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體育課教學使學生感到乏味,信息技術以直觀、形象、生動的感官刺激,給學生造成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體育知識,從而更好地掌握體育技巧,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一、優(yōu)化媒體,激發(fā)興趣
小學的孩子無意注意仍占據(jù)主導地位,信息技術課件大多是圖像或圖片剪輯而成,它可使學生置身于一種五彩斑斕、聲像同步、動靜結合的教學環(huán)境中,使孩子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樂趣的“知識樂園”。例如,教學《前滾翻》這課時,我在課的一開頭,就讓學生觀看動畫“前滾翻”。但那時,學生雖然有興趣學習,可都說這個動作太難,不敢去嘗試。當我讓學生看了前滾翻動作的講解后,學生一下子就提起了興趣,一個個都很想馬上試試了。
二、優(yōu)化媒體,發(fā)展智能
體育課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和表象力,有強于其他科目的優(yōu)勢。但長期的體育教學中,我們卻發(fā)現(xiàn),這一優(yōu)勢無法充分體現(xiàn)。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緊密結合后,這一優(yōu)勢才得以更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在制作信息技術課件時,恰當引入一些動畫、錄像,以啟發(fā)學生由眼前的景象,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象可能發(fā)生的變化,從而加深對眼前景象的認識,豐富觀察的感受。如我在教學《前滾翻》這一課時,老師將完整的動作示范出來以后再進行講解、分析,所講的一切都較為抽象,在視覺上不能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不易讓學生理解,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很難完全掌握。這時,上課時可以采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將前滾翻的整個技術動作借助教學軟件進行介紹,通過屏幕展示教師預先錄制好的示范動作、圖形分解以及將蹲撐——兩手撐墊屈臂——低頭——兩腳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團身滾動——枕骨、肩、臀部依次觸墊——抱小腿團身成蹲撐的文字解釋出示在相應動作的旁邊,結合課堂上的需要使畫面重復播放、講解,同時加上教師在課堂上的示范。這樣,學生的大腦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術動作,練習起來便會更有勁,更主動,對動作要領便能直觀理解,掌握技術動作也就更快。
三、優(yōu)化媒體,提高質量
信息技術教學它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能給學生提供直觀的感受,通過畫面、圖片、聲音等綜合性信息技術技術,帶給學生生動的、真實的形象,并引導學生發(fā)展思維,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提高教學質量。以往的板書、口授形式,則達不到這樣的效果。例如:向學生們介紹前滾翻的技術動作時,如果用傳統(tǒng)的示范、講解方式來進行教學,效果是不理想的。因為在上課時,老師將完整的動作示范出來以后再進行講解、分析,所講的一切都較為抽象,在視覺上不能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不易讓學生理解,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很難完全掌握。然而,如果在上課時采用了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學生練習起來便會更有勁,更主動,對動作要領便能直觀理解,掌握技術動作也就更快。這樣,后半節(jié)課在室外繼續(xù)練習前滾翻動作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很好地提高了體育教學的質量。
那么,就讓我們充分地、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來提高學生的質量,讓學生盡享上課之快樂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溫州市甌海區(qū)仙巖鎮(zhèn)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