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在現代信息環境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培養創新能力
師生之間深厚的感情是搞好教學的前提,一個不熱愛學生的老師永遠也不會成為優秀的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催化劑。只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形成一種團結進取、協調融洽的心理氣氛,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敢于大膽質疑,大膽創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巧妙運用一個笑話、一個繞口令、一個謎語,也可以采取讓學生聽聽音樂等方法,都能起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再者,老師在課堂上哪怕是投給學生一個期待的目光,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個滿意的微笑,都會使學生受到震撼。
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
上機操作是信息技術教學的一大優勢,通過上機實踐,學生可以手腦并用,從理論到實踐,在直觀形象的操作中不斷加深對事物規律性的認識,容易形成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但是,上機操作課如果組織不好,加上大多數學生的自律性不高,極容易將學習氛圍濃厚的課堂變成“網吧”。教師除了在內容上選擇更加貼近學生生活的操作實例外,在課堂上學生操作前首先強調主要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然后在上機操作的同時要求學生完成幾個問題:學生通過這次上機操作想要了解哪些東西,記錄本次上機的簡要操作步驟、疑難問題及遺留問題。
三、分組學習,引入競爭
同一個班里,學生的計算機能力水平有很大的差異。將全班學生依照學業水平、個性特征、性別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由于小組學習介于班集體教學和個別學習之間,所以較容易發揮集體學習和個別學習的長處。小組學習將班級學習和個別學習下學生個體間的學習競爭關系改為“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的關系,將傳統教學與師生之間單向交流改變為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對學習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學效率,也促進了學生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
四、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我讓學生用電腦設計明信片,并評出“最佳設計獎”。出乎預料的是,有些學生居然能用各種不同的軟件設計,并且設計得非常漂亮。我讓每位學生打印出他們設計的名片,當學生拿到自己親手制作的名片時,一定會將它珍藏。在這里,不僅僅是知識的應用,更多的是學生智慧的結晶。這樣學生就體驗到創新的快樂,使他們愿意創新,從而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在教學中,把信息技術學習與創新思維訓練緊密結合起來,學生才會學得生動,學得活潑,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培養。信息技術教育的推進,促進了學習方式與教學方式的變革,只要我們大膽創新,不斷挖掘,信息技術一定會在教育領域中起著巨大推動作用,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培養。
(灤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