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是學生的引領者,學生所學的大多知識都是來自于學校。小學生聽老師的話,教師在課堂上所教授的知識、布置的任務,學生都會認真完成。而小學教師隊伍的年輕化,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到新觀念、新方法方面的教育。
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對于教師來說,能夠部分取代黑板、粉筆等傳統(tǒng)教學工具,并能幫助教師和學生處理多種事務性工作,提高了教學效率。作為備課工具,運用信息技術可進行材料編輯、情報檢索、文字處理以及教學資源管理的收集及剪輯等工作。
那么,小學生對于課堂上使用信息手段到底持什么樣的態(tài)度呢?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非常喜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使得課堂教學氣氛更加活躍。書本知識可以用有趣的動畫表示學生沒去過地方、沒見過的景物,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視頻等多媒體手段進行展示,學生學到的東西顯然更多。因此,學生都非常喜歡老師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學生表示,有沒有都無所謂。通過談話筆者了解到,在這一部分學生看來,雖然計算機展示的東西很有趣,但是考試的時候,這些都不考,以前沒有使用計算機也一樣考出了好成績,所以,他們認為信息技術在課堂上使用只是使教學過程變得有趣了,沒有實際意義。
教師在課堂上使用信息技術只是為了使教學過程變得有趣嗎?不是的,信息技術擁有強大可靠的存儲能力、快速精確的處理能力、重復而又多變的工作方式以及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信息的能力。它有靈活的人機交互的特點,可以像一位知識淵博、反應迅速、誨人不倦的輔導者一樣,為學生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服務,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計算機輔助教學是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的一種傳統(tǒng)形式。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向?qū)W生傳授新知識、新技能,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與技能,啟發(fā)并促進學生發(fā)現(xiàn)客觀事物的普遍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等。”目前,交互式多媒體,將各種媒體資料相連,使以往以文本圖形為基礎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變得更有吸引力。
由此可見,信息技術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教師教授知識的方法更多樣,學生知識掌握得也更扎實。信息技術作為人類至今所擁有的功能最齊全的一種工具,可以進行如文字處理、制作電子表格、數(shù)據(jù)管理以及作為出版中心、通信助手等各種工作。
(作者單位 重慶市萬州區(qū)走馬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