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特點是以學生解題能力的高低為標準的一次性選拔,這就使得臨場發揮顯得尤為重要。由于這次考試與其他考試不同,可能導致部分同學精神上高度緊張,考前想的很多,會產生波動;但是我們只要講究高考數學應試的藝術,正確運用數學高考臨場解題策略和技巧,預防各種心理障礙造成的不合理丟分和計算失誤及筆誤,挖掘思維和知識的潛能,還是能把高考數學成績提高一個檔次。考試中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發揮自己的水平,根據我的觀察和分析,同學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數學題的解答。
一、調理大腦思緒,提前進入“角色”
考前要摒棄雜念,排除干擾思緒,精神要放松,情緒要自控,使大腦處于“空白”狀態,創設數學情境,進而醞釀數學思維。通過暗示重要知識和方法、提醒常見解題誤區和自己易出現的錯誤等,進行針對性的自我安慰,從而減輕壓力、輕裝上陣,使思維單一化、數學化,以平穩自信、積極主動的心態準備應考。保持心態平衡的方法有三種:①轉移注意法:避開監考者的目光,把注意力轉移到某一次你印象較深的數學模擬考試的評講課上,回憶考試原則,有效得分時間。②自我安慰法:如“我經過的考試多了,沒什么了不起”,“考試,老師監督下的獨立作業,無非是換一換環境”等。③抑制思維法:閉目而坐,氣貫丹田,四肢放松,深呼吸,慢吐氣,如此進行到發卷時。
二、摸透試題,答題要做到準、快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剛拿到試卷時,不要急于求成,可先按試卷上題的順序從頭到尾看一遍,可使考生對試題的數量、類型、難度以及所占的分數等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通覽全卷是克服“前面難題做不出,后面易題沒時間做”的有效措施,也從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題”。為制訂答題時間的安排和答題的秩序打下基礎,然后穩操一兩個易題熟題,讓自己產生“旗開得勝”的快意,從而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以振奮精神,鼓舞信心,很快進入最佳思維狀態,之后做一題得一題,不斷產生正激勵。考試時要沉著、冷靜、細心,本著“先易后難”的一般解題順序一個一個地完成,答題時要力求準與快,以準為基礎。解題時一定要有的放矢,簡明扼要,切忌畫蛇添足,空談泛談; 不要這個題目動動手,那個題目動動手,又都想完成,結果一個題目也做不完。正確處理好答題中準與快的關系。
三、搞好四大關系,力爭多得分
(1)搞好審題與解題的關系。有的同學對審題重視不夠,匆匆一看便急于下筆,以致題目的條件與要求都沒吃透,至于如何從題目中挖掘隱含條件、啟發解題思路就更無從談起,這樣解題出錯自然多。只要耐心仔細地審題,準確地把握題目中的關鍵詞與量,從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準解題方向。
(2) 搞好“會做”與“得分”的關系。要將你的解題策略轉化為得分,主要靠準確完整的數學語言表述,這一點往往容易被忽視。因此,考試結果出現“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情況。有的考生拿到題目,明明會做,但最終答案卻是錯的——會而不對。有的考生答案雖然對,但中間有邏輯缺陷或概念錯誤,或缺少關鍵步驟——對而不全。所以,在做題時,會做的題目要特別注意表達的準確、考慮的周密、書寫的規范、語言的科學,防止被“分段扣點分”。經驗表明,對于考生會做的題目,閱卷老師則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分,分段給點分。
(3)立足中下題目,力爭高水平。平時做作業,都是按所有題目來完成的,但高考卻不然,只有個別的同學能交滿分卷,因為時間和個別題目的難度都不允許多數學生去做完、做對全部題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題目。中下題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試題的主要構成,是考生得分的主要來源。學生能拿下這些題目,實際上就是數學科打了個勝仗,有了勝利在握的心理,對攻克難題會更放得開。
(4)確保運算正確,立足一次性成功。高考是限時限量的選拔性考試,時間很緊張,不允許做大量細致的解后檢驗。在答卷時,要在以快為上的前提下,要穩扎穩打,字字有據,步步準確,要盡量準確運算(關鍵步驟,力求準確,寧慢勿快),立足一次性成功。解題速度是建立在解題準確度基礎上,更何況數學題的中間數據常常不但從“數量”上,而且從“性質”上影響著后繼各步的解答。所以,不能為追求速度而丟掉準確度,甚至丟掉重要的得分步驟。
總之,實現高考目標需要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生活習慣,堅強的意志,優秀的品質等。只要考生能夠很好地把握住這些要素,高考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冀州市滏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