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的里士滿區有一所由貝納特先生創立的窮人學校,名為圣·貝納特學院。
1983年,一位名叫普熱羅夫的捷克籍法學博士,在做畢業論文時發現,50年來從該校畢業的學生在紐約市警察局的犯罪紀錄最低。
普熱羅夫展開了漫長的調查活動。凡是在該校學習和工作過的人,只要能打聽到他們的住址或信箱,他都要給他們寄去一份調查表,問他們:圣·貝納特學院教會了你什么?在將近六年的時間里,他共收到3 756份答卷。在這些答卷中有74%的回答是:他們知道了一支鉛筆有多少種用途。
當普熱羅夫看到這份奇怪的答案后,決定馬上繼續研究。普熱羅夫走訪了紐約市最大的一家皮貨商店的老板,老板說:“是的,貝納特先生教會了我們一支鉛筆有多少種用途。我們入學的第一篇作文就是這個題目。當初,我們認為鉛筆只有一種用途,那就是寫字。后來,我們懂得了鉛筆不僅能用來寫字,必要時還能當尺子畫線,還能作為禮品送人表示友愛,還能當商品出售獲得利潤。鉛筆的鉛磨成粉末后可做潤滑劑,演出時也可臨時用于化妝,削下的木屑還可以做飾畫。一支鉛筆按相等的比例鋸成若干份,可以做成一副象棋,還可以當做玩具的輪子。在野外有險情時,將鉛筆芯抽掉還能當做吸管喝石縫中的水;在遇到壞人時,削尖的鉛筆還能作為自衛的武器……總之,一支鉛筆有無數種用途。”
既然一支鉛筆可以有無數種用途,那么一個人的生命能有什么用途呢?
還是聽聽上面那位老板的見解吧:“我們這些窮人的孩子明白,有著眼睛、鼻子、耳朵、大腦和手腳的人,更是有無數種用途,并且任何一種用途都足以使我們生存下去。”
后來,普熱羅夫又采訪了一些圣·貝納特學院畢業的學生,發現無論貴賤,他們都有一份職業,并且都生活得非常樂觀。
普熱羅夫再也按捺不住這一調查給他帶來的興奮,因為他從中得到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啟示:一個人生命的潛能是極其巨大的!一個人生命的用途是一支鉛筆的用途所根本無法比擬的!
調查一結束,悟透了生命用途的普熱羅夫,放棄Qr9mrZ5jumaMOEKOuoweUA==了在美國尋找律師工作的想法,匆匆趕回國內。目前,他已發展成捷克最大的一家網絡公司的總裁。
人,思考起來像天神,行動起來像天使;人,是萬物之主宰,宇宙之精靈。每一個人都應認真地問一問自己:生命有什么用途?
天地無終日,生命如朝霞。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我深知自己回答不好這個近乎神圣的問題,但是我深信,正確的答案一定是絢麗多彩的,一定是發人深省的,一定是震撼人心的,一定是催人奮進的。
一個人的生命,如果不能做太陽,那就做月亮;如果不能做月亮,那就做星星;如果不能做星星,那就做高山,如果不能做高山,那就做丘陵;如果不能做丘陵,那就做大道;如果不能做大道,那就做條小徑;如果不能做小徑,那就做大樹;如果不能做大樹,那就做小草……但一定要做最好的。一個人地位的高低大小,并不能決定一個人生命的尊卑貴賤。
(本文選自《魏書生的故事》,已由漓江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