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現代英語課堂強調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構建預學、探究、提升的高效課堂模式,既關注到教師的教,又關注到學生的學。
關鍵詞:預學;探究;提升
一、研究背景
在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小組合作的程度不夠,學生“被Yes”現象很普遍,學生對知識的整合提升的能力有待加強。為了構建高效課堂,本校將視野聚焦于“預學、探究、提升”的課堂模式,旨在促進師生自能發展的同構共生。這種課堂模式針對各科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引導教師在實踐中去領悟新課程的教改理念和素質教育的精髓,激發教師不斷地實踐、反思和創新。在英語課堂中,本人積極嘗試轉變教學方式,把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生本課堂作為有效教學的核心。
二、預學
預學,即“自主預學”。它是課堂教學的準備過程。它首先強調的是教師的預學:在掌握學情的基礎上,通過組內集體備課,找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把握相關內容的邏輯聯系,研究出預學案。當然,預學的過程主要是讓學生自我預習的過程。學生通過預學能提前思考、嘗試解決課上可能會遇到的部分問題;同時要鼓勵學生善于發現預學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然后帶著疑問和興趣去聽課。
我在上Project: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一課中,要求學生寫影評。本人在預學材料中羅列了哈利·波特系列叢書和電影的名單,要求學生小組合作,在課前利用網絡等信息資源選取其中某部影片,簡述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并用五句話概括情節。這部分預學案的設計是本課的一個亮點。由于經過資料的定向搜集,課堂上學生寫影評就言之有物了。可見,沒有預學,老師無法走進課堂;沒有預學,學生不會積極地融入課堂。教師要教會學生學會預學,掌握科學的方法,養成良好的預學習慣。
三、探究
探究,即“合作探究”。它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中心環節。探究活動中,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指導下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師生共同探索新知識。探究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團結合作、大膽創新的精神。課前,教師精心設計探究性學習的問題,學生通過自主、協作的方式解決問題是合作探究的核心,有利于培養學生高級思維的能力。探究型學習模式不僅重視學生獲得知識,而且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學為中心,在做中學。探究學習具有自主性、實踐性、過程性和開放性等特點。應該說,探究是以自主學習為前提的,以合作學習為動力的一種學習方式。探究式學習的意義在于實現了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的轉變:從關注教師教學向關注學生學習轉變,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從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
例如,在模塊十第二單元Reading:“People on the move”一課中,在與學生分析了課文段落和淺層問題后,我在“Deep Understanding”過程中,設計了3個開放性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