他覺得老師在關注他、重視他,從而更能激發他的上進心,正所謂我們常說的“老師的一句話也許會改變學生的一生”。
其實,每個學生都會犯錯,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并不可怕,只要老師以平常心去待之處之,將批評“藝術化”,那么學生就一定會高高興興接受,在輕松愉快中去完善自我。
(作者單位 河南省洛陽市吉利區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