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電腦越來越普及,電腦游戲也隨之發展起來。網絡游戲的產生,影響到了中學生的學習,甚至還會危急到他的生命。
一、模糊了道德認知,淡化了游戲虛擬與現實生活的差異
現在的中學生,喜歡的游戲類型依次為:角色扮演類、第一人稱射擊類、冒險類、賽車類、智力類,他們經常玩的游戲有美國的《反恐精英》、韓國的《傳奇》、日本的《生化危機》等。網絡游戲大多以“攻擊、戰斗、競爭”為主要成分,未成年人長期玩飆車、砍殺、爆破、槍戰等游戲,大多數游戲告訴青少年的卻是爾虞我詐、弱肉強食和勾心斗角。這些內容,容易使他們模糊了道德認知,淡化了游戲虛擬與現實生活的差異,誤認為這種通過傷害他人而達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
二、由于目前的網絡游戲大多是收費游戲,不斷發展和完善的同時,也暴露出一個弊端——“金錢問題”
網絡游戲的內容不外乎練級和買裝備,然而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隨著上網時間的增多,上網費也在不斷增高。而且,玩游戲所需的游戲卡也需要不斷地更新、充值。這在無形中給中學生增加了經濟負擔。當學生無法承受負擔時,他們便會想出各種辦法來解決,其中包括暴力搶劫、偷竊等違法犯罪行為。
三、不良文化的入侵
從調查表中看到,目前受到中學生青睞的游戲大多是外國游戲。目前網絡游戲業最發達的國家是日本,而日本人在設計制作游戲的時候,會不知不覺把自己的世界觀融入其中,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令人擔憂的是,有時一些不好的東西也被帶入到游戲之中。這無論對游戲界還是整個世界的年輕一代,特別是中學生,都會有負面影響。
四、網絡游戲影響學生的行為形成
(1)養成謾罵他人的習慣。在網絡游戲當中,會因為種種原因引起口角,解決這類事情的時候多數采用謾罵方式解決。在網絡游戲當中,有18.8%的中學生在聊天或發表自己的看法時使用過不文明的語言或符號縮寫,有61.8%的中學生曾遇到過其他網友使用臟話或帶有人身攻擊的語言。這樣,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
(2)網絡游戲影響中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習慣。現在中學生上網打游戲花錢,而且還要吃點喝點再抽點,太次的掉價,追求還要都比別人高。在游戲中,看誰的裝備好就羨慕。這些好裝備只有兩個來源:就是花多時間從怪物身上爆出、花錢買入。這些,都勢必會影響學生,養成胡亂花錢的壞習慣。
五、對身心健康的危害
(1)對身體健康的危害。過長時間上網還可能患上“網絡或游戲成癮癥”,即“游戲腦”,屬于“沖動控制障礙”,輕者精神依賴,不上網就焦慮、煩躁、坐立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重者與毒品成癮相似,完全被游戲和網絡控制,難以擺脫,整個人變得不可理喻,沒有自尊,為上網可以不擇手段。由于大腦神經中樞持續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常常有植物神經紊亂,內分泌失衡,可使免疫功能降低,引發心血管疾病、胃腸神經官能病、緊張性頭疼等疾病,嚴重時甚至導致死亡。事例:某大學一名21歲的大學一年級學生,在網吧連續玩了5個小時的游戲。在他正準備下樓返校時,突感頭疼,繼而昏迷,呼吸停止,醫院收治后診斷其為“腦死亡”。
(2)對心理和精神健康的危害。由于爆破、槍殺等恐怖鏡頭頻繁,許多中學生玩家常常情緒不穩定,失眠,有時發生知覺錯亂現象,對極其重要的事物會茫然無所知覺。對聲音極度敏感,即便輕微的聲音也會激動得心跳、冒汗。長期如此,還有可能導致神經衰弱癥。
六、對學習的影響
據調查,在大多數中學生網絡游戲玩家中,有80%的同學成績處于中下水平,在這80%中有超過一半的同學是因為玩網絡游戲而成績下降。這些同學之所以成績下降是因為太過于沉迷于游戲中,幾乎無時無刻都想著游戲中的情節,想著如何去戰勝別人,如何多練級數,甚至于如何去盜取別人的賬號等。長期不思學習,以致成績下滑。
總之,網絡游戲作為一種文化,一種工具,一種生活的調節劑,對于中學生的生活,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網絡游戲與中學生,不僅是學習、生活方面的問題,它應該是一個社會問題。如何完美地解決好這個問題,不是少部分人的力量能實現的。網絡建設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部門始終要保持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高度責任心和事業心,真正地去關心他們、愛護他們,時時處處為他們著想。要協同家庭、社會形成一股強大的教育“網絡”,充分發揮電腦網絡的優勢,做到揚長避短,盡可能地減少網絡游戲對青少年帶來的消極影響,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更多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虎林市虎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