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養創新人才的任務中,我們美術教育尤其責無旁貸。因為美術課程被公認為是對創造力的培養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作為美術教師,我們不僅要努力傳播美術文化,而且同樣要注意自己的教學活動,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為此,我談幾點對美術教學的認識。
一、在美術教學中要突出美術文化的學習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織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不同民族的美術產生相異的美術形態,構成世界美術的多元性。把美術學習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的層面,可以使我們對美術有更深刻的了解,對各民族的美術文化也有更寬泛的理解和尊重。其次,從美術學科本身來看,美術學科具有知識面廣、綜合性強等特點,它與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有著直接的暗含的關系,因此,它是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于人的整體素質培養具有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把美術學習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可以使學生較為全面地了解美術與人類、美術與生活、美術與情感、美術與政治、美術與歷史等方面的聯系,從而更好地學習美術。注重美術文化的學習,提高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和美術創造能力,這是當前美術教育的一大特點。那么,如何在美術教學中突出美術文化的學習呢?①通過學習美術,使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并讓學生通過了解不同的歷史、文化、經濟、地理等,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②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美術傳統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的寬容和尊重。
二、美術教學要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在我們過去的學校教育中,師生人際關系中普遍存在著教師中心主義和管理主義傾向,嚴重地剝奪了學生的自主性,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摧殘了學生的自信心,由此導致學生對教師的怨恨和抵觸情緒,師生關系經常處于沖突和對立之中。當前新的課程改革非常強調學生是一個個具有思想、意識、情感、欲望、需求以及各種能力的活生生的人。因此,教育與教學研究的基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都應該是人,是成長中的人,是獨一無二的人。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意味著不僅將學生視作教育的對象,更應切實地將他們看做教育過程的平等參與者、合作者、教育與自我教育的主體。為此,了解并尊重他們的感受和體驗,需求和愿望,并在尊重的基礎上愛護學生,了解和溝通學生的心靈,這正是我們美術教師應做到的。那么,如何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呢?首先,我們應將“主人”的地位歸還學生,將學生視為主體。要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自主,喚醒學生自我意識、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和增強學生主體人格。其次,要教會學生改變以往的學習方法。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即倡導自主學習。在這些學習方式中,培養學生憑借自己主動建構知識與活動,去與他人互動,與環境互動,與人類的文化互動,達到自我進一步發展的目的。
三、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的基本理念是從以學生為中心出發的,尊重學生自主性,這意味著要滿足學生在學習內容、時間、地點和形式上的自主選擇,而且含有一系列的學習觀念。首先,要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傳統教學中,知識是由教師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傳授給學生的,教師是主動的,學生是被動的。自主學習則相反,知識是通過學生主動學習而獲得的。其次,課程設置與課程內容取決于學生的需要,把教學重點放在知識的應用上。再次,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的不同習慣,采用各種方式傳授知識,以求得最佳效果。以學生為中心的本質是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和運用所學知識的應變能力。學生從被動地接受教學轉化到自主地對不同學習內容的理解與尋求,因此,使學習整體內容在教師指導下,成為具體化的對象。尤其是課外美術興趣小組,如繪畫、雕塑、書法、設計等都可采用自主學習的方法。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居于主體地位,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的自主設計、自主嘗試、自主感悟、自主質疑、自主監控評價、自主反思總結、自主調整完善等實踐活動,實現高效的自我發展。
四、鼓勵學生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一種有系統、有結構的教學策略,即依學習能力、性別等因素將學生分配到一異質小組中,鼓勵同學間彼此協助,互相支持,以提高個人的學習效果,并達成團結目標。合作學習提升學習成就、學習動機、人際交往能力等。那么,如何體現合作學習呢?①建立合作小組。合作學習采用異質分組的方式,即將不同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興趣、性別、個性的學生分配在一組內,組成4~6人小組。組內每個學生都有一個特殊的身份,一項特殊的職責。②準備教材。教學活動進行之前,教師在備課的同時,編擬合作學習菜單,選擇工具、材料等以便實施教學。③交流反饋。讓各小組匯報合作學習結果,學生和教師分享成果,及時反饋,確保學習結果的正確性。④學習評價。教師評價小組合作學習得分和個人進步分,并以海報形式公布優秀小組和進步個人。
(周口職業技術學院體藝系南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