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們很容易將心態的力量忽視,殊不知一種良好的心態會使一個人的心情隨之改變。那么,作為一名教師,有了一顆愛心,相信孩子們會和你走得更近。
一、學會理解
小學生自制能力較差,是非觀念不十分清楚,容易犯錯誤。而對他們的錯誤,班主任不能只是簡單地批評,而要分析他們犯錯誤的具體情況,學會理解,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比如:一天早自習我發現我班小紅同學沒來,直到晨讀也沒見到她的影子,也沒有人替她請假,我很著急,擔心她在路上發生了什么情況。我主動撥通了她爸爸的電話,詢問緣由。孩子爸爸只說家里有事,忘請假了,就掛斷了電話。當時我很生氣,覺得家長太不尊重老師了,事前不知請假,打電話時態度也不好。我對小紅也很氣憤,心里想孩子再到校時一定要好好說說她。我忽然想到小紅的父母是不是有什么不便說明的事啊?我不能只是氣憤,更不能帶著情緒和孩子了解情況。我要調整心態,心平氣和地和孩子了解情況。下午孩子到了學校,我耐心地詢問孩子沒來上學也沒請假的原因。孩子說,爸爸和爺爺、奶奶生氣,想帶她到山上廟里去。由于爸爸和媽媽離婚了,她必須得聽爸爸的話。孩子也挺害怕的。沒有請假,也不知道怎么辦。看著孩子傷心難過的樣子,我很心疼她。我幫孩子進行了分析,還叫來她媽媽一起安慰孩子。孩子終于露出了笑顏。
二、學會愛護
愛是一個美麗的字眼,對于孩子來說,老師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偉大的力量。老師的愛體現在細節上,每當天氣變化時,總是提前用校訊通通知家長,及時給孩子們增減衣服,防止感冒;放學時,叮囑他們穿上外套,注意安全,及時回家;課間找孩子談談心等等。為此,我班小婷的媽媽找到我,說孩子身體不好,經常生病住院,自從和張老師上三年級生病的時候少了,謝謝張老師的關心和照顧。老師的一聲問候,一個微笑都會溫暖學生的心。師愛給予孩子親切感、信任感,孩子會潛移默化地受到老師愛的熏陶,從而產生積極的互動。愛是相互的,只要你付出了愛,便會收獲無盡的愛。
三、學會贊美
贊美是對人的價值的直接肯定和積極評價,是對人的最有效的尊重。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對優秀生的欣賞,每個老師都能做到,但是對差生的欣賞,就很少有老師做到了。教師必須要學會贊美每一個學生。比如,小趙同學成績不夠理想,但是特別熱愛勞動。作為她的班主任,我總是在班上及時表揚她,給予肯定。我發現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有了明顯的提高。教師要成為一個敏銳的發現者,要有欣賞的眼光,善于挖掘學生身上不明顯的優點,善于發現學生細小的進步,加以大力贊賞。我們要把孩子們想得可愛一點。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我們的每天都是陽光燦爛。
通過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認識到,作為班主任應有一顆愛心。要給學生以愛,心中必須擁有愛。相信在我的愛護下,我的學生會健康成長,愛將點亮學生的童心。
(唐山市豐南區實驗小學東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