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閱讀是英語學習重要的一部分,特別是在高考中英語閱讀理解占較大比重。英語閱讀既是英語學習者的學習目的,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手段,因而在高考中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題型。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都不能拿到理想的分數,不能完全掌握閱讀理解的解題方法,所以對學生來講是個難點。下面,本人就根據多年經驗,就如何培養、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作一些簡單的總結。
一、三類題型的提問方式及解題技巧
1. 細節題型
主要以Wh-特殊問句;From the text…,According to…,畫線詞語、句子,簡單計算、排列事件順序、識圖等。在這種題型中關鍵是抓住提問中的關鍵字眼,仔細閱讀相關細節的材料內容,一般可以在短文中直接找到或稍加歸納就可以找到正確答案。
2. 主旨大意題型
這類問題一般不易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
主要以What’s the topic/subject of the text/the second paragraph?What is stated in…?The text is chiefly concerned with等方式提問。
做這種題目的主要方法有:
(1)仔細研讀短文的第一二句——即短文的主題句,或輔以閱讀各段的第一二句——即段落中心句。此方法多適用于說明文、議論文。(2)記敘文等需要通讀全文,抓住關鍵事或論題來歸納意思(常說明一個道理)。(3)全文末尾(末段)找答案。此類文章的特點是以列舉事實開頭,通過論證,最后闡述核心觀點。
3. 推理題型
主要的提問方式是The story suggests that .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
The story implies that .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
We can learn that.
這類題型的答案一般在短文中不可能直接找到,必須根據提問中某些關鍵詞和短文中相應的有關內容加以邏輯推理,得出出現兩方面的觀點:一是作者要闡述的觀點;另一是讀者從文中事實可以推論出的觀點,如對文中人物作出個人評價,對某事發生看法等。
二、閱讀理解試題干擾項的設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它常使很多考生陷入誤區
以下是對干擾項設置方法及考生易陷入誤區的原因分析:
1. 脫離語境
孤立地閱讀文中的詞、句、段是造成理解偏差的主要原因。只有結合句子、語段、語篇才能達到解情解意的目的,切忌斷章取義,望文生義。
2. 以偏概全
閱讀理解題在這個方面設計的干擾項大都是從內容方面著眼,以增加隱蔽性。往往存在大小概念混淆、整體局部錯亂、主次含糊不清、論點論據錯位等方面的理解錯誤。
3. 擴縮范圍
文章為了表達得準確、嚴密,很注意對范圍的限定。有的是通過加上相應的詞語限制,如涉及到數量時常用many,almost all,nearly,more than,over,only a few,normally等限制。有的是通過上下文進一步闡述來限定范圍,有些干擾項是通過改變或去掉限制詞語,甚至是擴大或縮小了語言范圍。
4. 偷換概念
命題者設計試題時往往把原文的概念偷換成另一個不同的概念。望文生義是造成錯誤的主要原因。
5. 正誤并存
在一些干擾項中,某個句子或詞語是正確的,其他分句和詞語是錯誤的或者表達不全面,正誤并存,命題者借此以假亂真。要排除這類干擾項,只要一個選項局部有誤或選項不全面,都屬于排除的干擾項。
三、獲取閱讀理解段落主旨大意的解題思路
閱讀的首要目的是弄懂所讀材料的主旨大意。閱讀測試自然也以此作為測定考生閱讀能力的主要標準。在針對主旨大意的閱讀理解中,大多數針對段落或短文的subject(主題)、 main idea (主題思想)、title(題目)或purpose(目的)擬題,盡管題型靈活多樣,用詞不盡相同,但所針對的都是段落或短文的主旨大意。
獲取短文的主旨大意關鍵在把握全文的基礎上找出文章的主題句(topic sentence),也就是說辨認主題句是獲取主旨大意的一個有效的方法。凡表達段落主旨大意的句子叫主題句。這種句子一般具有四個特點:
(1)表達的意思比較概括,相對其他句子來看,這種概括性更明顯;(2)句子結構比較簡單,多數都不采用長、難句的形式;(3)段落中其他的句子必定是用來解釋、支撐或擴大主題句所表達的主題思想(main idea);(4)主題句在文章中所處的位置比較明顯。
(鹽城市阜寧中學)