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的中職生大部分數學基礎比較薄弱,對數學不感興趣,有的甚至喪失了學習信心,自暴自棄,給學校管理和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數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基礎課,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專業(yè)課和其他學科的學習進程,也影響到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所以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有待提高。本文從三個方面探討了如何做才可以達到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學習興趣
從事教學工作多年來,發(fā)現大量的中職生數學基礎比較薄弱,對數學不感興趣,望而生畏,怯而止步,有的甚至喪失了學習信心,自暴自棄,導致成績低下,形成了數學學習障礙,同時也給學校管理和課堂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數學其實也是一門很重要的基礎課,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專業(yè)課和其他學科的學習進程,也影響到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作為一名中職數學教師,如何幫助學生克服畏懼心理,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如何在數學課堂中提高教學效果,促使學生數學能力和素質的提高,是中職數學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下面,就這個問題來談談本人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愿意學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應該先改變學生“數學枯燥無味”這一觀念,讓他們體會到數學的趣味,把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fā)出來。興趣是一個人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的積極、主動的意向活動。只有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才會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堅定性和求知欲。古今中外的科學家、發(fā)明家,無一不是對所探討的問題有濃厚興趣才獲得最后成功的。只有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達到學進、學好、學透的目的。因而中職數學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應當時刻關注中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迎合學生心理需要的教學情境,來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可以巧妙運用有關資源,進行課前引入,先把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出來。其次,可以適時開展活動,例如,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教學軟件或教學游戲,使枯燥乏味的數學公式推導、計算活潑生動;可以引用生活、生產實例,使數學的理論知識易學、易懂、易記;給學生們講當今世界聞名的數學家、政治家、經濟學家的傳奇故事來引入數學的過去和未來,從他們的成長道路中,滲入數學的發(fā)展史。再次,可以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與互動。 “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于真理的追求。”師生間的信任關系,將直接影響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最后,教師要給予及時的、正確的評價和表揚,從而來穩(wěn)固學生的學習興趣。美國教育家布盧姆也曾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性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更加輕松、更加迅速。”
二、加強數學課與專業(yè)課和實際生活的相結合,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課與專業(yè)課的密切聯系和數學的應用價值
職業(yè)教育的方針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yè)為導向”,從傳統(tǒng)的升學導向轉變成了就業(yè)導向。所以,這就要求中職數學教學應該以就業(yè)為導向,以“實用、夠用”為原則,應該與專業(yè)課緊密相結合,達到數學技能與專業(yè)技能的銜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注重數學在生活和專業(yè)方面的應用,要緊扣中職學校專業(yè)教育的特點,在立足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專業(yè)需要和學生實際情況,收集大量與專業(yè)相關的數學實例,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分析、討論和解決,不斷激化學生的學習興趣,認識到數學的作用,提高他們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解“函數的單調性”時,引入最近股市行情中幾種股票的走勢圖,讓學生去分析哪段時間上升,哪段時間下降,學生積極參與,踴躍回答,親身體現到了學習函數單調性的作用。又如,在學習了“函數”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以后,我要求學生就常接觸到的手機上網收費問題,做一個調查并總結,然后列出相應的函數關系式。學生調查如下:
手機上網實行包月制度,有兩種包月套餐,一種是每月6元,5M的流量上限;還有一種是每月15元,20M的流量上限。如果每個月超過包月套餐允許的流量范圍,則每5K收費為0.02元。依此,列出了手機上網費用y(元)與流量x(K)之間的函數關系式。
根據列出的關系式,有一位學生就對照自己某月上網瀏覽了8M的流量,算出當月手機上網的費用為18.36元,因此采取第二種包月制度更劃算。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學生“數學無用論”的思想,才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的目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才能真正成為教育。”
三、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育,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美和用途
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育,因為這些思想方法有時在生活中也會用到,要讓學生有意識地、主動地運用數學思維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和實際問題。比如:猜想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維方法,科學上突破、技術上創(chuàng)新等發(fā)明創(chuàng)造往往是從猜想開始的。物理學家牛頓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fā)現。”可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往往過分強調數學知識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忽視了猜想等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學生覺得數學枯燥、不好學、總是在被動接受,沒有自己的思想。要想法激勵學生學習欲望,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也是生動活潑、充滿激情,并富有哲理的一門學科,感受到學數學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總之,數學的教學任重道遠,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主場所,教師應該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以上只是我在教學中的點滴體會,每個教師應因地而異,因人而異,因時而異,靈活采取相應的方法,才能充分提高中職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肖中文.中職數學課程改革的實踐與反思[J].中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